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一年两年了,话说自从2009年横滨世乒赛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左手直板反胶打法的选手。一度认为许昕是继马琳、王皓之后直板反胶的希望,可是自2013年世乒赛以来,这颗希望之星的星光似乎不是那么太明亮。究其原因,根本上来说应该是技术问题,特别是反手。 我赞同一个观点“所谓心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技术问题”。如果技术足够强大,或者状态爆棚,怎么打怎么有,自信自然就有了,何来心理问题呢。
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许昕的战术意识和头脑都是超一流的。作为一个直板选手,能做到如此高度,说明许昕的智商是绝对够高的。而且,许昕在比赛的关键时期一般都很敢于出手,所谓手软的事儿其实是比较罕见的。
那么许昕近两年来成绩不是很好的原因在于何处呢?这是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就是他那薄弱的反手。许昕的反手既没有王皓的超强实力,又没有马琳的机巧变化。偏偏赶上许昕又不太愿意用推挡,横打的命中率又不高,威力也不大,关键时刻也不怎么敢用。之前说他“不手软”其实仅限于正手,至于他那堪称鸡肋的反手,真是,啥也不说了。
正手好的选手一般到关键时刻都不手软,因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考虑用什么技术,就闭着眼用正手搏杀即可,搏上了就赢,搏不上就输。又偏偏赶上他们的正手练得多,练得精,搏杀成功的机会比较大,所以让我们看来,他们的心理很强硬。
然而,搏杀战术在职业生涯初始阶段是很奏效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是拼别人,现在是被别人拼,只靠单面拉跟人拼命的打法注定不会长久。
相信看过许昕比赛的球友都会发现许昕的打法不像传统直板,倒更像一个横板单面拉选手。其主要得分手段不是台内小球,也不是近台拉、攻,而是在中远台疯狂跑动,用正手拉下降期高吊弧圈把对手磨死。换句话说,无论他是赢球还是输球,打得都比较慢,不仅比一般直板选手慢,甚至比横板都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说他动作不够紧凑,抢近台意识不够强,这都对,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那似有似无的反手。马琳的反手也不怎么好,但是也能在近台抢快,甚至在33岁高龄打出的球比许昕这23岁的人还快,原因在于马琳的反手虽然没什么力量,但是有旋转,有变化,能控制。这样一来,在反手位虽然没有一板制胜的球,但至少可以多创造出点儿机会。于是马琳的正手在近台便可发挥威力。反观许昕的反手,那一板直拍横打总似有似无的,“推挡”变成了“撩”或者是“兜”,球一到了反手似乎就只有招架之功,偏得板板用正手心里才能有点儿底。如此,真不知当他年龄再长一些时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他那近乎变态的步法。
我觉得许昕的反手问题不是没法解决,关键是找对方向。现在的直拍都讲究练横打,然而像王皓一样的人毕竟不是那么多,许昕的这一板横打大伙也都看见了,想练成王皓那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加强推挡。
听起来似乎有点落后,然而对于他来说,却是可行之策。各位可以观察一下许昕的推挡,那哪是推挡啊,分明是兜挡,或者是放高球。推挡相比于横打,优势有三条。一,好练;二,稳定性好;三、容易打出变化。对于许昕这种正手型选手,练成蒋澎龙那种推挡不太现实,但是至少得练成马琳那样,不能一到反手位就用“兜球”解决问题。我想,能进国家队的选手,练个推挡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不要小看推挡技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板稳健而富有变化的推挡,可能真的比那一板似有似无的直板横拉实用得多。
用推挡还是用横打这个问题,不少人都在争论,我认为这事儿本身没什么定论。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用什么技术是和打球的人的特点密切相关的。针对许昕,我认为,好好练练推挡,把推挡练得更丰富一些,更厚实一些,似乎比只加强横打更可行,更有效。
菜鸟之言,仅供思考。不喜勿喷,非诚勿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