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阿普萨萨吧 关注:13,076贴子:134,30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阿普萨萨吧
>0< 加载中...

【萨萨加油】也说"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洞庭夜雨9
  • 茶马幽怀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前几天有个附贴,就萨萨在央视中华情节目里演唱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说了不同看法,我心理上作好了接受吧友拍砖的准备,我认真看了吧主同时转发的该歌曲包括原唱在内的三个视频版本,我感觉萨萨与王丽达在红歌会的演唱真是唱得相当完美,我不敢说超过原唱,毕竟原唱是在录音棚的演唱,而萨萨是在年度决赛的现场演唱,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而且萨萨是在决赛第一个回合就面临不利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完成的这首作品,把这首歌唱得欢快明亮,与大牌的明星搭档表现得珠联璧合,萨萨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演唱功底,遇强更强的拼搏精神,令人感叹。
而萨萨在这次的演唱,同样也是男女声二重唱,由于编曲的原因吧,音调明显偏低,加上流行唱法的表现方式并不适合表达这首作品的主题,所以效果不怎么理想,特别是不知道为什么把男女声演唱的部分都换了个位,形成歌词和角色的错位,当然这些都不是萨萨能左右的,我们不能对那些编曲,导演说什么,只好对萨萨寄予厚望了。
其实从内心讲,萨萨唱什么歌我都喜欢,但站在歌迷的角度,我希望萨萨在创新方面,创作出更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象"庆丰收","天籁怒江""最美纹面女"等优秀作品。在传承经典作品方面,走既原汁原味,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路线,就象"山路十八弯","洞庭鱼米乡""变脸""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作品,有着独一无二的辨识度,打上萨萨的标签,让人们听了都说好,都记得住。或许我的要求太过苛刻,没有考虑诸多现实因素的限制,也难为萨萨了,我是衷心期望萨萨演唱的每首歌,都能达到进入专辑的水平,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统一的演唱风格,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创造新的经典,要特别注意防止陷入由于尝试各种曲风,虽然是丰富多彩,却是五花八门,而淡化了自己特色的误区。


  • 洞庭夜雨9
  • 茶马幽怀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非常认同白领丽影对这首歌不同版本的赏析,特别是对中华情版本的得失分析,这也是我提出不同意见的根本所在,我个人以为,现在歌坛所谓的创新的观点是否进入了一个误区,我们的创新应该是在传承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贴近现实生活,去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强大生命力的,象历史上那些经典,传唱几十年上百年都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
如果把创新简单理解为改编的话,这是一个误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艺术上的短视行为,难怪众多的作曲者,歌者都热衷于改编翻唱传统的经典歌曲,自己也不评估一下有多大能力,都去改编,想着不用深入生活,不用刻苦去创作,就可以利用经典作品的光环,贴上自己的标签,美其名曰是创新,其实是图名图利,利用这种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其结果是糟塌经典,也糟塌自己。
一个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以经典,有着独特性和权威性,并被人们广泛认可,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它是经过众多艺术家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过程而形成的,现在某些人凭一己之力就随意去改编它,是不是不自量力,很可笑呢,如果经典可以这样随便被改编,那也就不是经典了,2013年中国红歌会所谓的改编经典,老歌新唱,结果是折戟沉沙,引来骂声一片,就是明显的例证。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赏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表现经典作品的主题,有利于创造更好的视听效果,在演唱经典作品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在编曲,配器上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是应该的,但必须严格掌握一个度,不能损害和改变原作的主题和风格,绝不要自以为是地去画蛇添足。
萨萨之所以在红歌会和直通春晚上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除了他天赋的嗓音,他本民族独特的音乐,再一个更重要更直接的原因,就是他跨界演唱了全国各地众多的经典民歌,把这些人们喜爱的老歌,唱得既原汁原味,又充满新的激情,唤起了观众强烈的心理共鸣,看看评委老师现场的点评和观众的欢呼声,我们不难知道萨萨的演唱是获得了怎样的成功,如果萨萨光是凭着象庆丰收那样本民族作品,人们都听不懂,你唱得再好也只是天籁之音,正是因为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演唱,人们认识了萨萨,认可了萨萨,萨萨才一举成名天下惊。
我的观点是,经典是用来传承的,不是用来改编的,有能力的作曲家,歌手,都应该把精力放在创作新的作品上,以传统的经典作品为标杆,去超越它,去创造新的经典,所以我以为,如果把传统经典作品改编得变了主题和风格,任何技巧上的成功与否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偏离了方向。


2025-07-31 10:0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洞庭夜雨9
  • 茶马幽怀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由于本人的抛砖引玉,得到了众吧友的关注和参与讨论,令我很是感动,或许这是萨吧对萨萨演唱的作品进行的一次比较深入的讨论,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在这里,吧友们各抒己见,观点交锋,不少贴文观点鲜明,才气横溢,文采飞扬,令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火花的碰撞,在这里我看到了吧友对萨萨的真心喜欢和热情支持,希望我们的讨论能继续深入下去,营造萨吧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让我们在这里增长知识,增进友谊,为支持萨萨而积聚更大的正能量。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阿普萨萨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