(一)黄县吕氏
1、大馒头石吕氏。明代向山东移民始于1380年八月,而且是移于鲁中,鲁南。史料并无向胶东移民的纪录。根据黄县大馒头石始迁祖吕富约明洪武元年(1368)自云南大理大槐树庄,迁至黄县丰义馒头石看,他要么是元末红巾军毛贵征山东失败后,流散山东各地的红巾军的将士。要么是明代的军户,要么是为明军服务随明军来黄县的匠户,
明朝最初的兵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跟随朱元璋起兵征战的淮南子弟,二是方国珍等割剧势力归降之兵;三是有罪臣民被判罪充军江南人。这些人成为军人后,世代为军,编入各个卫所,其家属也随军人居住,每个军人都拥有一份土地,根据当地军事活动的多少,轮番战守或耕种,称做军户。
明期的户籍制度与中共的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两元化类似,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元化。从农村到城市,所有的人户都处于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中,不得擅自变动,不得随意迁居或外出,出门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
2、黄县还有吕许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南兰(大)柳树鸭子湾迁至黄县城东南居住。到第七世吕宁、吕斯义、吕奉先兄弟三人移至黄县城西北地居住,定名“吕格庄”。
黄县这两本吕谱是二百多年后撰修的,因年代久远,迁入的时间难免出现误传。
3、吕富迁巨野后裔。1392年二月,明政权二丁抽一,三丁抽二陆续徒山东登、莱诸府贫民无产业者5635户约47万人入东昌、兖州等处编籍耕种。
1407年(明朝永乐五年),吕富的后裔奉上命移居巨野县杨官屯。历经几百年繁衍,杨官屯吕氏成为鲁西大族,其后析出多支,迁播到江苏沛县,荷泽市牡丹区、郓城县和嘉祥县等地。
(二)莱州是今多宗吕氏的父邦母土,是它养育了东莱吕氏的先人。(附招远市庙后吕家)
1、大馒头石吕氏。明代向山东移民始于1380年八月,而且是移于鲁中,鲁南。史料并无向胶东移民的纪录。根据黄县大馒头石始迁祖吕富约明洪武元年(1368)自云南大理大槐树庄,迁至黄县丰义馒头石看,他要么是元末红巾军毛贵征山东失败后,流散山东各地的红巾军的将士。要么是明代的军户,要么是为明军服务随明军来黄县的匠户,
明朝最初的兵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跟随朱元璋起兵征战的淮南子弟,二是方国珍等割剧势力归降之兵;三是有罪臣民被判罪充军江南人。这些人成为军人后,世代为军,编入各个卫所,其家属也随军人居住,每个军人都拥有一份土地,根据当地军事活动的多少,轮番战守或耕种,称做军户。
明期的户籍制度与中共的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两元化类似,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元化。从农村到城市,所有的人户都处于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中,不得擅自变动,不得随意迁居或外出,出门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
2、黄县还有吕许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南兰(大)柳树鸭子湾迁至黄县城东南居住。到第七世吕宁、吕斯义、吕奉先兄弟三人移至黄县城西北地居住,定名“吕格庄”。
黄县这两本吕谱是二百多年后撰修的,因年代久远,迁入的时间难免出现误传。
3、吕富迁巨野后裔。1392年二月,明政权二丁抽一,三丁抽二陆续徒山东登、莱诸府贫民无产业者5635户约47万人入东昌、兖州等处编籍耕种。
1407年(明朝永乐五年),吕富的后裔奉上命移居巨野县杨官屯。历经几百年繁衍,杨官屯吕氏成为鲁西大族,其后析出多支,迁播到江苏沛县,荷泽市牡丹区、郓城县和嘉祥县等地。
(二)莱州是今多宗吕氏的父邦母土,是它养育了东莱吕氏的先人。(附招远市庙后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