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幼阶独家解析深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惬意(qiè) 匀称(chènɡ) 晨曦(xī) 潜心贯注(qiǎn)
B.荣膺(yīnɡ) 愧怍(zhuò) 荒谬(miào) 广袤无垠(mào)
C.干涸(hé) 和煦(xù) 栈桥(zhàn) 怒不可遏(è)
D.馈赠(zènɡ) 吊唁(yán) 绥靖(suí) 气息奄奄(yān)
【解析】本题是语基注音题,A匀称(chèn)、潜心(qián),B愧怍(zuò), 荒谬(miù) ,吊唁(yàn),奄奄(yǎn)。答案C。
所考查的知识点有:1.前后鼻韵母的区别,如“匀称”;2.常见字普遍误读误读,如“潜心”,实则是第二声;3.平舌与翘舌的区别,如“愧怍”;4.方言与普通话比较,如“荒谬”;5.最常见的音调误读,如“吊唁”“奄奄”。其他如形声字声旁的变化,如“涸”、“栈桥”都是有可能误读的字。不算难,靠谱语文袁幼阶全部练习过。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XXX到此一游”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解析】A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B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D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答案是B,感情色彩问题。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余华的新书《第七天》即将出版的消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B.机动车尾气污染能否治理好是深圳大气环境改善的关键。
C.最近,深圳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城市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D.深圳长青诗社大约20名左右诗友到大鹏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楹联书画展。
【解析】B项“能否”与“环境改善”没有照应。C“开展”没有宾语。D“大约”与“左右”重复累赘。答案是A。这个题是病句,看来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初中的三类型病句模式。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可以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D.“晶莹的露珠”是主谓短语,而“露珠晶莹”是偏正短语。
【解析】A考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B考文体知识。C考标点符号。D考词语内部语法结构。对这俩此的判定恰恰颠倒了。答案D
二、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文中涂色的字属于容易写错的字】
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⑷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⑼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⒀古往今来,马和人同生死,共荣辱,齐悲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马作的卢飞快”来表现将士驰骋疆场的英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来抒写英雄失路的悲愤;而李白的《送友人》用“萧萧班马鸣”来渲染友人离别的伤感……岁月悠悠,马成了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惬意(qiè) 匀称(chènɡ) 晨曦(xī) 潜心贯注(qiǎn)
B.荣膺(yīnɡ) 愧怍(zhuò) 荒谬(miào) 广袤无垠(mào)
C.干涸(hé) 和煦(xù) 栈桥(zhàn) 怒不可遏(è)
D.馈赠(zènɡ) 吊唁(yán) 绥靖(suí) 气息奄奄(yān)
【解析】本题是语基注音题,A匀称(chèn)、潜心(qián),B愧怍(zuò), 荒谬(miù) ,吊唁(yàn),奄奄(yǎn)。答案C。
所考查的知识点有:1.前后鼻韵母的区别,如“匀称”;2.常见字普遍误读误读,如“潜心”,实则是第二声;3.平舌与翘舌的区别,如“愧怍”;4.方言与普通话比较,如“荒谬”;5.最常见的音调误读,如“吊唁”“奄奄”。其他如形声字声旁的变化,如“涸”、“栈桥”都是有可能误读的字。不算难,靠谱语文袁幼阶全部练习过。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XXX到此一游”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解析】A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B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D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答案是B,感情色彩问题。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余华的新书《第七天》即将出版的消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B.机动车尾气污染能否治理好是深圳大气环境改善的关键。
C.最近,深圳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城市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D.深圳长青诗社大约20名左右诗友到大鹏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楹联书画展。
【解析】B项“能否”与“环境改善”没有照应。C“开展”没有宾语。D“大约”与“左右”重复累赘。答案是A。这个题是病句,看来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初中的三类型病句模式。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可以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D.“晶莹的露珠”是主谓短语,而“露珠晶莹”是偏正短语。
【解析】A考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B考文体知识。C考标点符号。D考词语内部语法结构。对这俩此的判定恰恰颠倒了。答案D
二、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文中涂色的字属于容易写错的字】
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⑷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⑼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⒀古往今来,马和人同生死,共荣辱,齐悲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马作的卢飞快”来表现将士驰骋疆场的英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来抒写英雄失路的悲愤;而李白的《送友人》用“萧萧班马鸣”来渲染友人离别的伤感……岁月悠悠,马成了人类最忠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