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国记吧 关注:27,719贴子:299,019
  • 7回复贴,共1

【新人探路】【疑问】关于“乘月”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来真是惭愧,我是最近才看《十二国记》的,因为本人一直对这种“穿越”时空,主角又是“女高中生”的作品有偏见,觉得会是像《不可思议游戏》之类有中国元素的“女王后宫”类的作品,所以到了最近本人看了小野老师的另外一部作品《奇幻贵公子》(动画tv版),才对小野老师有了一些认识,所以才“补习”了小野老师的代表作《十二国记》。

看完了《十二国记》的45集全的动画版我才知道我错了,小野老师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设定出这么庞大的一个世界出来,还有很多不“单纯”的世界观,如“世界上是没有不流血的王座的”,“如果牺牲一百人可以救一万人,那我就选择牺牲一百人”(呵呵,这个跟《银英传》中的奥贝斯坦的论点很像啊)。从我自己定义的范畴中,小野老师的这部作品不算是一般单纯的“少女类”的作品了,有深度,有广度,还烙上了作者本人自己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思考。

我觉得一部有深度的作品是会“死人”是会“流血”的,而且单纯的善良是拯救不了“世界”,一定是会有“恶”的存在的,例如有光就有暗,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等。世界是“残酷”的。

总之《十二国记》是很出色的作品,小野老师很出色的把自己的观点揉和了进去。但是我在看《乘月》这集的时候还是有点困惑,就是芳国的月溪候和庆国辛青对“弑君”后登位的讨论。后来我看再看一遍动画和看了小说,还是觉得《乘月》中的观点有点“别扭”,有点不明白,希望有高人来指点一下。

所以我才献丑发了这篇贴子,希望有人讨论指点一下,谢谢。


IP属地:广东1楼2007-10-29 05:35回复
    如果牺牲一百人可以救一万人,那我就选择牺牲一百人
    --------------------------------------------------
    这句话的翻版,为就芳国百万百姓而杀一人(其实是3人:王,佳花(王后),麒麟)


    IP属地:美国2楼2007-10-31 09:09
    回复
      另外他们讨不是弑君的正确性而是弑君后以什么理由掌管这个国


      IP属地:美国3楼2007-10-31 09:11
      回复
        • 218.249.10.*
        个人觉得月溪一直拒绝玉座是出于个人心理上的洁癖。从个人角度而言,弑君是他不愿做的事情,因为他一直非常尊敬烈王。但是作为坚持正道的诸侯来说,为了减少百姓的困苦和解除恐怖政治他又不得不这样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弑君的同时月溪等于强行将自己个人的感情和身为国家官员的感情割裂了,这也是让月溪感到痛苦的一个原因。因此,为了避免“我无法劝谏烈王走回正道,最终亲手杀死了尊敬的人,犯下了弑君大罪”这种作为一个敬爱烈王的臣子的自责进一步深化,甚至变成怀疑自己是不是为了得到王位才叛乱的,月溪只能拒绝玉座。
        而乘月中,青辛一方面是针对月溪身为众望所归的诸侯需要在国家没有天命之王的时候担负起支撑国家保护百姓的职责来进行劝说,而另一方面,就月溪作为单纯的个人而言,也得到了祥琼的谅解和敬佩,也就相当于得到了祥琼父亲烈王的宽恕,因此对于杀害了敬爱的王的自己,月溪也就可以稍微减轻了自责,并且从全盘考虑暂时坐上王座了。
        不知道这种解释楼主是不是满意……

        ps:关于奥贝斯坦,虽然个人很喜欢这个角色,但是并不认为他真的事项减少流血之类的。例如威斯塔朗特事件,如果有时间布置超低空摄像装置的时间,那么也同样可以拯救至少一部分的居民,这样岂不是能更减少流血?甚至可以完全将无人的威斯塔朗特留给贵族联合军,因为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贵族对民众施以暴行这个事件而已,如果加上莱茵哈特却相对的拯救了(至少一部分)民众,这个宣传岂不是更有力?但是众所周知结果却仅仅变成了口头上的正义,并且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无论是齐格飞的死亡还是莱茵哈特差点被暗杀(并和希尔德……)。总之,奥贝斯坦决不是为了什么大多数的民众如何如何,而仅仅是为了支持莱茵哈特最快最简便最有效率地登上皇位统治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仅仅是利用莱茵哈特来达成个人的复仇。
        还有之后的罗严塔尔叛变事件,他也没有起什么好的作用。而叛变的结果是失去了无数将士的生命,最终罗帅也抱憾而终……
        怎么感觉奥贝斯坦都不是善良之辈啊==b


        5楼2007-10-31 14:48
        回复
          谢谢楼上的,明白了许多了。

          关于奥贝斯坦,我也觉得他不是善良的人,更不是所谓“仁”的人,我提到他只是在看到“一百人和一万人”这个观点的时候突然间联想到的。其实这个观点“牺牲少数成全多数”是不是正确的,一直是很多哲人思考的命题吧


          IP属地:广东6楼2007-11-01 04:44
          回复
            偶是5楼的。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是帕雷托最优化状态,意思是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现有利益情况下无法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的状态。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为了一万人而牺牲一百人也是会偏离最优化状态的……
            但是如果说从政治方面考虑的话,则仅仅与掌握国家财富和权力核心的少数利益集团有关了。甚至可以说这些少数的个人和团体掌握着国家的命运,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即使为了少数人而牺牲多数人,也可以说是正当的。
            ps:楼上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奇诺之旅》里面“多数决定的国家”(大概是这个名字),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很讽刺。


            7楼2007-11-02 14:49
            回复
              楼主可以看看凤凰卫视关于“日本人的可怕与伟大”

              写成这样也是跟他们民族特点有


              8楼2007-11-02 15:00
              回复
                回应5和7楼的,你真是强人一个啊,连经济学的理论也用上了,本人也学过经济学了,但是好像是混过去的,没认真学啊。

                有深度的作品真是很好、很强大,但是看多了脑子反映不过来就是了^_^


                IP属地:广东9楼2007-11-02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