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吧 关注:15,647贴子:224,185
  • 5回复贴,共1

百里中环路的新风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里中环路呈现一道新风景
古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说法。围绕太原城的那圈14公里长的明城墙,遗迹尚存,是太原几百年记忆里的古老环城线。如今,一条绵延近百里,桥路相连的中环路,带给太原市民崭新的现代化环线。11月17日,中环牵起绿色生态和历史文明,向市民呈现一道新风景线。
东、南中环穿越丘陵串风景
东中环,北牵北中环、南连南中环,横亘在太行山系的系舟山余脉的丘陵地带。
沿东中环北端起点,自北向南跨过小枣沟,到达凯旋街路段。路东侧不远处,山巅矗立着一座钥匙形状的太原解放纪念碑。牛驼寨战斗遗址至今留有当年堡垒,1949年由这里打开解放太原的门户,苍松翠柏之中,安葬着千余名解放军烈士。如今,遗址上建起的太原解放纪念馆,成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沿东中环继续向南,跨过剪子湾到达杨家峪,除了花卉基地还有一望无际的薰衣草乐园、缓缓吹动着的大风车。来到东中环与大东门街交汇处,两侧林立的高层住宅映入眼帘,离繁华市中心越来越近。
跨过五龙口街,路东侧是太原客运东站,再往前便进入人头攒动的朝阳街服装城地段。朝东中环西侧望去,巍巍双塔告诉人们,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东中环从双塔前闪过,下一站是王家峰。这里有震惊中外考古界的北齐墓葬壁画,墓的主人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爱将徐显秀。过南十方,有香火旺盛的白云寺。穿越马庄跨长风街,与南中环的交接处,宏伟的太原南站出现在面前。
与东中环穿越丘陵不同,南中环行进在高楼大厦之间。放眼两侧,过了山西大学、山西财大,就进入高新开发区。
一路向西跨过汾河,汾河景区和长风商务区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近在咫尺,融浓浓黄土风情与现代风格于一体的建筑,展现在眼前。沿南中环继续西行,南侧是一片片鱼塘,远处是水波荡漾的晋阳湖。
南中环与西中环交汇处,西侧正筹建温泉城和工业遗址公园,保留“一五”期间的太化老办公楼、图书馆。
西、北中环紧贴生态屏障
站在西中环,眺望吕梁山脉延续而来的西山,1公里外是神堂沟温泉疗养区,龙泉寺佛塔下,传说曾是唐王李世民征战时牵战马饮水歇息的地方。西中环西侧一直有铁路做伴,东侧则是高楼林立。跨过长风西街,路西是苍松翠柏之中的黄坡烈士陵园。
西中环一路贴西山万亩生态林而过,是进出沿途几大城郊森林公园的便利通道。西中环穿越大井峪、小井峪,不远处便是太原客运西站。
西中环跨过迎泽西大街后,东侧是太原重机和太原科技大学,西侧是西线街、上庄街和东社。西中环向北直抵果树场,与北中环会合,附近有阎锡山时期建的兵工厂,有几十孔窑洞的大宅院,除盖楼挖掉一部分外,其余仍被保留至今。
由北中环自西向东,经过大东流、小东流、西流,跨过汾河朝两侧望去,自然生态植被良好的汾河湿地景观呈现眼前。
沿北中环继续向东行进,路北是森林公园3000亩林带。这里是培育生长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林,为太原城抵御西北向刮来的风沙。“当代愚公”李双良治渣的典范渣山公园位于北中环路北。
跨过大同路后,一条主干道被“劈”成南北两块,分居涧河两岸,沿途有北十方院。这里的两股上下行车道间,不是传统绿化带阻隔,而是以天然水道为屏障,犹如开车行进在水路中,似划船般畅快。
北中环跨过涧河,两股上下行车道再次合二为一,下穿解放北路隧道,一路东行与东中环牵手会合。
近五十公里长的中环快速路通车,在带来便捷交通的同时,牵出一路生态风景和历史文明。
晨报记者 张启亮
(原标题:中环风景:环形路边景连景)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11-18 19:03回复
    感谢吧友转帖报道!


    IP属地:山西2楼2013-11-18 19:40
    回复
      望梅止渴。


      来自iPad3楼2013-11-18 19:56
      回复


        4楼2013-11-18 19:59
        回复
          三晋大地,幸有耿公。


          5楼2013-11-19 10:05
          回复
            太原已初现现代化城市风貌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19 1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