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享誉英美文坛的当代文学大师、布克奖得主、小说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A.S.拜厄特(A. S. Byatt)女士抵达北京,展开她中国之旅的第一站。据悉,拜厄特在为期8天的访华期间将先后在北京、南京和上海,与中国作家、外国文学专家进行一系列关于文学话题的深入对话。
中文只会念“龙”字
A.S.拜厄特,更准确地应该是: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女勋爵(Dame Antonia Susan Byatt),1936年8月出生在英国约克郡。她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纽汉姆学院、美国布林茅尔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瑟蒙威尔学院学习。1990年,她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1999年又被授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DBE)。现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
作为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艺述英国”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9月2日,拜厄特女士来到北京的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就“我的创作与英国文学”等话题,进行了古典与当代文学的钩沉梳理。活动现场,76岁高龄的拜厄特谈锋甚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恢宏端庄意象幽深的英伦文学画卷。
交流会上,拜厄特回忆了自己走上写作道路的历程:“我开始写作时英国曾有一类新的小说诞生,中文可以叫愤青文学。但我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去写。”机缘巧合,拜厄特获赠了一本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瑞斯·默多克的早期小说,并被深深吸引,“虽然我不太懂,但继续找她的书读,而且越读越兴奋,我知道了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就要从他(她)最初的著作开始读。”
谈起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拜厄特透露,上个世纪80年代她曾经来华交流,当时与一个中国作家聊到了中国龙。拜厄特虚心求教中文的“龙”字怎么念,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学会了如何念这个字。拜厄特颇有点尴尬地对现场观众说:“也许是我耳朵的辨别能力,不足以让我学好中文吧……”
拜厄特还在交流会上聊起了1988年在南京的一次经历。当时她要在南京出席一个活动,活动主办方希望她能给观众讲讲短篇小说,但拜厄特彼时并没有写过短篇小说,“当时觉得挺丢脸”的拜厄特,于是请主办方推荐一位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来读,对方推荐给她的是沈从文。自此,拜厄特读了很多沈从文的小说,还受其影响开始创作“有中国风格的短篇”。
中文只会念“龙”字
A.S.拜厄特,更准确地应该是: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女勋爵(Dame Antonia Susan Byatt),1936年8月出生在英国约克郡。她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纽汉姆学院、美国布林茅尔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瑟蒙威尔学院学习。1990年,她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1999年又被授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DBE)。现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
作为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艺述英国”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9月2日,拜厄特女士来到北京的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就“我的创作与英国文学”等话题,进行了古典与当代文学的钩沉梳理。活动现场,76岁高龄的拜厄特谈锋甚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恢宏端庄意象幽深的英伦文学画卷。
交流会上,拜厄特回忆了自己走上写作道路的历程:“我开始写作时英国曾有一类新的小说诞生,中文可以叫愤青文学。但我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去写。”机缘巧合,拜厄特获赠了一本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瑞斯·默多克的早期小说,并被深深吸引,“虽然我不太懂,但继续找她的书读,而且越读越兴奋,我知道了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就要从他(她)最初的著作开始读。”
谈起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拜厄特透露,上个世纪80年代她曾经来华交流,当时与一个中国作家聊到了中国龙。拜厄特虚心求教中文的“龙”字怎么念,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学会了如何念这个字。拜厄特颇有点尴尬地对现场观众说:“也许是我耳朵的辨别能力,不足以让我学好中文吧……”
拜厄特还在交流会上聊起了1988年在南京的一次经历。当时她要在南京出席一个活动,活动主办方希望她能给观众讲讲短篇小说,但拜厄特彼时并没有写过短篇小说,“当时觉得挺丢脸”的拜厄特,于是请主办方推荐一位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来读,对方推荐给她的是沈从文。自此,拜厄特读了很多沈从文的小说,还受其影响开始创作“有中国风格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