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50,590贴子:15,370,674
  • 9回复贴,共1

明初的一场海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吕诚【巨浸诗】
 
洪武庚午秋七月初吉,海风自东北来,拔木扬沙,倒海排山,堆阜高陵皆为漂没。戊午岁秋七月四日,亦尝罹此,盖大鱼入城之兆也。今兹震荡,势复过之,三洲一千七百家皆葬鱼腹。呜呼!上天号令,岂有常乎?可不慎欤!可不畏欤!
 
  庚午七月之初吉,断虹挟雨蔽西日。
 
  石尤声撼天为昏,飓母驱车走沙石。
 
  鲸跳鲲掷地轴翻,阳烁阴凝鬼神泣。
 
  银涛驾空山岳摧,转眼奔流浸扉壁。
 
  三江弥漫灭无口,孤城漭漭天一碧。
 
  衰年疲薾动兢畏,变貌斋心戒夕惕。
 
  忆昔前年大鱼入,三洲漂荡海水立。
 
  近者侧闻复罹此,海湾流尸头濈濈。
 
  岸塌沙沉绝往来,塍断瀼深苗不实。
 
  呜呼,上天震怒岂无由,谁其尸之复谁诘?


1楼2007-09-14 17:00回复
    沙发~


    2楼2007-09-14 17:03
    回复
      洪武庚午,公元1390


      3楼2007-09-14 17:52
      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256622129


        5楼2007-09-14 19:18
        回复
          8楼2007-09-15 12:58
          回复
            嘉靖元年七月二十五日,风潮大作,是夜靖江漂没万人,崇明并沿江亦然.


            9楼2007-09-19 01:08
            回复
              中国地震海啸灾害 

              我国海区辽阔,海岸线北起辽宁,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长达1.8万余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沿海地带都曾发生过地震海啸灾害,较为可靠的记载始见于《后汉书》:熹平二年六月(173年6月27日-7月26日),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九日(1604年12月29日),福建泉州近海发生7.5级地震。据记载:“海水腾涌,覆舟甚多”。寥寥八个字,已说明地震引发海啸成灾。

                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山东康熙《蒙阴县志》记有:“海潮啸汇川”。康熙《日照县志》记有:“山间涌海上车螯”。综观三记,可知这次大震后也曾发生过海啸,只是灾情失于记载。

                1918年2月13日,广东南澳发生7.3级大地震。福建泉州至广东汕头一带,海啸波高达7米,持续14小时,但其灾情只有民国福建《同安县志》记有:“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鱼船多遭沉没”。

                上述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带从古至今,从北到南,都曾发生过地震海啸灾害。因此,大陆沿海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有预防地震海啸的观念,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以备不测。

                道光十年(1830年)陈国瑛辑《台湾采访册》中,记有凤山县(今高雄市)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五月间曾遭海啸袭击:“时甚晴霁,忽海水暴吼如雷,巨涌排空,水涨数十丈,近村人居被淹,皆攀缘而上至树尾,自分必死。不数刻,水暴退。”日本海啸史学家羽鸟德太郎对此也有记述:“台湾海峡海啸,海水暴吼如雷,水涨持续至8小时。海啸吞没村庄,无数人民在海啸中丧生。”以上记录只记海啸,未明记地震。前苏联科学院的两位院士依据从荷兰与英国搜集的资料,断定这是一次地震海啸:1781年5月22日(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三十日),台湾西南长约120公里的沿海地带,先遭地震破坏,后遭海啸袭击,地震和海啸持续8小时之久,安平(今台南市)等3镇和20多个村庄只剩下一片瓦砾,几乎无一人生还,4万余居民丧生,无数船只或被毁或沉没,就连伸向大海的海角和岸边的山包都被冲刷掉了,形成新的海湾和悬崖峭壁。这应是我国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海啸灾害


              10楼2008-03-06 18:23
              回复
                海上飓风来,乾坤吼万雷。旋毛将巨木,驱石似轻埃。昼夜声同怒,阴阳召此灾。杀机何日息,天际暮云开


                11楼2008-03-27 23:08
                回复
                  谢谢


                  13楼2008-04-03 0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