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来,来拼酒。”
这叫蒋琬怎么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莫非眼睛也欺骗了他?分明看到诸葛亮笑吟吟提了酒壶来,径直坐在他对面。
“伯约方才来我这里坐了坐,说是今冬粮秣……”
诸葛亮摇摇手打断他,可蒋琬还在继续:“丞相不是说来春便要大举……”
“真啰嗦。”话虽这样说,眉目之间满是轻悦,叫蒋琬看着竟有点发怔。照说诸葛亮年逾五旬,传言近来脾虚得厉害,吃进去的饭食倒有一半要吐出来,又不肯食药,就连夫人去劝,也不过嬉皮笑脸一句:“碑上已刻了你名。”怎么这会儿看上去,倒像个没事人。
“丞相……”
“是极好的秋白露,不宜错过节令。”
他将酒倾入杯中,递与蒋琬,醇香流溢,使这个午后平白多了些慵懒。
“医官答应丞相饮酒了吗?”他不放心。
“便事事依从,也活不到百年。”他大喇喇的,不似寻常模样。
“丞相一身,负社稷之(重)……”蒋琬还要劝,诸葛亮却脸色一沉:“公琰太不解风情,你不陪我,我便找不到第二人陪酒了吗?”这话已有些份量,蒋琬只得掣杯,向他敬了敬,勉力坚持:“至多三杯,不然夫人也要怪我。”
难怪女孩子们都挡不住诸葛亮的一笑,倏忽蒋琬恍神了,眼前男子阳光般暖意的微笑,使他心生眷眷,终此一生,便不建立殊勋,能这么平静、惬意地听任流光似水,也是大幸运吧。
“好好好,我三杯,你尽兴。”诸葛亮莞尔,“公琰是能酒之人哩。”
这便喝开了,三杯之后,诸葛亮换酒为茶,蒋琬却无独斟之感,仿佛对方盏中清冽的茶水,亦在袅袅酒香,令人陶然欲醉。
“怎么会喜欢喝酒呢?”
被这么一问,蒋琬挠挠头:“也没有啦……”
“唷、唷……”诸葛亮倒醉了似的点着他鼻头道,“险些断送在这酒上,还说没有!”
“呃……多谢丞相救命之恩。”只得硬着头皮道。确然,治政广都时因沉溺这杯中物,荒废政事,连先主巡视时也醉到无法迎接,更别说应对咨询了,更兼法正哼哼唧唧地咬耳朵,素来宽宏的刘备竟下令将他明正典刑。“呃,请等一等。”幸得诸葛亮及时赶到,法场之上,兜头一盆凉水浇下,紧接着噼里啪啦几个耳光掴上,将先主也看得目瞪口呆。此时想起,兴是酒力之故,蒋琬竟觉脸上火辣辣的,不由将杯暂放。
“不打紧。”诸葛亮看透他心思,把酒杯往蒋琬面前移了移,“疼吗?”
“好像……有点。”
“噗嗤……醉那么厉害还知疼吗?”
“知道疼才醒了哈。”
“也有道理喔。”诸葛亮哈哈大笑。彼时他握住蒋琬湿漉漉的头发将他的脸揪起来向着刘备,是这样劝的:“主公,广都长很年轻哩。”
“孔明又在多管闲事。”法正撇撇嘴。
“何况还这么……”诸葛亮笑笑的,“漂亮。”
这一次,轮到刘备大笑了。
“真的漂亮吗?”一面笑一面问。
“少有的美男子!”诸葛亮很笃定地说。
就这样保住了一条命,那以后再不敢喝酒,蒋琬记得这是他答应过诸葛亮的,可今时竟被邀同饮,这令蒋琬对往事,多了几分不确信。
“元直也是海量,他说酒的妙趣,是像我这样不善饮之人,断然体会不到的。”诸葛亮轻叩案面,似能看到远方故友得意的脸,“公琰,你呢?说说看。”
酒气在胸中翻滚,像滚动着金灿灿的麦浪,蒋琬眼中,诸葛亮摇晃晃分作了两个、不……是三个,刚认识时的军师中郎将,那个更慎密、更稳健的军师将军,奇的是当了丞相之后,男子的为人处事,竟平白多了谐趣,好像无伤大雅的马虎事也多了,隔三差五便要对属吏们拍着脑袋道:啊,我竟不曾想到!或是:呃,是、是我错。就连博弈,十之八九也要落败。但为什么,就是这么个人,却比军师将军、中郎将更叫人安心呢?三个诸葛亮都笑笑地望着他,缓缓又合做一人。
“喝高了,平常想不到的,都会记起来,不想见的人,也都在身旁走动了,想都不敢想的事,也触手可及似的……”
他说到这里时诸葛亮插了一句:“我若醉了,会怎样呢?”
“兴许身在长安。”冷不丁脱口道,说出来又深自懊恼。蒋琬想:怎可当着丞相的面这么说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绝不是醉后的胡言。
诸葛亮却不以为忤,莞尔说:“说不定在隆中。”
要说醉,他也是醉过一次的,那一年,上半年还是章武,下半年便做建兴,大抵便是年号交替之时,他违禁地酩酊,醉了并不曾笑、亦不曾哭,不过怔怔坐着,往事似真似幻从眼面前闪电般飞过,漩涡般停留,数不清的人与他或高声、或低语,但一句话都听不真,他说走呀走呀我们同去,他们却将他用力地、远远地推开,连陛下——唔,陛下,也是一副冷冷的神色,嘴唇动着,他看不分明他想告诉什么……唉,谁说不是伤心的际遇?次日缓过神,更是头疼欲裂,但疼过之后,人却像落尽残叶的树木,得到一个清新的生。
那之后,该做的,一定去做;不该做的,一定不做;可做可不做的,能做便做了;不但做好自己,就连他人份内之事,若有闲暇,亦会过问,若不满意,也都顺手给做得妥妥的。眨眼便十一年了。
“孔明可快活么?”想来也只有妻子能这么直率地发问。蒋琬之流,便心存疑惑,亦闷在舌下。
而今,诸葛亮坦率地对大舌头的蒋琬笑道:“要说快活,也谈不上;但并没有什么不快活——公琰,这种日子,你可觉委屈吗?”
“我……我,我是替丞相……委、委屈……的。”他半个身体趴在案头,“连、连一醉……都、都不可……得。”
“唔,连这个,都不可得。”
诸葛亮站起身,蒋琬想随他起身时,却软绵绵跌坐在地。
“对不住,公琰。”他低声说。
“哈……?”
“真真对你不住。”伴随着这诚挚歉意的,是诸葛亮揉了揉他的头,好像蒋琬还是个小孩子。蒋琬仰面,暮色渐侵,夕阳在丞相的袍服上绣着金线,迷迷糊糊的,像是听到诸葛亮在说:“只有这一次了……我能与你的醉,仅止于此。”
“以后呢?”
“以后就没有了。”
“哦……没有……”
“唔,没有快活或者不快活,委屈也只好委屈着了。”
“这些话,他真的说过吗?”
十个月后,诸葛亮死讯传来,朝野震怖、人心惶惶,其时,继位的蒋琬面上既无喜色、亦无戚容,心里却在这么想着。
“来,来拼酒。”
这叫蒋琬怎么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莫非眼睛也欺骗了他?分明看到诸葛亮笑吟吟提了酒壶来,径直坐在他对面。
“伯约方才来我这里坐了坐,说是今冬粮秣……”
诸葛亮摇摇手打断他,可蒋琬还在继续:“丞相不是说来春便要大举……”
“真啰嗦。”话虽这样说,眉目之间满是轻悦,叫蒋琬看着竟有点发怔。照说诸葛亮年逾五旬,传言近来脾虚得厉害,吃进去的饭食倒有一半要吐出来,又不肯食药,就连夫人去劝,也不过嬉皮笑脸一句:“碑上已刻了你名。”怎么这会儿看上去,倒像个没事人。
“丞相……”
“是极好的秋白露,不宜错过节令。”
他将酒倾入杯中,递与蒋琬,醇香流溢,使这个午后平白多了些慵懒。
“医官答应丞相饮酒了吗?”他不放心。
“便事事依从,也活不到百年。”他大喇喇的,不似寻常模样。
“丞相一身,负社稷之(重)……”蒋琬还要劝,诸葛亮却脸色一沉:“公琰太不解风情,你不陪我,我便找不到第二人陪酒了吗?”这话已有些份量,蒋琬只得掣杯,向他敬了敬,勉力坚持:“至多三杯,不然夫人也要怪我。”
难怪女孩子们都挡不住诸葛亮的一笑,倏忽蒋琬恍神了,眼前男子阳光般暖意的微笑,使他心生眷眷,终此一生,便不建立殊勋,能这么平静、惬意地听任流光似水,也是大幸运吧。
“好好好,我三杯,你尽兴。”诸葛亮莞尔,“公琰是能酒之人哩。”
这便喝开了,三杯之后,诸葛亮换酒为茶,蒋琬却无独斟之感,仿佛对方盏中清冽的茶水,亦在袅袅酒香,令人陶然欲醉。
“怎么会喜欢喝酒呢?”
被这么一问,蒋琬挠挠头:“也没有啦……”
“唷、唷……”诸葛亮倒醉了似的点着他鼻头道,“险些断送在这酒上,还说没有!”
“呃……多谢丞相救命之恩。”只得硬着头皮道。确然,治政广都时因沉溺这杯中物,荒废政事,连先主巡视时也醉到无法迎接,更别说应对咨询了,更兼法正哼哼唧唧地咬耳朵,素来宽宏的刘备竟下令将他明正典刑。“呃,请等一等。”幸得诸葛亮及时赶到,法场之上,兜头一盆凉水浇下,紧接着噼里啪啦几个耳光掴上,将先主也看得目瞪口呆。此时想起,兴是酒力之故,蒋琬竟觉脸上火辣辣的,不由将杯暂放。
“不打紧。”诸葛亮看透他心思,把酒杯往蒋琬面前移了移,“疼吗?”
“好像……有点。”
“噗嗤……醉那么厉害还知疼吗?”
“知道疼才醒了哈。”
“也有道理喔。”诸葛亮哈哈大笑。彼时他握住蒋琬湿漉漉的头发将他的脸揪起来向着刘备,是这样劝的:“主公,广都长很年轻哩。”
“孔明又在多管闲事。”法正撇撇嘴。
“何况还这么……”诸葛亮笑笑的,“漂亮。”
这一次,轮到刘备大笑了。
“真的漂亮吗?”一面笑一面问。
“少有的美男子!”诸葛亮很笃定地说。
就这样保住了一条命,那以后再不敢喝酒,蒋琬记得这是他答应过诸葛亮的,可今时竟被邀同饮,这令蒋琬对往事,多了几分不确信。
“元直也是海量,他说酒的妙趣,是像我这样不善饮之人,断然体会不到的。”诸葛亮轻叩案面,似能看到远方故友得意的脸,“公琰,你呢?说说看。”
酒气在胸中翻滚,像滚动着金灿灿的麦浪,蒋琬眼中,诸葛亮摇晃晃分作了两个、不……是三个,刚认识时的军师中郎将,那个更慎密、更稳健的军师将军,奇的是当了丞相之后,男子的为人处事,竟平白多了谐趣,好像无伤大雅的马虎事也多了,隔三差五便要对属吏们拍着脑袋道:啊,我竟不曾想到!或是:呃,是、是我错。就连博弈,十之八九也要落败。但为什么,就是这么个人,却比军师将军、中郎将更叫人安心呢?三个诸葛亮都笑笑地望着他,缓缓又合做一人。
“喝高了,平常想不到的,都会记起来,不想见的人,也都在身旁走动了,想都不敢想的事,也触手可及似的……”
他说到这里时诸葛亮插了一句:“我若醉了,会怎样呢?”
“兴许身在长安。”冷不丁脱口道,说出来又深自懊恼。蒋琬想:怎可当着丞相的面这么说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绝不是醉后的胡言。
诸葛亮却不以为忤,莞尔说:“说不定在隆中。”
要说醉,他也是醉过一次的,那一年,上半年还是章武,下半年便做建兴,大抵便是年号交替之时,他违禁地酩酊,醉了并不曾笑、亦不曾哭,不过怔怔坐着,往事似真似幻从眼面前闪电般飞过,漩涡般停留,数不清的人与他或高声、或低语,但一句话都听不真,他说走呀走呀我们同去,他们却将他用力地、远远地推开,连陛下——唔,陛下,也是一副冷冷的神色,嘴唇动着,他看不分明他想告诉什么……唉,谁说不是伤心的际遇?次日缓过神,更是头疼欲裂,但疼过之后,人却像落尽残叶的树木,得到一个清新的生。
那之后,该做的,一定去做;不该做的,一定不做;可做可不做的,能做便做了;不但做好自己,就连他人份内之事,若有闲暇,亦会过问,若不满意,也都顺手给做得妥妥的。眨眼便十一年了。
“孔明可快活么?”想来也只有妻子能这么直率地发问。蒋琬之流,便心存疑惑,亦闷在舌下。
而今,诸葛亮坦率地对大舌头的蒋琬笑道:“要说快活,也谈不上;但并没有什么不快活——公琰,这种日子,你可觉委屈吗?”
“我……我,我是替丞相……委、委屈……的。”他半个身体趴在案头,“连、连一醉……都、都不可……得。”
“唔,连这个,都不可得。”
诸葛亮站起身,蒋琬想随他起身时,却软绵绵跌坐在地。
“对不住,公琰。”他低声说。
“哈……?”
“真真对你不住。”伴随着这诚挚歉意的,是诸葛亮揉了揉他的头,好像蒋琬还是个小孩子。蒋琬仰面,暮色渐侵,夕阳在丞相的袍服上绣着金线,迷迷糊糊的,像是听到诸葛亮在说:“只有这一次了……我能与你的醉,仅止于此。”
“以后呢?”
“以后就没有了。”
“哦……没有……”
“唔,没有快活或者不快活,委屈也只好委屈着了。”
“这些话,他真的说过吗?”
十个月后,诸葛亮死讯传来,朝野震怖、人心惶惶,其时,继位的蒋琬面上既无喜色、亦无戚容,心里却在这么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