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尽情地燃烧它,然后欣赏那耀眼的光彩,让自己的时间随清风飘去;你也可以埋葬它,等待那所谓的“升值”,以及伴随着的腐烂,变质。我们为之着迷,为之疯狂,甚至惋惜。而终于《未闻》告诉我们,青春,其实仅仅是童年的延续。
10年前的那次祈愿,10年前的那次探问,10年前那次未说出口而失去机会的言语,全都跨越了时间,跨越了生死的界限,来到了这位少年的面前。因果的循环,情感的冲突,全都在这一刻体现,一如10年前的那次约定......
有人总说,《未闻》的剧情设置的极不合理,为什么到最后几集才想到面码可以用物理手段与他人沟通,为什么一个高中生可以辍学半年.....是的,我不否认,这也许是《未闻》剧情上的缺陷,但是,一切的不合理全都因为最大的不合理——面码的出现而变得合理。在这里,重要的不是物理书上的教条,而是人的灵魂与心灵的连接与碰撞。
10年前,在某个小丘陵上,总是聚在一起的“大家”,而在十年后各奔东西,正是因为面码的出现,他们又重新聚在一起,尽管撮合的过程中矛盾尖锐,但是由于对同一个人的思念,他们还能重忆起往日的时光,这份宝贵的思念,又是多么的珍贵,也是如水晶般易碎,正如他们各自的心灵,在那孤傲的外表下,随意的外表下,乐观的外表下,全部都隐藏着那颗受创的心。
有些人还总是着眼于仁太与面码的关系上,殊不知,真正珍贵的不仅仅只有他们之间纯真的感情,还有大家敢于越过时光所遗留下的心坎,重新汇聚在一起。试问,有多少初中毕业后被分到不同的高中,不同的班级还能保持“紧密联系”?又有多少人能放下自己早已习惯的面具,重新面对彼此,重新拾起自己那幼稚而美好的过去?无数珍贵的回忆只因彼此羁绊的切断,而被丢进那不见天日的阴影中,从此化为灰烬,胶片日渐泛黄,纸页边角卷起,模糊了他们的相貌,淡化了他们的声音,从此,他们成为了芸芸众生的一员,成为了转角处的过客。他们与自己的记忆,就像是天上的浮云,被清风吹散了;就像是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水洗刷了.....曾经所获得的,也全部失去,成为了一名faker(戴假面的舞者),穿梭于各个场合,被动地去适应这环境,任由时光催老了他们的心灵,催老了他们的容颜.
但就是因为面码的出现,给了他们一次赎过的机会,为了实现她的愿望,不惜留下汗与泪。《未闻》中大家因为做出花火却发现那不是面码的愿望时每个人对自己进行自我心灵的解剖的那一幕,真正的说明了我们是多么容易在小时候的纯真的心灵上蒙上一层阴暗的灰尘。但是,他们又是何等的幸运,能将自己埋藏在自己内心10年的想法一吐而出,而不必用顾忌他人的冷嘲热讽,在经历了岁月长久积累的苦痛中获得解脱,而不再总是回头叹息,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救赎。所以,在最后与面码的告别中,虽然彼此泪流满面,虽然彼此心里满怀不舍,但都没有后会做出这个决定,而是勇敢的面对这个事实,令人在拭泪之际欣慰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