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也罢,密也罢,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不是当事人,都是“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作为围观者的一员,我们没有办法像某些手握国家公权力和公共话语权的人那样,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或者任你信不信,反正他们信了之类的方法来堂而皇之的放出他们的结论,我们声音太小,但我们依然要说话~郭和北京台的官老爷们的恩恩怨怨我不清楚,不便评价,是郭气量太小,“道德底下”,还是北京台当年让他吃的亏太大,还是王自己也过分,我都不知道,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些围观群众,包括黑和密
我们中的一些人为什么讨厌郭?
经常听郭德纲的相声,或是说听过郭德纲05年左右刚成名的时候那些卖力演出的人,可能对郭的印象还不错,至少在舞台上,他卖力演出,大多数时候都对的起观众的票钱,并且,他不像那些整天在CCTV出现的那些老资格“相声表演艺术家”,那些人在庙堂之上,说的那些歌颂类的相声,差点让相声万劫不复,郭的相声,尤其是早年在小剧场的相声,那才是活的相声,原因无他,回归市场,小剧场里面,你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像样的本事,付了钱的观众能把你轰个大红脸,相声演员当然要使尽力气,逗观众开心,相声回归了它发明以来的本质,自然就活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这样也有几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低俗化,有些不太上台面的段子,经常上老郭的段子,尤其是近几年,另外,小剧场是不赚钱的,当郭的名声起来之后,他可以用市场运作,来给他带来无数的名和利,而这些会使任何人迷失自我,德云社现在这么庞大,市场地位也已经稳定,郭再也不需要像当年一样卖力气,就能坐收成功,这是市场化必然的结局,即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对生产力的破坏,“市场”当年把他推上了个人艺术的顶峰,但现在,市场已经失去它的作用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郭再也不会像当年一样,经常上小剧场演出,一个段子能应付几个月的商演,郭也不像年轻的时候,身上的傲慢也与日俱增,听不进不同的声音(拒绝观众评论),一碰到不和谐的声音都归结为“同行的嫉妒”,说句不好听的,当年在舞台上面对观众会装孙子,现在少的多了,当他表演艺术水准的下降(或者说不如当年卖力气)和名气所带来的傲慢两者结合的时候,在不太关注郭或者不经常听郭相声的人看来,就是“低俗+小人得志”,除去不多的人因为他暴富而心中嫉妒外(为什么说不多,因为嫉妒是一种心底的本能,谁都会嫉妒,但多数人都能学会排解和压制),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郭自己的确有点问题。真说同行,在同行们看来,毕竟他是草根出身,他们大多和郭同辈或是高几辈,嫉妒郭或是觉得郭太张狂更是无法压制的本能反应,当然,郭没必要天天装孙子,见人就磕头,得罪了人也不能全怪郭,这只能说是成名所带来的必然副作用,但作为事不关己的路人,讨厌郭,说明郭这些年有些事情的确做的过了~~~
不过眼下这件事,还是挺让人担心,我们国家当年没有认真的总结十年动乱的教训,是个大问题,到今天,依然有那么多人觉得靠道德能杀人,靠个人好恶可以随意定一个人的生死,北京台搞起的闹剧里依然有文革大字报和文字狱的遗风,真不知道该怎么这些人解释,我们可以不喜欢郭,说到底,不看他的节目和演出就是,即便我说市场现在已经失去调节左右,无法像当年那样,促进一个相声艺人的不懈进步,那也不能用文革的手段来打击一个人,就算说我的结论--“郭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他,已经堕落了”成立,我顶多就是感叹一下就算完,想听相声了,去找些还在打拼期的小演员的,或是找些郭当年的老段子听就是,绝不能单凭所谓的“道德优越感”去任意的评断和践踏一个人,这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底线
如果只说这件事,北京台老台长和郭的私人恩怨而已,即便郭不对,也一样是私人恩怨,郭错了可以让法院判他公开道歉,但出文件封杀他,就是滥用公权,就是拿死人压活人,不负责的乱说一句,北京台那些搞出这个文件的头头们,有几个是真心哀悼他们老台长的?这和讹人有多少区别?
郭不是君子,更不是圣人,你我都知道,可能公众人物不能顺便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即便我们普通人可以(这次大家说郭惹事过了头,但说到底,如果你我的仇人倒了霉,我们会不会心里暗爽不已?),这次他可能的确过了线,但作为围观者,我不希望闹剧演的过了头~
我们中的一些人为什么讨厌郭?
经常听郭德纲的相声,或是说听过郭德纲05年左右刚成名的时候那些卖力演出的人,可能对郭的印象还不错,至少在舞台上,他卖力演出,大多数时候都对的起观众的票钱,并且,他不像那些整天在CCTV出现的那些老资格“相声表演艺术家”,那些人在庙堂之上,说的那些歌颂类的相声,差点让相声万劫不复,郭的相声,尤其是早年在小剧场的相声,那才是活的相声,原因无他,回归市场,小剧场里面,你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像样的本事,付了钱的观众能把你轰个大红脸,相声演员当然要使尽力气,逗观众开心,相声回归了它发明以来的本质,自然就活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这样也有几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低俗化,有些不太上台面的段子,经常上老郭的段子,尤其是近几年,另外,小剧场是不赚钱的,当郭的名声起来之后,他可以用市场运作,来给他带来无数的名和利,而这些会使任何人迷失自我,德云社现在这么庞大,市场地位也已经稳定,郭再也不需要像当年一样卖力气,就能坐收成功,这是市场化必然的结局,即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对生产力的破坏,“市场”当年把他推上了个人艺术的顶峰,但现在,市场已经失去它的作用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郭再也不会像当年一样,经常上小剧场演出,一个段子能应付几个月的商演,郭也不像年轻的时候,身上的傲慢也与日俱增,听不进不同的声音(拒绝观众评论),一碰到不和谐的声音都归结为“同行的嫉妒”,说句不好听的,当年在舞台上面对观众会装孙子,现在少的多了,当他表演艺术水准的下降(或者说不如当年卖力气)和名气所带来的傲慢两者结合的时候,在不太关注郭或者不经常听郭相声的人看来,就是“低俗+小人得志”,除去不多的人因为他暴富而心中嫉妒外(为什么说不多,因为嫉妒是一种心底的本能,谁都会嫉妒,但多数人都能学会排解和压制),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郭自己的确有点问题。真说同行,在同行们看来,毕竟他是草根出身,他们大多和郭同辈或是高几辈,嫉妒郭或是觉得郭太张狂更是无法压制的本能反应,当然,郭没必要天天装孙子,见人就磕头,得罪了人也不能全怪郭,这只能说是成名所带来的必然副作用,但作为事不关己的路人,讨厌郭,说明郭这些年有些事情的确做的过了~~~
不过眼下这件事,还是挺让人担心,我们国家当年没有认真的总结十年动乱的教训,是个大问题,到今天,依然有那么多人觉得靠道德能杀人,靠个人好恶可以随意定一个人的生死,北京台搞起的闹剧里依然有文革大字报和文字狱的遗风,真不知道该怎么这些人解释,我们可以不喜欢郭,说到底,不看他的节目和演出就是,即便我说市场现在已经失去调节左右,无法像当年那样,促进一个相声艺人的不懈进步,那也不能用文革的手段来打击一个人,就算说我的结论--“郭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他,已经堕落了”成立,我顶多就是感叹一下就算完,想听相声了,去找些还在打拼期的小演员的,或是找些郭当年的老段子听就是,绝不能单凭所谓的“道德优越感”去任意的评断和践踏一个人,这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底线
如果只说这件事,北京台老台长和郭的私人恩怨而已,即便郭不对,也一样是私人恩怨,郭错了可以让法院判他公开道歉,但出文件封杀他,就是滥用公权,就是拿死人压活人,不负责的乱说一句,北京台那些搞出这个文件的头头们,有几个是真心哀悼他们老台长的?这和讹人有多少区别?
郭不是君子,更不是圣人,你我都知道,可能公众人物不能顺便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即便我们普通人可以(这次大家说郭惹事过了头,但说到底,如果你我的仇人倒了霉,我们会不会心里暗爽不已?),这次他可能的确过了线,但作为围观者,我不希望闹剧演的过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