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吧水货大本营吧 关注:122贴子:17,709
  • 17回复贴,共1

『暖冬、水』【高二上半学期中生物】考前七天 明确易错 永拿高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错点1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都是细菌
(1)细菌: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3)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
易错点2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
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类。
易错点3 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错点4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不是C,而是O;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才是C
C、H、O、N四种基本元素中,鲜重条件下:O>C>H>N;干重条件下:C>O>N>H,可以用谐音记忆法来记忆:鲜羊(氧)干碳
易错点5 斐林(班氏)试剂不能检测所有糖类
还原糖可与斐林(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易错点6 糖类不是细胞中的唯一能源物质
(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和H2O。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供能。
(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太阳能是最终能量来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易错点7 不要认为所有多肽中的肽键数都是氨基酸数-1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
易错点8 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的并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易错点9 具有中心体的不一定都是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判定是不是动物细胞不能仅根据是否具有中心体。如果有细胞壁也有中心体应该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易错点10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蓝藻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它们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它们可通过细胞膜上的有氧呼吸酶进行有氧呼吸。
易错点11 误认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
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还有一些特化的高等动物细胞内也没有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易错点12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它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质的一些膜结构上进行的,上面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还有一些光合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
易错点13 误认为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结构非常简单。既然没有细胞结构,就不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所以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易错点14 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
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它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差或由ATP提供。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它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
易错点15 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而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不通过核孔。
易错点16 酶促反应速率不同于酶活性
(1)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底物浓度或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当底物浓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当酶浓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但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没有改变酶活性。
易错点17 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易错点18 ATP与ADP的转化并不是完全可逆的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即从整体上来看二者的转化并不可逆,但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I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1-03 21:25回复
    易错点19 误认为ATP等同于能量ATP 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易错点20 ATP转化为ADP也需要消耗水
    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凡是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都需要消耗水。
    易错点21 暗反应过程并非不需要光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在光下才能进行,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后者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因此在无光条件下不可以长期进行。
    易错点22 认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1)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H]和O2结合生成H2O,这两个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2)无氧呼吸始终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易错点23 误认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需要O2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不需要O2,只有第三阶段需要O2。
    易错点24 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进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也没有细胞周期。
    易错点25 细胞板是真实结构,赤道板并非真实存在
    (1)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2)细胞板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通过高尔基体密集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结构,它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标志。
    易错点26 在装片中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
    根尖细胞在解离的同时已被杀死,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固定在被杀死的瞬间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不再变化,故对于装片中的某一特定细胞来说,只能看到细胞周期的一个特定时期。
    易错点27 后期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体的形成,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照样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
    易错点28 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非全相同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易错点29 误以为二分裂就是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是指某些高等生物高度分化的成熟组织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某些植物的胚乳细胞等,这些细胞都有成形的细
    胞核,核膜、核仁都完备。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二分裂指细菌的分裂方式。细菌没有核膜,在拟核中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所以无丝分裂和二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
    易错点30 误认为正常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数是46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来自父母各一半
    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也有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内,正常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就有46个DNA分子,所以整个细胞内的DNA分子数大于46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总数是卵细胞和精子中DNA分子数的和,它们细胞核内的DNA分子数相等,都是23个,但是细胞质内的DNA分子数差异很大。精子含有极其少量的细胞质,细胞质DNA(存在于线粒体内)很少,而卵细胞体积比较大,细胞质较多,细胞质DNA也较多,所以受精卵内的DNA分子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
    易错点31 并非所有干细胞的分裂都要发生细胞分化
    干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一部分细胞发生细胞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还有一部分继续保持分裂能力,用于干细胞本身的自我更新,如造血干细胞分裂后,一部分细胞分化为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另一部分增殖为造血干细胞。
    易错点32 未脱离植物体的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离体、无菌、一定的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一定的外界条件。未脱离植物体的细胞,其全能性受到抑制,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个体。I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03 21:28
    回复
      2025-08-10 00:51: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易错点46 不要把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混为一谈
      (1)
      基因突变只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改变,只改变了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改变,改变的是一些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
      (2)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易错点47 单倍体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若生物体是二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四倍体或多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易错点48 把生物进化误当做新物种的形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发生进化;而物种的形成是以生殖隔离为标志的,此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已产生明显差异,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易错点49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易错点50 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不同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性决定的;而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引起的。
      易错点51 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于局部电流方向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易错点52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分泌的调控枢纽,而垂体不是
      (1)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腺体的分泌活动。
      (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调节腺体的分泌活动。
      (3)垂体是激素调节的中心,具有调节作用,但其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易错点53 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易错点54 激素是信息分子而不是能源物质
      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
      易错点55 “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属于。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易错点56 炎热环境与寒冷环境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
      寒冷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
      易错点57 认为有尿糖就是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 g/L~1.2 g/L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
      易错点58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仅只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
      易错点59 机体自身也可产生抗原
      抗原不单指病原微生物,机体自身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可能为抗原。I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1-03 21:34
      回复
        易错点46 不要把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混为一谈
        (1)
        基因突变只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改变,只改变了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改变,改变的是一些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
        (2)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易错点47 单倍体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若生物体是二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四倍体或多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易错点48 把生物进化误当做新物种的形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发生进化;而物种的形成是以生殖隔离为标志的,此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已产生明显差异,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易错点49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易错点50 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不同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性决定的;而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引起的。
        易错点51 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于局部电流方向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易错点52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分泌的调控枢纽,而垂体不是
        (1)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腺体的分泌活动。
        (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调节腺体的分泌活动。
        (3)垂体是激素调节的中心,具有调节作用,但其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易错点53 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易错点54 激素是信息分子而不是能源物质
        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
        易错点55 “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属于。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易错点56 炎热环境与寒冷环境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
        寒冷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
        易错点57 认为有尿糖就是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 g/L~1.2 g/L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
        易错点58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仅只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
        易错点59 机体自身也可产生抗原
        抗原不单指病原微生物,机体自身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可能为抗原。I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1-03 21:34
        回复
          易错点60 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生存环境改善后,K值会上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03 21:35
          回复
            ============END================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1-03 21:35
            回复
              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04 00:52
              收起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04 21:22
                收起回复
                  2025-08-10 00:45: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生物是最可爱的科目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1-20 22:22
                  收起回复
                    高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21 22:08
                    收起回复
                      哇哦哇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1-22 10: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