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哀叹他:行过刀山火海,死于愚蠢车祸。其实,这种事并不罕见,人在危机中,分外谨慎,而在安逸中放松戒备,祸事乘虚而入。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著名传记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开场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一位穿越战火的勇士回到故乡,死于一次摩托车事故,他的眼镜被弹上树梢,在空中晃晃悠悠……所以要“居安思危”。
附带一个新发现—是谁害死了马修?
不是演员胖丹要高飞,不是编剧法洛斯心狠,也不是剧中农车司机,而是“玛丽导致车祸”。
有两条思路。一条是本土面相说,她的颧骨较高,典型的克夫相。君不见,与她订婚的堂兄死于海难(没死也成烧饼),与之交媾的第一位男性暴毙在床?马修的命,够硬了,躲过了枪林弹雨、挺过了半身瘫痪、没染上西班牙流感,但终于没逃过车祸。
另一条思路是西方科幻型—“蝴蝶效应”。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此事的最初选择来自玛丽,当她身怀六甲时,全家收到苏格兰亲戚的邀请。为了母子安全,她有充分的理由在家安胎静养,马修也可以陪她,但她生性贪玩,执意要去;去了之后,不甘心坐观舞会,非要投入战斗,结果动了胎气,孩子提前叩门。幸亏及时乘车回来,送往医院,诞下麟儿。马修匆忙从狩猎场赶来……
试想如果玛丽不去苏格兰,那么随后的一切都将发生变化。马修将全程陪护,待产的煎熬能消耗掉点激情,得到消息后,不至于狂喜到不能自持……
编剧见怜,还是让他死前看到了儿子。若是死于赶去医院的路上,那就更加悲惨了。不,当时他未臻完美,还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