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吧 关注:14,161贴子:71,844
  • 5回复贴,共1

致吧友生为初陌,答《中国是否会出现卡夫卡这样的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是否会出现卡夫卡这样的人物?》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736949490
到今天才回复楼主,实在感到抱歉。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静下心来回复,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于楼主的疑问我自己心中也并无现成的答案,不愿草率作答而辜负了楼主的信赖。
究竟中国会不会出现卡夫卡这样的人物,在我看来,首先要看你如何来定义“这样”是哪样子。例如:是作为一个作家的文学造诣与之相当?有类似的人生遭遇?在思想上与之相似?还是包括所有这些甚至更多方面?如果对于这一点自己心中没有较清晰的定义,就容易自己把自己给难住;如果在提问题的时候没有说明,旁人就难以理解,甚至会出现对问题的理解上的分歧。
这样说或许显得苛刻,但是我认为这极为重要:我们提问(不管是对自己提问还是对他人提问)的方式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对结论的判断。
从1楼看,楼主似乎关心的是中国是否会出现在思想上与卡夫卡相似的人物。但是显然楼主对“思想”本身也心存疑惑,所以我觉得要回答前面的问题,就先要回答“思想”是什么、以及思想如何存在的问题。
“思想”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如我般平庸之辈真的很难作出回答。所以我选择去查了下词典中对这个词的定义。我看到在线新华词典对“思想”有这样的解释:“1、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想法;念头:他早就有进大学深造的思想。 3、进行思维活动:昨天下午,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停止思想了。”——然而,新华词典的定义就能准确反映我们心中对“思想”的认识吗?不一定。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长久以来,我们对“思想”、“情感”、“爱”这类抽象词语形成认识的方式主要是什么?是字典吗?
这让我想起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从小失明、失聪,但她遇到了一位聪明的老师,她教海伦认识水的方式是先在海伦手上拼写水的单词,然后拉海伦的手伸到水龙头下,打开水龙头——海伦因此明白水是什么!
我觉得我们认识“思想”、“情感”、“爱”的方式与此类似,在我们的文化以及被这种文化所影响的人的引导下,以及我们的亲身体验下,相比“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更容易回答的是“什么是”的问题。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对“思想”作出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会逐渐知道哪些是属于“思想”的范畴。那么,什么是“思想”(注意,我把问题由“是什么”改成了“什么是”)?在我看来,狭义的“思想”,我们通常会把进化论、二元论、表现主义等一些著名的科学、哲学、文学或艺术成果包含进来;广义的“思想”,我们可能会把所有人凡属对自身、他人以及世界的认识都称之为“思想”。那么“思想”是如何存在的呢?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思想”须要依托某种形式(比如说话、文字或行为表现)才可能为其他人所知晓、才可能流传后世。所以如果你说思想早已存在,或者思想被人赋予形式,都不能算错。但是思想只是有一部分(早已经产生并通过某种形式流传了下来的那部分)早已存在,因为几乎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思想;而思想也存在没有被赋予任何形式而随着人的消亡而消失掉的一部分。
理清了这些思路后,让我们再回到关于卡夫卡的问题。
在我看来,卡夫卡的小说、日记、箴言都体现着卡夫卡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是有可能在中国人身上重现的;有可能重现的甚至还包括没有在卡夫卡的小说、日记、箴言里体现出来的思想。我的理由是:先人的思想是可以传承给后人的,而某些影响卡夫卡的一些思想的因素(人本身的、历史的)也是有可能重现的——但是我们必须给这种重现限定一个范围:一部分。也就是说,只可能在思想上有相似(或者说部分相同)的地方,但绝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因为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永远无法重复了。
(我既没有自信到以为对这些问题已经深思熟虑过的地步,又不认为自己已经言之凿凿、无须再作反思与进一步思考;因而还望有吧友批评指正,正好吧友 @生为初陌 也可作为参考。借此机会也希望卡夫卡吧多出现对问题的关注——思考的价值不应以问题的所谓“浅薄”或“深刻”来界定,探讨的价值更不能以“肯定”或“批评”来区分。)


IP属地:广东1楼2014-02-16 03:26回复
    是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出现一个完全一样的人基本不可能,但出现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笔都相似的作家是完全可能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2-16 07:59
    回复
      吧主不愧为吧主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2-16 12:48
      回复
        感谢吧主条分缕析的精准回答,但是似乎落下了中国是否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我对吧主回答我的后半部分非常满意,在此谢谢。
        希望得到完整答案。
        希望吧主对中国整个文学界乃至业余作家、知识分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期待这个声音。
        就目前吧主所知道的来说,再次谢谢。


        5楼2014-02-17 21:39
        回复
          很好笑的是人们不关心某个人而关心某个人的名字。


          6楼2014-03-01 22:07
          回复
            题目有问题,什么叫中国能不能出现卡夫卡似的人物?这是在否认文学的通约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3-11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