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人 这是一位热爱物理的大神学妹(cpho吧吧主)的信)写给中科大招生办的一封信
尊敬的中科大招生办负责老师:您好。感谢您于百忙之中垂阅我的个人陈述,我叫XXX,是广东的物理竞赛选手。从初涉物理竞赛开始,一直到现在,三年,物理一直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理这门学科对我而言,不是一件必须完成的功课,一场与升学相关的考试,或是通往名牌大学的捷径,而是一门严谨的、有魅力的,吸引我深入钻研的科学。我发现,物理,这一我本打算只短时间学学的学科,竟然让我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依赖。我第一次有了这样坚定的想法,我要学物理竞赛。我还记得从参加完27届物理竞赛的学长手里接过一袋沉甸甸的物理竞赛书时的感觉。当时的我,刚刚学完高考物理的全部课程,并对高中物理竞赛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那些书对于我来说,无疑难度很大,但我却喜欢迎难而上。于是,在周围同学紧张备战中考的氛围中,我开始做一些主流的、适合初学者的竞赛书,同时不落下课内学习,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XX中学高中部。踏入高中,更加自由的学习时间分配,教练的带领,同学互相讨论的环境,使得我竞赛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在将市面上能购买到的大部分竞赛书精做一遍以上后,我用更多的时间去学竞赛以外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四大力学,领略物理学更高处的风景。我相信我对物理的热爱与坚持会使我在物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是,我三年的物竞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今年9月21、22日举行的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此前的广东省预赛中,我以全省最高分进入复赛。这本该是我盼望三年的日子,三年的努力奋斗之后,我本以为我能厚积薄发,在高中物理竞赛最后一战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落幕。9月21号的复赛考试,我的分数是XXX,这样的分数在广东省只要实验不出意外,是可以稳进省队的。但在第二天的实验考试中,却发生了一些荒谬的事情。广东实验考试内容有一项是测定三个电容的值,但监考老师只给我发了一个电容,测完该电容后我向该老师索要,那位老师说“我们只负责仪器问题,这个不是我们负责的”,于是我只能在实验仪器缺失的情况下“完成”我这个实验的考试,但另一个实验“设计微电压表”我完成得相当顺利。可是直到9月30号晚上公布获奖名单为止,广东组委会都未曾公布考生得分,第二天上午才从教练处得知我的实验得分接近0分(满分40)。一直以来,我都是把物理竞赛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的平台而非入读名牌大学的敲门砖,在学习物理竞赛过程中攻克每一道难题给我带来的快乐都超过可能获得的荣誉所带来的。可在我心中,物理一直是我不变的理想与追求,当我看见物理竞赛已沦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我所热爱的物理与金钱及利益挂钩,我只有痛心与无奈。但,这决不会动摇我继续学习物理的决心。我追求的是物理,而不是物理竞赛,真正值得我追求的,不是辉煌的竞赛成绩,而是物理这门学科上的真正有分量的成就。中科大是国内物理最好的学校之一,立志献身科学的我仰慕的就是这样的中科大,一个能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科学梦想的圣地。今年物理复赛结束后不久,我就发了邮件给叶邦角教授询问试点学院选拔的相关政策,并开始着手准备材料。11月22日,我向中科大递交了试点学院的报名材料,并且向曾经参加过中科大保送生面试的学长询问面试流程、请教面试经验。可是,就在我为这次选拔做着准备的同时,却得知了一些对我争取这次选拔机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消息。在广东省,与我今年竞赛遭遇相似的选手几乎每年都有,而且都不止一名两名。从前听闻这些,我心里很为学长们难过,但到了今年,当自己及身边与我一起奋斗几年的同学、朋友都变成了受害者,与自己应得的荣誉无缘,我选择了向全国竞委反应此事,而没有像前面几届遭受不公的学长那样黯然接受不该属于他们的结局。每一名热爱物理的学生,在物理竞赛上付出的时间与汗水都不是旁人能想象的,我们有资格得到对自己物理水平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估。可邮件发出后不久,我就受到了学校几名入选广东省代表队及获得省一等奖的同学的处处针对、冷言冷语。此后我停课在家,家人告诉我那几名同学的家长也给他们发送了数条言辞恶劣的短信。当我对物理学会公布的成绩疑虑重重时,我只是在为自己及朋友争取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求不愧对我们数年的拼搏,而无意与他们针锋相对,所以对他们的行为我们一直都是忍气吞声。我没有想到的是,同窗学习两年多的同学竟然步步紧逼至此,编造了一些我所谓的“劣迹”,并且向科大招办递交了相关“证明”,实在令人心寒。我在与相关负责人沟通时,他表示“学校和同学是判断日常表现的直接依据,出于对XX中学的尊重,我们会慎重考虑是否给予你面试资格。”在反复沟通后,我基本已经确定我会因为此事丧失面试资格,而相关负责人的理由不能让我信服。(明明是学校相关人士恶意检举,怎么成了对XX中学的尊重。)希望学校针对我的观点和希望做出回复。
尊敬的中科大招生办负责老师:您好。感谢您于百忙之中垂阅我的个人陈述,我叫XXX,是广东的物理竞赛选手。从初涉物理竞赛开始,一直到现在,三年,物理一直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理这门学科对我而言,不是一件必须完成的功课,一场与升学相关的考试,或是通往名牌大学的捷径,而是一门严谨的、有魅力的,吸引我深入钻研的科学。我发现,物理,这一我本打算只短时间学学的学科,竟然让我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依赖。我第一次有了这样坚定的想法,我要学物理竞赛。我还记得从参加完27届物理竞赛的学长手里接过一袋沉甸甸的物理竞赛书时的感觉。当时的我,刚刚学完高考物理的全部课程,并对高中物理竞赛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那些书对于我来说,无疑难度很大,但我却喜欢迎难而上。于是,在周围同学紧张备战中考的氛围中,我开始做一些主流的、适合初学者的竞赛书,同时不落下课内学习,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XX中学高中部。踏入高中,更加自由的学习时间分配,教练的带领,同学互相讨论的环境,使得我竞赛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在将市面上能购买到的大部分竞赛书精做一遍以上后,我用更多的时间去学竞赛以外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四大力学,领略物理学更高处的风景。我相信我对物理的热爱与坚持会使我在物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是,我三年的物竞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今年9月21、22日举行的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此前的广东省预赛中,我以全省最高分进入复赛。这本该是我盼望三年的日子,三年的努力奋斗之后,我本以为我能厚积薄发,在高中物理竞赛最后一战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落幕。9月21号的复赛考试,我的分数是XXX,这样的分数在广东省只要实验不出意外,是可以稳进省队的。但在第二天的实验考试中,却发生了一些荒谬的事情。广东实验考试内容有一项是测定三个电容的值,但监考老师只给我发了一个电容,测完该电容后我向该老师索要,那位老师说“我们只负责仪器问题,这个不是我们负责的”,于是我只能在实验仪器缺失的情况下“完成”我这个实验的考试,但另一个实验“设计微电压表”我完成得相当顺利。可是直到9月30号晚上公布获奖名单为止,广东组委会都未曾公布考生得分,第二天上午才从教练处得知我的实验得分接近0分(满分40)。一直以来,我都是把物理竞赛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的平台而非入读名牌大学的敲门砖,在学习物理竞赛过程中攻克每一道难题给我带来的快乐都超过可能获得的荣誉所带来的。可在我心中,物理一直是我不变的理想与追求,当我看见物理竞赛已沦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我所热爱的物理与金钱及利益挂钩,我只有痛心与无奈。但,这决不会动摇我继续学习物理的决心。我追求的是物理,而不是物理竞赛,真正值得我追求的,不是辉煌的竞赛成绩,而是物理这门学科上的真正有分量的成就。中科大是国内物理最好的学校之一,立志献身科学的我仰慕的就是这样的中科大,一个能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科学梦想的圣地。今年物理复赛结束后不久,我就发了邮件给叶邦角教授询问试点学院选拔的相关政策,并开始着手准备材料。11月22日,我向中科大递交了试点学院的报名材料,并且向曾经参加过中科大保送生面试的学长询问面试流程、请教面试经验。可是,就在我为这次选拔做着准备的同时,却得知了一些对我争取这次选拔机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消息。在广东省,与我今年竞赛遭遇相似的选手几乎每年都有,而且都不止一名两名。从前听闻这些,我心里很为学长们难过,但到了今年,当自己及身边与我一起奋斗几年的同学、朋友都变成了受害者,与自己应得的荣誉无缘,我选择了向全国竞委反应此事,而没有像前面几届遭受不公的学长那样黯然接受不该属于他们的结局。每一名热爱物理的学生,在物理竞赛上付出的时间与汗水都不是旁人能想象的,我们有资格得到对自己物理水平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估。可邮件发出后不久,我就受到了学校几名入选广东省代表队及获得省一等奖的同学的处处针对、冷言冷语。此后我停课在家,家人告诉我那几名同学的家长也给他们发送了数条言辞恶劣的短信。当我对物理学会公布的成绩疑虑重重时,我只是在为自己及朋友争取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求不愧对我们数年的拼搏,而无意与他们针锋相对,所以对他们的行为我们一直都是忍气吞声。我没有想到的是,同窗学习两年多的同学竟然步步紧逼至此,编造了一些我所谓的“劣迹”,并且向科大招办递交了相关“证明”,实在令人心寒。我在与相关负责人沟通时,他表示“学校和同学是判断日常表现的直接依据,出于对XX中学的尊重,我们会慎重考虑是否给予你面试资格。”在反复沟通后,我基本已经确定我会因为此事丧失面试资格,而相关负责人的理由不能让我信服。(明明是学校相关人士恶意检举,怎么成了对XX中学的尊重。)希望学校针对我的观点和希望做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