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苏鲁豫皖20个地级市组成淮海经济区;20多年来,该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由於多种原因,这一区域的发展未能顺利实现“低谷隆起”,反而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硏究所有关专家来徐,就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前期调硏。这次调硏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至此,包括徐州在内的淮海经济区迎来了“低谷隆起”的新机遇。
蓄势待发
在当今的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无疑已成为三颗耀眼的明珠,而淮海经济区在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但经济区各成员市一直在努力着、准备着。“目前,加快淮海经济区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淮海经济区联络处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国家发改委开展实地调硏,对下一步国家正式启动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争取从国家层面制定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可提升淮海经济区发展层次和水平。
当前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淮海经济区处在长三角、环渤海两大发达地区以及新亚欧大陆桥与沿海地带的接合部,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区内铁路干线成网型框架,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拥有连云港、日照港等天然深水良港,京杭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便利条件;区域内的矿产、生物、海洋、煤炭等资源比较丰富,组合较好;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好的人才基础。
这些都是淮海经济区“低谷隆起”的独特条件。目前,淮海经济区就像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舰,正欲扬帆起航。
抱团突围
近年来,淮海经济区各成员市之间,通力合作,加强经贸合作往来,合力抱团,实现区域突围。
作为苏北振兴的“主力军”,徐州都市圈在2002年完成规划,徐州成为江苏省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随着沿海高速路的通车,江苏又提出了建设沿海产业带,将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和盐城直接与沿江产业带的南通连接在一起。而苏通大桥和崇明岛过江通道的建成,使苏北眞正实现与苏南、上海的无缝对接。
山东针对鲁南的发展也是全力以赴,尤其是突破菏泽战略搅动了整个鲁西南。与江苏三大城市圈规划一样,山东专门针对鲁南发展制定了济宁都市圈和鲁南城市带,欲将济宁建设成为山东的第三极。2005年12月,安徽宿州与江苏徐州签订《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协议》,主动融入徐州经济圈,这种城市间的自发联合,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河南省2003年提出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通过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依托郑州、开封、洛阳城市工业走廊和新乡、郑州、漯河产业发展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领跑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特别强调东引西进的重要性,其中所谓的“东引”,就是从东部引进适应河南发展的产业、技术、人才、资金、品牌和经营管理的经验等。开封、商丘、周口3市属淮海经济区成员市,特别是商丘的永城市还是徐州都市圈的紧密层。因此,河南省的东引,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建设存在着很多的对接点、共同点。I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硏究所有关专家来徐,就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前期调硏。这次调硏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至此,包括徐州在内的淮海经济区迎来了“低谷隆起”的新机遇。
蓄势待发
在当今的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无疑已成为三颗耀眼的明珠,而淮海经济区在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但经济区各成员市一直在努力着、准备着。“目前,加快淮海经济区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淮海经济区联络处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国家发改委开展实地调硏,对下一步国家正式启动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争取从国家层面制定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可提升淮海经济区发展层次和水平。
当前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淮海经济区处在长三角、环渤海两大发达地区以及新亚欧大陆桥与沿海地带的接合部,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区内铁路干线成网型框架,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拥有连云港、日照港等天然深水良港,京杭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便利条件;区域内的矿产、生物、海洋、煤炭等资源比较丰富,组合较好;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好的人才基础。
这些都是淮海经济区“低谷隆起”的独特条件。目前,淮海经济区就像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舰,正欲扬帆起航。
抱团突围
近年来,淮海经济区各成员市之间,通力合作,加强经贸合作往来,合力抱团,实现区域突围。
作为苏北振兴的“主力军”,徐州都市圈在2002年完成规划,徐州成为江苏省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随着沿海高速路的通车,江苏又提出了建设沿海产业带,将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和盐城直接与沿江产业带的南通连接在一起。而苏通大桥和崇明岛过江通道的建成,使苏北眞正实现与苏南、上海的无缝对接。
山东针对鲁南的发展也是全力以赴,尤其是突破菏泽战略搅动了整个鲁西南。与江苏三大城市圈规划一样,山东专门针对鲁南发展制定了济宁都市圈和鲁南城市带,欲将济宁建设成为山东的第三极。2005年12月,安徽宿州与江苏徐州签订《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协议》,主动融入徐州经济圈,这种城市间的自发联合,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河南省2003年提出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通过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依托郑州、开封、洛阳城市工业走廊和新乡、郑州、漯河产业发展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领跑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特别强调东引西进的重要性,其中所谓的“东引”,就是从东部引进适应河南发展的产业、技术、人才、资金、品牌和经营管理的经验等。开封、商丘、周口3市属淮海经济区成员市,特别是商丘的永城市还是徐州都市圈的紧密层。因此,河南省的东引,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建设存在着很多的对接点、共同点。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