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龙吟吧 关注:21,621贴子:282,998
  • 16回复贴,共1

水阔山长知六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次知道六朝还是无意中翻妖刀的时候在书尾的广告处,现在想来映像就是页面中那几笔人物勾画和金戈铁马几个字的浮光掠影,第一次看六朝是电子版是到第八集南荒那一段,与其说和书中描绘的内容相比,评论中所说的"抄袭”,则更让我感兴趣,为此我还特意把“原著"拜读过。所谓才高韵短,“原著”则好像一道迎面扑来香气袭人的快餐,让食客饕餮不能自己,剔牙回味之余,却发现除了那一刹那香气的愉悦,并未能留下些许咀嚼的地方,而同样六朝却像一碗调羹,让人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起点的小说材料之多想象丰富让人叹为观止,但却经不起回味的冲刷。
萌发买实体书源于自己的一时想见作者的冲动,身为读者我可能一辈子与默默侯、罗森、紫狂都不会有见面的机会哪怕擦肩而过也是对面不识。每每回味文章都有一种倾盖如故恨不能相见的煎熬,(不怕大家笑话,我甚至连给默默侯信都也好并寄了出去,只是海阔鱼沉一直没有回复)介于网络的文字又太虚拟,书作为桥梁承载着作者表达的意愿,变成了我沟通作者的一个平台,当手指划了每一页纸张,眼神在字里行间的搜索都期盼能发现作者所藏匿的影踪,于是乎,身为复读生的我威逼利诱了一个能上网的好友,开始了我的购书计划,那种小小的冲动在我、朋友、网络商、书店、快递之中流转,询问是每天的必需,催促是难耐的出口,四本一买是经过周密的计算:邮费最优,放书包里正好!等同学真拿着用蛇皮带绑着的宝贝给我拆开时还不免炫耀两下“啧啧,还送包书皮”。当周围的同学问我买了什么给大家瞧瞧,我不免有种锦衣夜行的感觉,唉,富不露白吧。就冲这内彩要是被老师发现,浸猪笼谈不上,游个校、长长脸也是少不得的吧。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冲动,我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坚持。书不会言语,但他承载着作者笔尖下流露出的喜怒哀乐,我们就像看电影的观众,随着情节跌宕起伏,或像是作者烹饪的一桌菜肴,身为我们的客人一一品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要是还有清茶两盏相对而坐,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想必那是极好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纷纷扰扰,色迷五目的时候,也在期待的下一集中重温旧梦。
对于云龙吟,我是惭愧的,可以说我让信仰跌落在了尘土之中,对于可能的腰斩,我应当负起一个读者的责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看到诸多评论有说邮费之类的问题,说来说去就是钱的问题!无他,对于钱来说,我们没有摆正的是自己的心,我们把看书当做的是一种低级的消遣一种低级趣味泻出的渠道,既然都有时间去找书看,在网上灌水唆泡的,在物价如斯的今天,撑死一个月一百元人民币的支出,不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丝稻草,多付了这一百元这个月就喝风去了吧。沾酒不醉那是喝得少,见色不迷那是摸不着!不想买书,说白了就是没有花这个钱的习惯:"老子下了那么多种子,鬼子也没收过一分钱哩”当然,也有带报复性质之类的人,对于这些,只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罗大曾在书的作者结语之中写到过"缘起缘灭,是人生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作者们播洒出文字的种子,长成了未知的树丫。弹指间那个复读党现在成了更苦逼的考研狗,敲完这段文字我又得接着积过来导过去做高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得知消息我不吐不快文不加点仓促写就,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多多海涵,不为别的,也就想抒发下,不管结局如何,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总有一个人一群人在关注着作者的喜悦与忧伤。
我是如此。朋友,你呢?


IP属地:斯洛文尼亚1楼2013-12-02 22:48回复
    沙发 紫菀


    IP属地:斯洛文尼亚2楼2013-12-02 22:48
    回复
      板凳不留


      IP属地:斯洛文尼亚3楼2013-12-02 22:49
      回复
        地板也不给


        IP属地:斯洛文尼亚4楼2013-12-02 22:49
        回复
          地下室 嗯哼~


          IP属地:斯洛文尼亚5楼2013-12-02 22:49
          回复
            ( ̄. ̄)楼主辛苦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2-02 22:51
            收起回复
              嗯,我决定了!实体书还是买妖刀吧……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12-03 06:49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12-03 06:50
                回复
                  +1


                  IP属地:湖北11楼2013-12-03 09:01
                  收起回复
                    先看了商博良后看六朝的江南粉表示对楼主的某段评论很各应,个人不觉得六朝是抄袭,也不认为二者差距那么大,所谓才高韵短之论未免刻薄。也许是个人眼光不同吧,免掐出帖。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12-03 09:55
                    收起回复


                      IP属地:斯洛文尼亚13楼2013-12-04 1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