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度过,他的工作就是每周写一部cantata, 并且准备出分谱,排练,周日演出。以此得到薪水用来养家糊口。此为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海顿少年时期在教堂唱诗班,变声之后被踢出唱诗班,刚开始为了糊口,只有和另外几个音乐家组成那种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那种婚礼、开业、葬礼上演出的小乐队一样的演出组合,别人给点钱,他就去写点东西然后去特定场合演出。此为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当时好的音乐家都是受雇于宫廷和教会。但是其地位相当于仆人。每年只有大概500 florin左右的收入。那个时代,又恰好是public concert兴起的时代,音乐从贵族的专有享受逐渐成为了普通人阶层的娱乐。普通大众逐渐开始把去音乐厅听音乐会作为一种消遣形式。所以,最好的音乐家最好的作品会得到最多的观众(由此而来的是最丰厚的经济收入。通常是作贵族和主教仆人的若干倍)。后来海顿在离开埃斯特哈奇家族成为独立作曲家之后,他的作品逐渐在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晚年的时候被伦敦的一个剧院经理邀请去伦敦访问小住,海顿在那里创作了著名的传世名作“伦敦”交响曲,并以此在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在英国的居住和创作,总共为他带来了相当于今天来说98万美元的收入。此为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莫扎特早年受雇于萨尔茨堡主教。当public concert兴起以后,莫扎特也最终与主教决裂,前往维也纳成为一名靠自己才华赚钱养活自己的自由音乐人。由于才华出众,他的音乐会都是在演出前很久就被人把票订购一空。所以,他的音乐创作,很多时候都是处在一种先收钱后赶稿的状态下完成的。同时,欧洲其他国家和城市不断以丰厚的报酬向他委约创作新作品。这包括他几乎所有重要作品(几部歌剧,有title的几部交响曲,大部分的钢琴协奏曲,以及安魂曲),都是彻彻底底地为钱写作。
贝多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public concert已经兴起了,但是由于他的音乐受到几位贵族的赏识,所以,虽然贝多芬以一个自由音乐家的身份创作、演出、赚大笔的钱,这几位贵族仍然每年向贝多芬给予一笔不算不丰厚的年金。贝多芬也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些年金。当时,虽然乐谱出版行业已经成型,但是版权法却没有建立。贝多芬经常把自己的同一部作品卖给国内外的不同出版社,以赚取更多的版税。此可谓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并且不择手段地用音乐多换钱。
舒伯特一生穷困潦倒。创作艺术歌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赶紧拿去出版社换点小钱用以活命。这个连我替他辩解的可能性都没有,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巴托克流落到美国以后,生活一直不宽裕。加上晚年身体不好,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库赛维斯基看不下去了,于是出重金向他委约了一部作品,于是他写出了《乐队协奏曲》。此可谓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斯特拉文斯基早年混德国,在德国混得非常成功,版税收得也非常多。后来纳粹的大清洗扩大化以后,把他当做“文化布尔什维克”来进行打击,并且扣了他的所有版税收入,无奈之下只有流落到美国。流落到美国后,舒舒服服地住在LA。有电影导演找他和另外几个大牌作曲家同时给自己的一个电影写配乐,他的要价比别人要高一倍。但是导演也只能照付。此可谓彻彻底底地为钱写作。
Philip Glass,80年代的时候,一部歌剧的创作委约就高达30万美元。而他在80年代至少完成了四部在他的整个创作中最重要的歌剧。此可谓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巴赫的宗教音乐是出于为了几个工钱的目的而来写,但并不妨碍他的宗教音乐成为很多人洗涤灵魂的工具。海顿的交响曲是为钱而写,但并不妨碍他最终完善古典交响曲体裁范式,成为后世创作的典范,并且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交响乐之父”的头衔。莫扎特的所有重要作品几乎都是在金钱的驱使下写作而成,但并不妨碍他的音乐被看作是天使般圣洁和纯真的象征。。贝多芬作为自由音乐家,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围绕赚钱的目的展开,自己也不像某些轶事野史里描述的那样鄙视贵族阶层,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乐圣,成为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大师。舒伯特也是为钱写作,但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歌曲之王”,不妨碍他写出最有深度最打动人的艺术歌曲。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是纯粹的为钱而写,甚至有一丝接受施舍的意思,但是这却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20世纪最经典和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Philip Glass无疑是职业作曲家的典范,不用在大学教书,用创作即可养活自己,可以在纽约downtown和乡间买房子,可以结四次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美国极简主义运动的领头人物之一,并不妨碍他的音乐影响了一代作曲家。
最后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那些说自己“创作音乐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灵魂上的洗礼,把自己的音乐和金钱扯在一起就是亵渎音乐”以及类似观点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己完全搞不清楚专业的音乐行业的性质,另一种是因为自己的音乐太过业余,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出钱买。当然了,我并不是说你不可以保持免费和一种自娱自乐的态度,但是,当音乐行业的从业者在用金钱衡量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请你保持一份理解。你不收费,你有你的理由,我理解、尊重、赞赏,not my business. 但是我收费,也请你理解、尊重。不要动不动就是“亵渎音乐”之类的观点。
最后再说一点:难道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考虑金钱,就真的什么都不考虑了吗?其实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考虑金钱,还考虑另一个东西,比如:我靠下周就要交稿了赶紧写啊啊啊!!!
(完)
海顿少年时期在教堂唱诗班,变声之后被踢出唱诗班,刚开始为了糊口,只有和另外几个音乐家组成那种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那种婚礼、开业、葬礼上演出的小乐队一样的演出组合,别人给点钱,他就去写点东西然后去特定场合演出。此为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当时好的音乐家都是受雇于宫廷和教会。但是其地位相当于仆人。每年只有大概500 florin左右的收入。那个时代,又恰好是public concert兴起的时代,音乐从贵族的专有享受逐渐成为了普通人阶层的娱乐。普通大众逐渐开始把去音乐厅听音乐会作为一种消遣形式。所以,最好的音乐家最好的作品会得到最多的观众(由此而来的是最丰厚的经济收入。通常是作贵族和主教仆人的若干倍)。后来海顿在离开埃斯特哈奇家族成为独立作曲家之后,他的作品逐渐在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晚年的时候被伦敦的一个剧院经理邀请去伦敦访问小住,海顿在那里创作了著名的传世名作“伦敦”交响曲,并以此在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在英国的居住和创作,总共为他带来了相当于今天来说98万美元的收入。此为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莫扎特早年受雇于萨尔茨堡主教。当public concert兴起以后,莫扎特也最终与主教决裂,前往维也纳成为一名靠自己才华赚钱养活自己的自由音乐人。由于才华出众,他的音乐会都是在演出前很久就被人把票订购一空。所以,他的音乐创作,很多时候都是处在一种先收钱后赶稿的状态下完成的。同时,欧洲其他国家和城市不断以丰厚的报酬向他委约创作新作品。这包括他几乎所有重要作品(几部歌剧,有title的几部交响曲,大部分的钢琴协奏曲,以及安魂曲),都是彻彻底底地为钱写作。
贝多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public concert已经兴起了,但是由于他的音乐受到几位贵族的赏识,所以,虽然贝多芬以一个自由音乐家的身份创作、演出、赚大笔的钱,这几位贵族仍然每年向贝多芬给予一笔不算不丰厚的年金。贝多芬也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些年金。当时,虽然乐谱出版行业已经成型,但是版权法却没有建立。贝多芬经常把自己的同一部作品卖给国内外的不同出版社,以赚取更多的版税。此可谓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并且不择手段地用音乐多换钱。
舒伯特一生穷困潦倒。创作艺术歌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赶紧拿去出版社换点小钱用以活命。这个连我替他辩解的可能性都没有,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巴托克流落到美国以后,生活一直不宽裕。加上晚年身体不好,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库赛维斯基看不下去了,于是出重金向他委约了一部作品,于是他写出了《乐队协奏曲》。此可谓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斯特拉文斯基早年混德国,在德国混得非常成功,版税收得也非常多。后来纳粹的大清洗扩大化以后,把他当做“文化布尔什维克”来进行打击,并且扣了他的所有版税收入,无奈之下只有流落到美国。流落到美国后,舒舒服服地住在LA。有电影导演找他和另外几个大牌作曲家同时给自己的一个电影写配乐,他的要价比别人要高一倍。但是导演也只能照付。此可谓彻彻底底地为钱写作。
Philip Glass,80年代的时候,一部歌剧的创作委约就高达30万美元。而他在80年代至少完成了四部在他的整个创作中最重要的歌剧。此可谓彻彻底底的为钱写作。
巴赫的宗教音乐是出于为了几个工钱的目的而来写,但并不妨碍他的宗教音乐成为很多人洗涤灵魂的工具。海顿的交响曲是为钱而写,但并不妨碍他最终完善古典交响曲体裁范式,成为后世创作的典范,并且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交响乐之父”的头衔。莫扎特的所有重要作品几乎都是在金钱的驱使下写作而成,但并不妨碍他的音乐被看作是天使般圣洁和纯真的象征。。贝多芬作为自由音乐家,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围绕赚钱的目的展开,自己也不像某些轶事野史里描述的那样鄙视贵族阶层,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乐圣,成为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大师。舒伯特也是为钱写作,但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歌曲之王”,不妨碍他写出最有深度最打动人的艺术歌曲。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是纯粹的为钱而写,甚至有一丝接受施舍的意思,但是这却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20世纪最经典和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Philip Glass无疑是职业作曲家的典范,不用在大学教书,用创作即可养活自己,可以在纽约downtown和乡间买房子,可以结四次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美国极简主义运动的领头人物之一,并不妨碍他的音乐影响了一代作曲家。
最后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那些说自己“创作音乐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灵魂上的洗礼,把自己的音乐和金钱扯在一起就是亵渎音乐”以及类似观点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己完全搞不清楚专业的音乐行业的性质,另一种是因为自己的音乐太过业余,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出钱买。当然了,我并不是说你不可以保持免费和一种自娱自乐的态度,但是,当音乐行业的从业者在用金钱衡量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请你保持一份理解。你不收费,你有你的理由,我理解、尊重、赞赏,not my business. 但是我收费,也请你理解、尊重。不要动不动就是“亵渎音乐”之类的观点。
最后再说一点:难道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考虑金钱,就真的什么都不考虑了吗?其实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考虑金钱,还考虑另一个东西,比如:我靠下周就要交稿了赶紧写啊啊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