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止戈吧 关注:3,104贴子:77,016

两栖攻击的宠儿——中国海军发展STOVL战机的得与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机的历史与发展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现状:
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思想早在二战期间就已得到参战国的重视,在冷战期间更是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东西方阵营都投入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即使是我国也在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技术的前提下进行了“四号工程”。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发展比较困难而且难见成效,走在实用化前列的只有英国、苏联(以及美国)。目前,除了英国(空军“鹞”式已退役)、美国之外,只有一些使用小型航母引进“鹞”式的国家在使用。

我国之于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需求:

在现阶段,处于新军事变革中的各国都在寻求装备技术发展与研制成本相平衡的法门。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研制成本的几何级数量的提高,限制了各军事强国的步伐,英国早已丧失独立发展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能力,苏联时期最后的辉煌雅克141也随着时间的车轮消失于历史中,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促成了美国在垂直/短距起降技术上一家独大的局面。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四号工程”,到80年代与“鹞”式的亲密接触,都使我们接近过这种独特的技术,但是无论经济还是技术都制约着我们,研制与引进的道路均未走远。
我国海军正处在向蓝水海军转型的关键时期,海军航空兵的地位自然迅速增强,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于未来国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将会是我国航空工业不能也无法忽视的一大问题。I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0-11 22:55回复
    先插再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0-11 23:04
    收起回复
      我是几楼,三楼么?我的二楼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0-11 23:07
      收起回复
        这种飞机有两大技术难题,第一就是风阻的问题,这是早期所有面对这一课题的国家就头疼的问题,当时的技术不行,为了有足够大的升力就必须把提供垂直升力的动力系统做的很大,于是就无法安装到飞机机体内,不过这一难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但是第二个难题貌似现在还没有解决,就是飞机垂直起飞的重量问题,以鹞式为例,垂直起飞系统受体积限制无法给予飞机提供足够大的升力,这就导致一个两难的选择,即载弹量与续航里程的原则,要起飞,必须要降低起飞重量,但是飞机本体的重量是一定的,能减少的只有载弹量和燃油量,为了保证自己在战斗中不断粮就必须保证载弹量,那么作为舰载机,其作战半径就显著减小了,这就导致在对方对你的航母集群进行轰炸时留给你所能拦截的时间就变短了,这就等于增加了你的航母成为人工礁石的可能……不过如果是出远程攻击任务,则可以通过空中加油来弥补,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飞机优势有,但是以人类现在的技术力量,要做到很难,充其量也就是和传统舰载机进行高低远近搭配,为其他舰载机打配合或者说……替补,这也算是这种飞机的尴尬吧……个人愚见,望楼主点评I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0-11 23:22
        收起回复
          可是省油才是硬道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0-11 23:2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0-12 07:53
            回复
              先搞好发动机
                —————来自爱国者PAC-3型导弹 from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ce Command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0-12 18:28
              收起回复
                感觉中国不会装备类似于F35还有鹞式这种飞机,中国现在没有两栖攻击舰这类军舰,再说垂直起降耗油太大,会减少作战半径,没有滑越或者弹射划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0-12 21:48
                收起回复
                  好奇葩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0-16 17:23
                  收起回复
                    这是兵器的插画吧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3-10-20 00:23
                    收起回复
                      跳票了这么多年 有必要怒刷存在感了


                      IP属地:加拿大16楼2014-03-12 16:55
                      回复
                        60 年代时,垂直起落的风潮也席卷了欧洲民航界,德国航空工业力图在垂直/短距起落客机市场取得突破,在研制垂直起落军用运输机的同时,举办了一个垂直起落客 机的竟标,其中不乏富有创意的方案,前述 Messerschmitt Bo.140 和 VFW VC-180 也是其中的候选,更有喷气式的 HFB-600,极有创意地采用涡喷发动机驱动风扇,而风扇的推力方向由百叶窗导流板控制,在垂直和水平之间转换,实现垂直升力和水平推力。HFB- 600 在机身内另外布置 4 台专用的升力发动机,不直接喷气产生推力,也是驱动风扇产生推力,相当于涡浆发动机的变种,比纯喷气的低速推进效率更高,这对民航飞机更为重要。

                        同期,德国航空工业力图在垂直/短距起落客机市场取得突破,有国防部和汉莎
                        航空出面,组织竟标,这是 HFB-600 方案


                        IP属地:加拿大17楼2014-03-12 17:01
                        回复
                          在西德的“全垂直起落化空军”中攻击机部分是 VAK-191,这也是将专用的升力发动机和机身内的升力-巡航发动机相结合的方案,在机身前后各布置一台升力发动机,在中机身再布置一台类似“鹞”式的 “飞马”发动机的升力-巡航发动机。
                          VFW(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包括 Focke-Wulf、Heinkel 和 Weser)的 VAK-191 是按北约大规模核报复的要求设计的,用来替代 Fiat G.91 轻型攻击机,是北约当时最为轻小的垂直起落战术飞机。在设计期间,北约战略改为灵活反应,VAK-191 设计要求随之改变,降低核攻击的要求,更强调常规攻击和作战灵活性。
                          VAK-191 最大的问题是携载能力不足,短距起落靠滑跑中启动升力发动机实现,技术要求高,飞行员工作负担太大,在实战中不实际。意大利退出共同研制计划后,VAK- 191 作为量产型飞机的计划就中止了。


                          VAK-191 的发动机试验台正在试验

                          打开的后升力发动机进气口


                          IP属地:加拿大19楼2014-03-12 17:09
                          回复
                            我差点以为是挖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3-12 2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