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701贴子:1,284,638

【原-短篇集】浮生N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很久很久以前,楼主于某夜一时手抖发了篇冗长又啰嗦的文……这里:http://tieba.baidu.com/p/1901646514?pid=24900407798&cid=#24900407798 光荣成坑,本是答应考试之后默默续上,结果,楼主玩疯了……开学又忙疯了……
把长篇按与最初接近的想法写成了第一个短篇,求意见求指教咯~敛衽再拜~谢~
下面上文啦~


1楼2014-01-09 22:50回复
    《浮生N记》
    浮生明亮,不语炎凉。
    1.《史书记》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这一年的春天格外地冷。
    史舒抖抖衣袍,袖了手,踩着东观阁零落一地的桃花,薄寒中向着丞相府踱去。
    相府门人通报秘书郎来访,史舒跨进府中,热火朝天的蓬勃就扑面而来。匆忙奔走的人们额上的汗珠蒸发尽了春末的寒凉。还未到得厅中,嘈杂便挤挤攘攘地汹涌过来。
    “丞相,这里是鼓励植桑织锦的法令草拟,需要尽快修改颁布。”
    “丞相,大司农秦宓请求就修缮都江堰的工作拨款。”
    “丞相,皇上请您申时前去宫中议事并留饭。”
    “丞相……”
    季汉丞相身披还未换下的朝服,靠在书案边,默默听着连绵不绝的报告。墨玉色的眼瞳清澈温和,习惯性微弯的唇角噙着淡然的笑意。房里阳光很足,琉璃般闪烁,衬着屋中那人越发沉静超然。
    史舒迟疑着停下了脚步。
    那人一抬眼,便笑着起身迎出来,光影明明灭灭,衣袂翩跹:“是君安罢?亮这里刚好有今春新晒的花茶,来尝尝?”兴致勃勃,神情殷殷。
    “今春天凉,花茶有些寒,不然定会更好喝。”茶香袅袅里,丞相的眉眼有些模糊,弯弯的含着温暖的笑意,“想起东观阁的桃花可是宫中一绝呵,亮都没来得及去看看。”
    “明年花胜今年红,”史舒说,“花落人长留。”
    季汉丞相笑起来,眉间掠过一抹极淡极淡的恍惚和忧愁。“也是,”他笑着打趣,“没想到史书不仅可以明理知事,还可释愁解忧哪!”
    史舒也忍不住笑了。
    梓潼史家,乃是周朝太史的一支后代,历辈史官与历官层出。生长其间的史舒,三岁诵史,五岁属文,九岁时已是一支神笔名满两川。因着他名史舒,与史书同音,又善史能文、俊然超群,故人称“史书造世”。
    费文伟举荐他做秘书郎不过数月,谁也不知道一向性子冷然、不羁红尘的史舒为何竟应了好友为官。季汉丞相也是久闻其名不见其人,此刻,对座的年轻人淡然闲适,捧着花茶,笑容纯粹眼神明亮,眸光深处泛着不易觉察的冷漠和孤傲。
    “舒来拜访,是为了问丞相有关修史的事宜。”
    “修史……?也该是时候了……”丞相有些出神。
    “是。先帝登基以来,虽设史官,但只是负责日常的宫中起居记注,一应先前国事与人物,几无记录。史载春秋之事、昭万世之公,舒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修史还是很重要的。”
    “那君安的想法?”
    “舒决定修国史,正人心。”
    “好。”丞相点头,“那亮修一封折子上呈,建议委你全权负责此事,需要什么配合或是帮助,来回一声就是了。”
    史舒肃然行了个礼:“谢丞相。”


    2楼2014-01-09 22:53
    回复
      东观阁的桃林红颜尽褪、满眼绿意的时候,史舒又一次见到丞相。
      “舒决定修一部《季汉编年》和一部《汉志》,”史舒逆着夏日的阳光,眉目浸在淡淡的阴影里,“前者编年,后者纪传。编年的资料收集目前一切顺利,纪传的话……舒这里有传主名单……想请丞相提供一些相关事件和看法。”
      丞相沉默了会儿:“他们的事啊……亮尽力罢。怎么想要这些?”
      “舒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完成一本最全最公正客观的纪传体史书,”史舒说,“没有掩饰,没有偏见,不随意论断评价。世上究竟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的,史家一支笔,责任重于泰山啊。”
      “舒想多听一些人的看法和说法,不同的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全面呈现一位传主,至于功过正误,不是舒一力所能概述的,也不应是舒一笔定论。”
      “舒想留给后世,真实干净的历史。”
      最负责任的。不带个人喜好和情感的。干干净净的历史。
      有那么一瞬间,史舒仿佛见到当年的小小孩,仰头问:“为什么这两本书的记录不一样?究竟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历史?”
      “舒儿,历史不过是改造过的实在。最真实最客观的历史,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我不信!”小小的自己抿唇握拳,一脸倔强。“历史只有一种,真实发生的那种。”
      “傻舒儿。”那人无奈地笑,亮光在他黝黑的瞳眸中闪烁。
      “我不信,爹爹。”小史舒重复。时光折叠而来,当年温柔儒雅疼爱非常的父亲已然不在。眼眶不经意间略有湿润,史舒垂眸。这是他自己的理想,和坚持。不愿放手的坚持。
      “到底什么是历史?”他再一次问自己。
      什么是呢?
      丞相微笑:“君安三个月后来取吧。”有些抱歉,“亮……有点忙,停不下来。”
      史舒告别出来,回头望,丞相的身影伟岸挺拔,如松如竹。他撑起国家的一片天。即便是忙碌颠倒疲惫不堪,笑容却依旧温暖明亮,皎如天边月。
      这样风华无双的人以后会有怎样的传记呢?史舒忽然想。
      转眼就是寒冰凝砚的时节,桃树林里枝杈纵横,光秃秃的枝干映着素净的皑皑大地。
      天涯霜花,无处人家。
      史舒裹着厚厚的棉衫,呵气暖手,继续提笔整理。沉重的木门忽然被人缓缓推开,凉风混杂着细碎的雪屑卷进来,来人回身掩了门,笑道:“君安。”
      “丞相?”史舒有些意外。
      丞相环顾四周:“就你一个人?”
      “大家没日没夜整理了好几日了,今天恰是新雪,天寒,舒就放了一天假。”
      丞相点头,从袖中掏出一沓帛纸:“三月之期将至,亮……没有写多少,不是不想,而是落不去笔……这里有些零碎的,君安先看看罢。亮……很抱歉……”
      素袍纶巾羽毛扇,衬着那人越发离尘脱俗。史舒愣神,半晌才道:“舒从未曾见丞相如此装束……”
      “这个么,”丞相将手中叠帛放到书案上,低眉恍神抖了抖羽扇,“是亮先前在隆中和做军师时候的装束。如今已是甚少穿起了,今日……算是场怀念。”
      “怀念……?”
      “恩。为亮写不出的那些……曾经的人。”


      3楼2014-01-09 22:54
      回复
        那些曾经的。
        十里春花阳光烂漫的隆中。
        烟尘满路风尘仆仆的襄阳。
        火光映天谈笑风生的赤壁。
        鲜衣怒马快意驰骋的荆州。
        新城初下百废待兴的益州。
        甚至是君臣相称、手足失落之后一声寂寞的轻唤:“孔明……”
        犹记当年。
        “亮常常想,为了大业、为了国家,情之一字最是累赘,左右理智、徒添心烦,该毫不犹豫地舍弃抛下。”丞相的眼神遥远茫然,“亮欲无情,也自以为绝情。夜里点灯想要下笔,却黯然神伤而不得一语时,亮才明白舍不去……亮非圣贤,亦只是人间一痴人耳。”
        看到他们的名字,会心痛,会难过。
        想起曾经一同经历的过去,会哀伤,会酸楚。
        没有办法接受,曾经鲜活着,笑着,互相支持着的亲密的人们,转瞬没入尘土,而自己却只能靠着记忆拼凑七零八落的苍白的文字。
        一笔一划,似乎都在提醒着自己……笔下的这个人,这些人,早已经不在。
        仍旧是这茫茫世间……他们却再也不能,在你转头的刹那,为你扬起灿烂的笑。
        仿佛站在月光浸透的山崖边,清风两袖空空,遍体生寒,寂寞难言。
        “亮很忙,很忙,自以为不怀念,”丞相略微苦涩地笑,“后来才明白,这样忙,除了国事使然,亮也是想,在其中忘却一切吧。”
        史舒循着丞相的脚步到了东观阁外。冬天的桃林,雪枝琼花,满目晶莹。
        “年年花下共金樽。盛筵难再。”
        “且盼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丞相含笑拱了拱手。
        他忽然记起,今春错过了进成都来年年必赏的东观桃花,是因为,再也不会有来唤他赏花的人了。
        瘦尽灯花,故人难留。往事支离,回忆破碎。从此一别,阴阳相隔,参商两诀,永不相见。


        4楼2014-01-09 22:55
        回复
          4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09 22:56
          收起回复
            前排留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1-09 22:58
            收起回复
              赞一个,武侯最帅。淡泊飘逸,充满哲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09 23:08
              收起回复
                史舒在不远处望着一袭素衣几乎融进雪色中的丞相,风雪裹挟着沉沉的哀伤呼啸而来,天地间一片模糊失色。
                “丞相,什么是历史?”他听见自己终于大声问了出来。
                那人转身,仍旧是含笑的眉眼,纶巾羽扇,纤尘不染。肆虐的风雪安静下来,雪花旋转着飘零。
                “史即人心。”那人朗声笑道,点点羽扇,“真正的历史活在想珍惜想铭记它的人心中。”
                回来了吗?那个只在传说中出现的张扬恣意风华绝代的隆中青年,而不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季汉丞相。还没有被人情重恩所束缚,还没有参与尘世的赤色淋漓。还没有敛下飞翔的羽翼而踏足黄土,为芸芸众生操劳疲惫,不辞辛苦。
                史即人心,史存人心。任何自认为客观全面的笔墨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亵渎。
                史舒抬眸望向苍天,觉得有温热而迅速冰凉的触感划过脸际。
                万物复苏的春天在一片莺飞草长中降临。虽然知道丞相日理万机极为忙碌,史舒还是邀了他来东观阁看又一春的桃花。
                花颜依旧烂漫,笑对东风。
                “舒不准备继续编写《汉志》了。”杯盏间,史舒望向红透的桃林,随意地说。
                丞相微微颔首,略略印上了疲累的眉眼弯了弯,是温暖如初的笑意。
                季汉最终只有一本编年。
                后来陈寿修三国志的时候,东观阁已是荒废良久,唯有桃林,仍旧璨然。陈寿辗转打听到曾经早早辞官此后无人继位的秘书郎,秘书郎只说了《季汉编年》的存在和一句“史存人心”。
                再后来,史舒细细读完蜀志,合卷淡淡一笑。从此束之高阁,再无取阅。
                微风拂过,史家院里的几株桃树,纷纷扬扬,抖落一地繁花灿烂。
                这一年的春天,也终要过去了。
                ——EN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10 00:15
                回复
                  喜欢这个题材。“为亮写不出的那些……曾经的人”一段甚好。


                  IP属地:加拿大11楼2014-01-10 09:06
                  收起回复
                    喜欢这个故事。超于陈寿的前人关于编史的二三事。如果再严肃一点就好了,不过那样可能会失去文章独有的味道。给楼楼点个赞~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1-10 10:38
                    收起回复
                      瘦尽灯花,故人难留。往事支离,回忆破碎。
                      好喜欢LZ的文字~~~~~~~~~~·


                      13楼2014-01-10 21:36
                      收起回复
                        喵喵哒给楼主点个赞!!文风感觉很温婉呢。
                        “真正的历史活在想珍惜想铭记它的人心中。”史舒不再编写汉志,读完蜀志后再不翻阅,那是因为,他知道那些记忆里鲜活的人物,无法在冰冷的笔尖展开。很多时候,真正的感情,难以书写。最后以陈寿的三国志收尾,很妙呢。


                        14楼2014-01-10 21:38
                        收起回复
                          丞相又回到那羽扇纶巾的年代,虽然日子可能艰苦,但大家都在,烽火连天,热血沸腾,意气风发,……然后,一个个都去了,只剩他一人了。


                          16楼2014-01-11 20:11
                          收起回复
                            一直忙于应付功课就没有仔细看文章...文笔很清新雅致,配得上文中温婉如玉的丞相。再加上史舒对于真正的历史的执念,丞相对于已逝之人的怀念,以及闲闲的关于桃花的几笔,读来着实让人怅惘但是却有种淡淡的喜悦...(这种矛盾的心理大概只有我会有么!?)这篇文章塑造的丞相,既矜持雅致又不居庙堂之高,很人性,洒脱...我喜欢的正是这样的丞相呀~❤️


                            IP属地:上海17楼2014-01-11 23: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