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有功戏无益吧 关注:122贴子:892

【命题2】除夕,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跪舔熊度度。


1楼2014-01-31 20:46回复
    二楼题目:
    以除夕、雪为关键词,创作一篇鼠猫短文。时代背景自拟。
    要求:温馨无虐点,通篇不得出现对话描写。字数在400到600字之间。
    规则:
    ●要求:
    □作文内容密切围绕题目展开,字数在规定范围内。
    ●评分标准:
    □经吧务粗审,答案符合标准者给予基础分1分。
    □吧友可通过楼中楼评判各层答案是否合格,层主每获得一个“合格”加1分,每获得一个“不合格”减1分,上不封顶,下不封底。(吧友如认为回复“不合格”请阐述原因,不出示则视为无效票。)
    □同一吧友在相同楼层中仅可评判1次,多次评判以初次为准。未获得基础分者,无视吧友评分,记0分。


    2楼2014-01-31 20:49
    回复

        展昭从未见过雪。
        台湾的平地是不下雪的。
        活了二十四个年头,都是在七月盛夏才出国,所以展昭对雪的印象来自电视以及锦毛鼠拍的照片。
        锦毛鼠是他在摄影爱好者网站认识的网友,住在开封,两人在网路上一见如故,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
        不同於把摄影当作业余爱好的展昭,锦毛鼠是走访世界各地的职业摄影师,他最喜欢的就是拍摄雪景,所以给展昭看了很多他的作品,展昭觉得锦毛鼠就如同他拍摄的作品一样,清冷而充满傲气。
        这年过年,展昭要到开封出差,无法回家团圆。
        他本来想要联络白玉堂,后来想想人家过年也要回家过啊,便没有对白玉堂说自己要去开封的事。
        到开封时正好是除夕傍晚,街上挤满了要回家的人潮。
        展昭订到饭店却订不到晚饭,只好一下飞机就先去超市买火锅材料打算带回饭店自己煮火锅。
        刚走出超市,就见天空飘起绵绵雪花,展昭好奇地抬头望著,不自觉把装著火锅材料的提袋挂在手腕上,然后双手捧起落下的雪花。
        「喀擦」一声,镜头声响,展昭诧异地回过头,却见一抹被雪衬得更白的白衣青年对著他拍照。白衣青年走向他,递给他自己的名片。
        展昭诧异地瞪大眼。上面写著锦毛鼠白玉堂,然后递过自己的名片给白玉堂,瞪大眼的人又多了一人。
        也太过巧合了。可是世界上很多事情就事这麼巧。
        然后,白玉堂就邀展昭去自己家里吃年夜饭。
        原来,在异乡也可以有家的感觉。即使只有他和白玉堂。
        除夕雪夜里,两人的相遇决定了将纠缠不休的将来。


      IP属地:中国台湾5楼2014-02-01 21:29
      收起回复
        一冬不曾落雪,这日自晨起天色便阴沉得紧。有两个小子忙着在府中各种张贴春联,展昭见了,取了张洁净红纸,亲自研墨写了个“福”字,贴在院内那株梅树上。
        那树是白玉堂供职开封那年亲手植的,过了这四五年,已生得枝条扶疏,挺拔劲秀。这时节正含了一树红艳艳骨朵,煞是好看。
        展昭在院中对着那满树的花苞瞧了片刻,拿剑鞘在土地上戳了戳,所幸并未冻实。否则到了入夜,挖酒艰难,那白耗子少不得又要抱怨连声,借故躲懒,只袖手等着吃喝现成。
        府内地上亦洒了芝麻秸,行走其上噼啪做声。展昭偱惯例往前院与包拯公孙策均问过了安,又到街上巡视半晌,便回了跨院安心等着。
        天光渐暮,北风愈紧,屋内已点了围炉。这一年北方有旱,腊月里又薨了个老太妃,宫中遂下了旨意,凡事俭省。如今虽是除夕,坊间连放爆竹的也少过往年,倒觉出清净。厨下有人将年饭端了过来,展昭道了谢,也不开食盒,只坐在桌畔执着卷书细读。
        直待到天色黑透,他忽地起身,将窗一推,那外面竟不知何时纷纷扬扬落起鹅毛大雪。院内梅树下,一白衣人正负手赏梅,听他推窗,回过身来,也不开口,只微微挑了眉梢,似笑非笑。
        锦毛鼠从不爽约,早先出门办差,约定百日即还,同来守岁。到果然不白等这一日。几月未见,这人轻功倒又有长进,这满地的芝麻秸,也未曾听见他踏在上面发出声来。展昭眉眼微弯,返身掀开了食盒。
        人随瑞雪归,共饮辞旧岁,这时光恁地安稳。


        IP属地:上海6楼2014-02-03 00:35
        收起回复
          城管写的画面还是挺强的,我这里鸡蛋里挑点骨头。
          1,首句中“才渐渐止住”不妥。才、渐渐有还在进行的味道,而“止住”是已经结束的静止状态,合用意思不妥。
          (前面还有一点,飘飘洒洒,我觉得是形容词词性,后面不能接了。姐姐说形容词副词做动词用也是可以的……)
          2,“第二日晨起便看到了满院的银装素裹”句,缺少主语。如果以“看”为宾语的话,那么整句话都缺少主语。
          3,“枯枝”句前面逗号应改为句号。前句叙述内容已经结束,从此句开始应为对冬日雪后景色的具体描写。
          4,“枯枝败叶”中“败叶”应删去。败叶:干枯凋落的叶子。
          5,“待到天色暗下来”建议改为“待到傍晚”。天色暗下来给人的感觉和后文叙述的景色稍有不符。
          6,“天边红彤彤的落日”,“天边”多余。
          7,首段自“展昭”句开始应另起一段。
          8,“朦胧了眼前的景色”后面的都好应改为句号。
          9,开门的动静惊动了屋檐上的积雪,簌簌的落下来。此句主语不明确。前半句主语为“动静”,但“动静”不能落下来。落下来的是积雪。建议改为:屋檐上的积雪被开门的动静惊动,簌簌地落下来。(捉虫:簌簌地)
          10,说起来后面应有停顿。
          11,便,放在这里有点怪怪的……改成“就”怎么样?
          12,捉虫:急吼吼地。赶回家后面加“了”。
          13,如煮攻所说,之一去掉。
          14,“大嫂”句后都好改为句号。
          15,“金华”句逻辑不成立。大嫂对五爷好,和祭祖木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16,所以“再怎么”句位置可以调整至“捆龙索”句后面。
          17“三天”后句号改为问号。
          18,“展昭”开始另起一自然段。
          19,“除夕”句中“也”多余,删掉。
          20,“只留下几个没家室的看看门”,“看看门”感情色彩比较……轻佻,望斟酌。
          21,由于前面说了“只留下”,给读者感觉是气氛比较冷清,那么和后面的“热闹”就冲突了。
          22,“自己”多余,删掉。
          23,“一个人对景越显凄凉”语意不明。
          24,靴子踩在积雪上“咯吱咯吱”作响,后面应配上相应的视觉描写,可以是“留下什么什么的脚印”,也可以是别的。后面直接接展大人除了衙门,有点感觉画面和声音对不上。且,前半句的主语是靴子,后面的画面就应该是靴子怎么样,而不是展大人怎么样。不过这句应该是个很出彩的描写,补充完整了很有纪录片的感觉。
          25,“过了朱雀门外”句,“外”删掉。朱雀门可以过,朱雀门外不能过,只能路过。
          26,“巷子”后面逗号改为句号。
          27,“飞扬跋扈的白府”少修饰,应为“牌匾上飞扬跋扈的白府二字”或者别的。
          28,“飞扬跋扈”请斟酌。
          29,“抬手”句中缺少主语。
          30,抬手扣了扣门,白福便迎了出来,说是大家都等着,展昭一愣,暗道白老五还约了什么人?(捉虫:叩门)
          这句我有点傻傻分不清,展昭前面应该换成句号。但前面的貌似应该再加点东西才通顺。
          31,“穿堂入室”句,少主语……
          32,“热热闹闹的一屋”句可以划到前面也可以划到后面句子里。如果和前面的句子放一起,“一屋”应该删掉,同时在“见展昭”前面加主语。如果放在后面,后面的都好删掉。
          33,“打招呼”后面逗号改为句号。
          建议城管注意一下段落划分和句子成分……
          @三千城管平冲霄
          我我我说的有点多,你不要生气啊,不要不和我玩啊!


          7楼2014-02-03 01:02
          收起回复
            1,“出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前一句写展昭的情况,意思已经明确,后面写展昭对雪的印象。
            2,“住在开封”后面应为句号。
            3,“成为”前面可以加个副词比如……很快之类的……稍微衔接一下。
            4,“摄影师”后面改为句号。
            5,因为他喜欢拍摄雪景,所以给展昭看的也应该是雪景。给别人看的集合应包含在拥有的物品集合之内并小于这个集合,但作品比雪景大,所以不太合适。
            6,“展昭觉得”前面逗号改为句号。
            7,“却见”句,我理解的是展昭看到白玉堂时拍照这个动作已经结束了,他看到的应该是下一个动作。
            8,展昭是先看到白玉堂的名字,然后惊讶,然后表现出来是瞪大眼睛。那么“上面写着”句和“展昭诧异”句的顺序应该颠倒。而诧异之后,展昭应该有一个平静下来、接受和欣喜的心理变化,表情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这里建议加入一些表情描写。
            9捉虫:就是
            建议小雨注意一下标点,逗号和句号的用法。然后……有个问题冒昧的问一下……为什么展大人要次火锅呢……?房间里真的会准备火锅这种东西吗……?
            @曜櫻若愔
            顺说……故事进展似乎有点快。


            8楼2014-02-03 02:01
            收起回复
              1,建议描写天气的句子单独成段,突出背景。
              2,在“有两个小子”句前加一句交代展昭院里有棵梅树。
              3,红艳艳“的”。Ps我喜欢红梅。
              4,看花苞和戳土无逻辑关系,如果单纯的动作承接的话,可以加一点心理描写。看到花苞心情怎样,或者表情怎样,然后想到什么让他去戳土地。
              5,所幸(土)并未冻实。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他戳的是什么位置的土,这个土和梅树有什么位置关系。比如:拿剑鞘在树根旁戳了戳,所幸土地并未冻实。这个例子不太恰当,大概是这个意思。
              6,“展昭偱惯例往前院与包拯公孙策均问过了安”,往和过冲突。往表示尚未发生即将发生,过表示已经发生。“均”的位置建议放在“与”前面,或者删掉。
              7,等着,让人迷茫,前文并未交代展大人要等什么。
              8,端了过来,改为送了过来。个人觉得短距离内用端比较合适,厨下里展大人的屋子应该不近,所以用送。
              9,“这满地的芝麻秸”少一个动词,应该是……踏过?
              10,也未曾改为竟未曾。“听见他踏在上面”
              11,“食盒”句后面可以加一些对年夜饭的描述,比如,还蒸着腾腾热气……(本来想说,还热乎着呢,想想有点不对劲=-=)
              12,旧岁后面句号。
              13,这时光句单独成段,起强调作用,意蕴绵长。
              @迷路的猪猫


              9楼2014-02-03 02:36
              收起回复
                我也来作了个死……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这玩意太特么难写了。600字也不够说啥的呀OTZ
                岁末难得休假,展昭却没回家。
                灶王节开始的那场雪直下到除夕才停。展昭推开窗,屋外初霁的蓝天格外清冷,院里的石桌和矮树都披上了银色的伪装。远处忽然响起的爆竹声给肃静的清晨添了一点喜色。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宿雪清凉的气息好像是过年的味道。
                白玉堂回家省亲未归,前些时派人传信,说除夕前准能赶回与他一同守岁。可眼下到了这个时候……
                一阵冷风吹过,细碎的雪掠过展昭的脸颊,带着几许寒意。他忙关上窗,定定心神考虑置办过年所需之物。往年这些事从不需他插手,两个人过年,白玉堂自会将一切准备妥善。今年只他一人在京,展昭难免失落。可一个人的年也是年,也得过。
                前日晚间,相爷已着人送来了对子。展昭看过后恭恭敬敬铺在桌面上,只等除夕傍晚贴上楹柱。年夜饭向来由府衙包办,也无需他劳心。这样想来,似乎只少了一坛屠苏酒。
                这时节,商铺大多关了门。展昭提着酒坛子回到居所时已近黄昏。
                他走到院外,听里面有破空之声,不禁吃惊,心下又多了几分欣喜。一进院果然见熟悉的白衣人在庭中踏雪舞剑,他不由站下,面带怡悦。
                白玉堂察觉到展昭回来,剑尖一挑,掘起地上的雪块朝门口打去。
                展昭躲闪不及,忙用衣袖遮挡。雪块砸在身上并不疼,随之而来的细屑扑在面上也让人觉得意外清爽。他抖抖衣袖,再看时白玉堂已收了剑,乐呵呵地站在他面前。
                堂屋的楹柱上已工工整整地贴上了对联,廊檐下也挂上了两盏红灯笼。屋里烛光闪烁,映得窗花好似活了一般。


                11楼2014-02-03 11:44
                收起回复
                  一冬不曾落雪,这日自晨起天色便阴沉得紧,叫人不禁生出丝期盼。
                  有两个小子忙着在府中各处张贴春联,展昭见了,取了张红纸,亲自研墨写了个“福”字,贴在自己跨院内那株梅树上。
                  那树是白玉堂供职开封那年亲手植的,过了这四五年,已生得枝条扶疏,挺拔劲秀。这时节正含了一树红艳艳的骨朵,煞是好看。
                  展昭对着那满树花苞静静瞧了片刻,忆起年初在树下埋的两坛子酒,便拿剑鞘在树根处土地上戳了戳,所幸并未冻实。否则挖酒艰难,那白耗子少不得又要抱怨连声,借故躲懒,只袖手等着吃喝现成。
                  今日并无公务,展昭到前院与包拯公孙策问过安,便回到房内独自烹茶,不再出门。
                  天光渐暮,北风愈紧,屋内点了围炉。这一年北方有旱,腊月里又薨了个老太妃,宫中遂下了旨意,凡事俭省。如今虽是除夕,坊间连放爆竹的也零零落落,倒觉出清净。厨下有人将年饭送了过来,展昭道了谢,也不开食盒,只在桌畔兀自品茶闲坐。
                  直待到天色黑透,他起身推窗,外面不知何时已纷纷扬扬飘起鹅毛大雪。院内梅树下,一白衣人正负手赏梅,听见动静,回过身来,也不开口,只微微挑了眉梢,似笑非笑。
                  锦毛鼠从不爽约,早先出门办差,约定百日必还,同来守岁。果然未教人白等这一日。几月不见,这人轻功倒又有长进,这府中撒着满地的芝麻秸,他踏着竟未曾发出声来。展昭眉眼微弯,返身掀开食盒,饭菜仍热,袅袅飘香。
                  人随瑞雪归,共饮辞旧岁,这时光恁地安稳。
                  且幸甚,有君同度。
                  @点鼓升堂 @三千城管平冲霄 @曜櫻若愔 @苏晓山青
                  大家帮看看,是不是比第一个版本稍好些。主要是两点,第一就是老点说看见小子贴春联前面加一句展昭院子里有梅树,我想了半天想不好这句话怎么交代,所以暂时还没加。只在后面说了句是在在他“自己跨院”,另外就是最后 一句,是不是反而显得多余了,不加最后七个字更好吧?主要是老点和苏晓的两种意见我想了想,觉得都有道理。啊,好纠结。


                  IP属地:上海12楼2014-02-03 14:19
                  收起回复
                    除夕那日落了雪,薄雪落到地上,旅人往来践踏,道路泥泞难行。
                    路边驿站简陋,眼见天色晚了,白玉堂便下马走过去,裹挟着一身风雪推门而入。驿站内已有几人围坐在火塘边取暖说话,看衣着样貌倒有大半是练家子。众人见白玉堂进来,抬头看了一眼就不再理会。白玉堂跟掌柜要了酒菜饭食,又叮嘱了店家照料他的马就寻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得了白五爷打赏的店家上菜自然快得很,不多会儿就上全了。这黄茅野店也无甚可讲究的,白玉堂一边吃饭一边听火塘边的汉子们说些江湖传闻。不期然地,他们就谈到了展昭,说起了鼠猫名号之争。白玉堂回想当时光景不免唏嘘,那猫真是至情至性之人,除了他再不会有人愿做这等受尽江湖人唾骂的事。不过,五爷会陪着他的。
                    白玉堂正想着火塘边却起了争执,那边除了练家子还有好几个误了归家行程的普通百姓。江湖人自然将展昭骂得极难听,那些普通百姓却不依,更不用说偏就这么巧,里面还有展昭曾为之奔波,帮他洗刷了冤屈的人在。
                    白玉堂举杯饮酒,掩去唇边一抹笑意:任你如何骂他,那猫求的不过是百姓安康。若是那猫听得这几个百姓之言,这些个故作清高的江湖人再怎么诋毁,那猫都能笑出来。白玉堂冷眼瞧着,见店里的掌柜也恼了,抢过那些江湖客的酒,作势要赶他们出去,说是不准他们说展大人的不是。
                    这下白玉堂是真的毫不隐藏地笑了出来。冲着那些江湖人冷笑一声,几颗飞蝗石出手打他们的额头。而后便推门出去,寒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白玉堂心里念了一句:猫儿,等爷。


                    IP属地:江苏13楼2014-02-03 15:43
                    收起回复
                      好热闹!我也来交作业,懒人一个很少动笔,这算是我的第一篇鼠猫呃……片段,手生求指教。
                      PS:写了才体会到删字的痛苦,590,差点就超了。
                      接连三日的大雪,堆出一地银白。
                      瑞雪兆丰年,倒是为这年节更添了几分喜庆。
                      展昭呼出一口白气,看看全黑下来的天色,约莫已是近了戌时。节下事忙,宫中驱傩、领岁赐、送节物、轮值,大小事不断,直到此刻方得了闲暇,来赴这守岁之约。
                      那人今日倒是无需轮值,是以一早便回了院中清点兄嫂遣人千里迢迢送来的节礼。说起来,那人倒是头一遭在这开封城过年节。
                      石路上的积雪早已被清扫干净,展昭遣退引路的小厮,熟门熟路地穿过二门,进了东跨院。
                      暖黄的光从屋中纸窗透出,映着小院梨树枝丫上细白的积雪,让人没来由地便觉着静谧与安心。
                      梨树下此时正站了一人,那人背对着门口,披了件连帽的裘边云锦斗篷,正是白玉堂日常的穿着。
                      听到脚步声响,白玉堂却依旧静立,不言不动。展昭心下略疑,走近前去,抬手拍上那人肩膀,正欲开口呼唤,忽感手下有异,便闭了口,径直转至那人面前。
                      定睛一看,展昭顿时哭笑不得--看来即便做了护卫,这人依旧不改少年心性。这哪里是白玉堂,分明是一个雪做的人!
                      暗色中无法分辨,也不知白玉堂用了何种材料,这雪人倒是被他做的惟妙惟肖。细看之下,雪人的怀中,还抱着一只雪猫,那猫趴在雪人的左臂上,睡的憨态可掬。雪人的右手,擎着一幅绢,展昭展开来看,只见上面洋洋洒洒,录着十个大字:“莫道饮无趣 岁除待醉猫”
                      ……这耗子!展昭忍不住便微扬了唇角。此时忽听一声轻响,展昭转头看去,明亮的光晕里,那人正靠在门边,望着他笑得灿烂。


                      14楼2014-02-03 15:43
                      收起回复
                        往年除夕,展昭或是在开封府和诸人同聚,或是被白玉堂邀回陷空岛。
                        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法赴白玉堂的约,只因一个月前牢中要犯走失,他只得前去追捕,这一去,就花了大半月时间,怕是赶不上了。
                        茫茫雪山中,展昭小心翼翼地拣着雪少的地方走着,一边留心犯人的踪迹。
                        那犯人出生在这附近的山村里,对这一带地形颇为熟悉,追捕他难度极大,这也正是展昭不要王朝他们相帮的缘由,他不希望他们不明不白折在此处。
                        展昭呼出一口白气,整了整身上的白色长衣,他出来前没多带衣服,就带了这么一件厚的衣服,那还是半年前白家店铺为他和白玉堂一人一件定做的,白玉堂是白色的,他则是与官服一般的红色,只是,无论是红色还是惯常的蓝色在雪地里都太过显眼,他只得拿了白玉堂的衣服去。
                        只不过,依了他的性子,怕是不会再把这件长衣要回来了吧。展昭看着下摆处沾上的雪水,眉头微皱。
                        花了好几天才把要犯抓回来,展昭只觉浑身都松快了些,他站在当地县衙的院子里,一边放出传信的信鸽,一边看着衙差忙忙碌碌挂红灯笼。
                        今日,正是除夕呢。
                        就在这时,一枚石子夹着疾风从他耳旁擦过,落在地上,啪的一声。
                        展昭抬头,白玉堂站在墙头,身着与官服无二的红色长衣,笑得恣意张狂。


                        15楼2014-02-03 16:36
                        收起回复
                          一冬不曾落雪,这日自晨起天色便阴沉得紧,叫人不禁生出丝期盼。
                          今日除夕,并无公务。展昭到前院与包拯公孙策问过安,便回到自己房内烹茶,不再出门。
                          有两个小厮忙着在府中各处张贴春联,轮及展昭这院时,他在小厮手里挑了张洁净红纸,亲手写了个“福”字,贴在院内梅树上。
                          这树是白玉堂供职开封那年亲手植的,过了这四五年,已生得枝条扶疏,挺拔劲秀。这时节正含了一树红艳艳的骨朵,煞是好看。
                          展昭对着满树花苞静静瞧了片刻,忆起年初在树下埋的两坛子酒,便拿剑鞘在树根处土地上戳了戳,所幸并未冻实。否则挖酒艰难,那白耗子少不得又要抱怨连声,借故躲懒,只袖手等着吃喝现成。
                          天光渐暮,北风愈紧,屋内点了围炉。这一年北方有旱,腊月里又薨了个老太妃,宫中遂下了旨意,凡事俭省。如今虽是除夕,坊间连放爆竹的也零零落落,倒觉出清净。厨下有人将年饭送了过来,展昭道了谢,也不开食盒,只在桌畔兀自品茶闲坐。
                          直待到天色黑透,他正欲再斟杯茶,忽然心内一动,起身推窗。外面不知何时已纷纷扬扬飘起鹅毛大雪,梅树下,一白衣人正负手赏梅,听见动静,回过身来,也不开口,只微微挑了眉梢,似笑非笑。
                          锦毛鼠从不爽约,早先出门办差,约定百日必还,同来守岁。果然未教人白等这一日。几月不见,这人轻功倒又有长进,这院里撒着满地的芝麻秸,他踏着竟未曾发出声来。展昭眉眼微弯,返身掀开食盒,饭菜仍热,袅袅飘香。
                          人随瑞雪归,共饮辞旧岁,这时光,恁地安稳。
                          ——————————————————————————
                          第三稿,主要是把向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问安那句提到前面了些,最后一句其实我也很喜欢,不过苏苏说的有道理。又删掉了,留着以后放别的文里用好了orz。自己读了太多次反而有点不知道怎么才最好,这一稿和第二稿比那个合适点?众位大神帮着瞧瞧。
                          @少年一笑逐春风 @三千城管平冲霄 @点鼓升堂 @苏晓山青 @衿佩lindsay


                          IP属地:上海17楼2014-02-03 19:28
                          收起回复
                            一冬不曾落雪,这日自晨起天色便阴沉得紧,叫人不禁生出丝期盼。
                            今日除夕,并无公务。展昭到前院与包拯公孙策问过安,便回到自己房内烹茶,不再出门。
                            有两个小子忙着在府里各处张贴春联,展昭见他们来到这院,也起了兴致,取了张洁净红纸,亲手写了个“福”字,贴在院内梅树上。
                            这树是白玉堂供职开封那年亲手植的,过了这四五年,已生得枝条扶疏,挺拔劲秀。这时节正含了一树红艳艳的骨朵,煞是好看。
                            展昭对着满树花苞静静瞧了片刻,忆起年初在树下埋的两坛子酒,便拿剑鞘在树根处土地上戳了戳,所幸并未冻实。否则挖酒艰难,那白耗子少不得又要抱怨连声,借故躲懒,只袖手等着吃喝现成。
                            天光渐暮,北风愈紧,屋内点了围炉。这一年北方有旱,腊月里又薨了个老太妃,宫中遂下了旨意,凡事俭省。如今虽是除夕,坊间连放爆竹的也零零落落,倒觉出清净。厨下有人将年饭送了过来,展昭道了谢,也不开食盒,只在桌畔兀自品茶闲坐。
                            直待到天色黑透,他正欲再斟杯茶,忽然心内一动,起身推窗。外面不知何时已纷纷扬扬飘起鹅毛大雪,梅树下,一白衣人正负手赏梅,听见动静,回过身来,也不开口,只微微挑了眉梢,似笑非笑。
                            锦毛鼠从不爽约,早先出门办差,约定百日必还,同来守岁。果然未教人白等这一日。几月不见,这人轻功倒又有长进,这院里撒着满地的芝麻秸,他踏着竟未曾发出声来。展昭眉眼微弯,返身掀开食盒,饭菜仍热,袅袅飘香。
                            人随瑞雪归,共饮辞旧岁,这时光,恁地安稳。
                            @少年一笑逐春风 于是就春联那句改了改,看看这样是不是好些?


                            IP属地:上海18楼2014-02-03 21:50
                            回复
                              新出炉的作死版本,顶锅盖蹲。
                              =================================================================
                                除夕夜雪,朔风凛冽,冰封千里。白玉堂行于途,暮色四合,乌金没于山,见野店于道,遂叩门而入,风雪随之。
                                店内置一火塘,旅者七八人合围而坐,饮酒笑谈,意兴甚浓。观其形貌,武者有三。白玉堂与店主言所需吃食,嘱其喂马,寻处端坐,未几,酒菜至,其色也黯,其味也淡,食之鸡肋。
                                旁有人笑谈江湖轶事,以讹传讹者十之七八,白玉堂听而乐甚。忽闻其言及展昭御猫之封,鼠猫名号之争,神思不属。恍然当初,言念君子,风度翩然。其入仕途,辱骂者不知凡几,于其身也,则不萦于怀,其所念者,唯百姓耳。
                                时人不知其高洁而辱之,或嫉其青云而辱之,白玉堂闻而笑,其人如展昭者,自当与归。武者言出无状,旁布衣怒而相对,针尖麦芒,争执甚剧。布衣之一人,昔年蒙冤,得展昭奔走劳形,护其平安,还之清白,感激甚深,其为怒也,实为之最。白玉堂饮酒而慰:得此百姓感念,开封一猫当无憾矣。
                                倏忽店主亦怒,夺武者之酒,欲哄其出。白玉堂长笑而立,莹莹白石曰飞蝗,激射而出,奔武者额而去,白影飒飒,痛呼不止。
                                推门而出,雪色愈浓,风声愈紧,马蹄声碎,人影渺渺。
                                猫儿,待吾归去同度新春。


                              IP属地:江苏19楼2014-02-03 2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