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吧 关注:6,594贴子:32,115











IP属地:河北1楼2014-03-14 20:57回复
    我离开是为了寻找宁静
    摆脱文明的影响。
    我只想创造简单,非常简单的艺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必须回归到未受污染的大自然中,
    只看野蛮的事物,
    像他们一样过日子,
    像小孩一般传达我心灵般的感受,
    使用唯一正确而真实的原始表达方式........


    IP属地:河北2楼2014-03-15 11:40
    回复

      <<死神在凝视》》1892
      亲爱的梅特
      这个月我很不愉快,我没有收到法国的一封信。你应该知道我不爱写信。我本打算一月份就坐邮船离开,但现在还要在此住上六个月。
      ..........
      我画了一副少女裸像。在那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丝不妥,气氛便会变得淫秽不雅。事实上是我要求她摆那种姿势,因为我对那种线条和动作感兴趣,首先我绘她一脸惊恐的神色,使得人们无法借裸体来攻击这整幅画的精神。照传统的习族,当地居民都畏惧死人的灵魂,一个年轻的女人独居暗室,应该是惊恐万状的。我为了用传统的文学手腕来表来这种恐惧的神韵,所以做了一下的安排:整个画面充满了昏暗,忧郁,可怕的气氛,就如葬钟敲响,全部深紫,深蓝,橘黄。我将床单染成黄绿色是因为他们的床单用树皮制成,他能制造人工的光线,我不愿有灯光那种鲜明的效果。我床单的黄,与房中的橘黄和深蓝,连城一种根音乐般柔和的协调。背景中的花,为了要求它看起来不像真是的花朵,我将他们画成闪闪的光。当地居民觉得夜间出现的鬼均是人死后的灵魂,他们相信这种传说而且敬畏异常。在一个单纯的女孩看来,这种死人灵魂变成的鬼,一定有与人相同的模样。所以我仅用一个很普通的女人来代表鬼。
      .....
      高更


      IP属地:河北4楼2014-03-16 19:34
      回复
         我们先研究高更各时期艺术风格演变过程(这也是王维新老师反复强调的)
        注:王维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中国美协水彩画粉画艺委会副主任
        -------马百齐
          第一阶段:1876-1880年(28-32岁)。在这期间,高更不断尝试新技巧,购买德加其印象派大师作品来研究和临摹,因此这期间的作品绘画方式深受印象派的影响,不过连续的笔触是他的新手法。他用强烈的色调去分离不同的颜色主调。这个阶段,高更并不是强调光线和气氛,而以柔和的方式来处理画面,并且适当地改变背景,强调郊外的主题,对捕捉色彩瞬间的变化特别着迷。  第二阶段:{(1880-1886年)32岁-38岁}高更十分鄙视“科学化”的印象派,印象主义倡导忠实自然的学说,尊重自然给人的任何印象,无须调整,修饰、重组画家感受,个人情感在自然面前没有地位。高更主张善用自然而非机械地模仿自然认为坚持主观感情在绘画中的表现为是艺术家的责任,绘画应该包含一切、文学、直观、超凡的手法与技巧,一个人的见识…..甚至音乐,都是绘画的一部分。高更认为绘画应该反映画家的个性,只要艺术家认可就可行,画家不应只是模范的感受者,他应该知道怎样重组自己的感受。并以最契合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些当然不是自然中现在就有的。(用心大胆,非写实性的表现 和装饰的简洁性甚为欣赏)。  第三阶段:(1887---1891年39岁---43岁)1887年在马提尼克的作品。色彩运用更加自由。大胆、尤其是对于色彩的应用,他擅长从红绿对比来表现热带植物。1888年,高更达到了创造性的独立绘画风格。尝试新的方法,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在风格上,高更已经与印象派彻底地分裂。大块平面的色彩自然地出现在画面上同,完全没有明度的差别,他用墨线勾勒色域和形体。这明显地借鉴了日本版画的风格,此时高更已不再考虑任何的技巧绘画理论,而是用笔表达内心的感爱,他的作品已开始涉及象征的意味。(德尼曾经写到:因为高更,我们了解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一种转换、一种变形,是知觉的一种激情表达,追求原始绘画的气质)。  第四阶段:(1891年---1903年43岁-------55岁)  本阶段,高更在塔希提岛找到了追求的感觉,情境和真正的“野蛮人”。他重点在于对色彩研究,塔希提时期的绘画代表了高更的艺术高度。探知高更对色彩的定义及应用的看法,从他信中就能窥见一二:“没错、暴力、主观的色彩可能出现在我的画中,它们的确存在,但有时在音乐中,音调的重复和单调的和谐都是刻意经营(理性存在,这就是王维新老师反复强调我要研究所在),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中便采用了这手法。(像文学一样比喻、拟人、夸张、绘画同样需要手法。从这点可看出王肇民和林凤眠均从中吸收了高更这个观念,换了一个说法去说便成了他们的通话录)。从现代绘画开始,色彩将扮演着音乐性的角色。色彩如同音乐,是一种震动,并有能力促进大自然中最寻常、最隐秘的事物,那就是他的内在力量。就我的感受而言,色彩本身是难以理解,而色彩的运用也不可能有逻辑性,每次使用色彩,并不是为了绘画,而是为了创造音乐般的感受。由此可见,高更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形式,手法趋成熟。重视表达出自己所见,所想以及心中的情感。由于高更的爱好。让高更作品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们不确定是否真正存在的世界高更自由的涂抹清晰地证实了我们内心的遐想。(行动性和冒险精神是优秀艺术家必须的气质)。
        概括一下:
        第一阶段:1876-1880年(28-32岁)。
        不是强调光线和气氛,而以柔和的方式来处理画面,并且适当地改变背景,强调郊外的主题,对捕捉色彩瞬间的变化特别着迷。
        第二阶段:{(1880-1886年)32岁-38岁}
        高更主张善用自然而非机械地模仿自然认为坚持主观感情在绘画中的表现为是艺术家的责任,绘画应该包含一切、文学、直观、超凡的手法与技巧,一个人的见识…..甚至音乐,都是绘画的一部分。高更认为绘画应该反映画家的个性,只要艺术家认可就可行,他应该知道怎样重组自己的感受。并以最契合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三阶段:
        (1887---1891年39岁---43岁)1887年在马提尼克的作品。色彩运用更加自由。大胆、尤其是对于色彩的应用,他擅长从红绿对比来表现热带植物。1888年,高更达到了创造性的独立绘画风格。高更已经与印象派彻底地分裂。大块平面的色彩自然地出现在画面上同,完全没有明度的差别,他用墨线勾勒色域和形体。这明显地借鉴了日本版画的风格。 此时高更已不再考虑任何的技巧绘画理论,而是用笔表达内心的感爱,他的作品已开始涉及象征的意味。
        第四阶段:
        (1891年---1903年43岁-------55岁)  本阶段,高更在塔希提岛找到了追求的感觉,情境和真正的“野蛮人”。他重点在于对色彩研究,塔希提时期的绘画代表了高更的艺术高度。


        IP属地:河北8楼2014-03-22 21:36
        回复
          暖~喜欢喜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4-05 16:11
          收起回复
            在我的作品中,‘野性取代了人性“,这是令人惊讶和困惑的根源,这也是我的作品独树一帜的原因。一个人的画作,正是其自身的写照,并且含有两种美:一种来自天生的灵性,一种来自后天的学问。两种美的结合与相互影响,自然给画面带来繁复的变化,那些艺术评论家应该下功夫去了解。现在,你就是以为艺术评论家。我并不想引导你,而是建议你打开你的眼睛去观查我想要说明的那些东西,尽管某种程度上他们有些神秘,拉斐尔的伟大科学没有使我迷惑,也丝毫不能阻止我去感觉,观察和理解的这种科学的基础,即爱美的本能。
            拉斐尔的科学是一种天生的美。其余的一切是他对这种美的修改。我们刚刚经历了由长期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对自然的研究所引起的艺术上的错误。艺术家已经葬失了野性,不在有本能———将其理解为想象力可能更易于接受,已经忘记如何去寻找他们不再有能力创造的美感。最终,他们就像乌合之众,一个人时就无法工作,像迷路一般感觉害怕。所以,独处对对他们是无用的,因为只有拥有勇气的人才能忍受孤独,独自创作。所有我从别人的那儿学到的知识都妨碍了我。因此,我可以说:没有人能教我任何事情。这是真的,我所知甚少。但是我更喜欢那个只属于我自己的一小部分。谁知道,连这么小的一部分还要被人剥削,我怎么能够成就伟大的事?需要几百年才能有这种事发生。


            IP属地:河北14楼2014-04-07 22:28
            回复
              过来顶顶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4-12 15:59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4-12 16:37
                收起回复
                  有时候,我以为自己疯了。在夜晚的床铺上,我越是辗转反侧的想,越觉得自己是对的。很久以来,哲学家一直思考着在我们看来是超自然的现象,但对于我们而言,它确实又是能被感知的“感觉”这个词是了解这一切的关键。拉斐尔和其他一些的艺术家,他们的感觉在思考之前已经系统化了,甚至在他们研究自然时也是如此,顾不至于破坏感觉,于是变成了艺术家。就我看来,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最高智慧的化身。他们获取最纤细的感觉,因此能完成大脑最隐秘的转化。
                  ......尽管色彩并不处于支配地位,但它们比线条仍然更有说服力,因此他们的力量最高于我们的目光。有的色条高贵,有的色调普通。和谐的色调令人镇静而宽慰,而有一些色调由于用色的大胆而令人激动....请看看塞尚吧,那种令人困惑的,那种东方式的,固有的神秘天性(他的脸像一张来自黎凡特的古代人的脸)他偏爱形式的奥秘,有着躺下就能做梦的那种人的沉着和静穆。他的色彩带有一种东方式的凝重;就像一个米迪人,整天站在山顶上阅读维吉尔,并仰望着天空。这使他的地平线也升高了,他的蓝色非常强烈,他的红色令人惊讶的震颤着 ....他的油画中的文学是意味深长,像一篇双重的寓言;他的背景勾画的就像真是的一样。简言之,当你看见一副塞尚的画作时,你会惊呼“太神奇了”
                  ....此时,我比以往更为艺术所折磨,尽管我不得不为钱操心,想谋点事做,可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对艺术的热城。你说如果我愿意,可以加入你的“独立者协会”要不要我告诉你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比如说,今天有一百个你那么明天就有两百个你。这些艺术商人三分之二是阴谋家;你看到不久前的热尔韦和其他一些人多么显赫一时。我们这些梦想者,疑惑者,能说些什么呢?今天新闻媒体把你捧上天,说不定下一年这些造假画者(因为到处都是拉斐尔)便往你身上泼脏水而他们自己则撇的一干二净。
                  自己而疯狂的工作吧;你会去的进步的,人们迟早会认识你的价值--如果你确有价值的话。最重要的是不要只故在画布上花功夫;(相反脱离画布—)一种宏大的感觉会立刻回到你身上。在这方面去浮想联翩,并寻找你能表达的最为简单的形式。
                  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中最稳固,最完美的形状。一个拉长的三角形是最典雅的。在抽象的真理中,不存在边界。在我的感觉里,往右边的线意味着上前,往左边的线意味着后退。右手是攻击性的,左手则是防御性的。一个长长的脖子显得很优美而垂在肩上的头则具有沉思的意味,一只鸭子的眼镜仰望着星空,表明在倾听。我知道我一直在告诉你傻话。你得朋友库尔图瓦比较理智可他的画及其恶劣。为什么垂柳的树枝表示哭泣呢?是因为下垂的线条表示哀伤吗?柏树为什么显得悲戚,是因为他种在坟场上的缘故吗?是因为色彩显示了悲哀。


                  IP属地:河北17楼2014-04-15 22:39
                  回复
                    ....我已经画了一幅文森特.梵高请我画的自画像。我相信他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完全无法理解--它多么抽象啊.前景是一个歹徒的头。一个让.瓦让,此人也是名声狼藉的印象派画家的化身,他总是受到这个世界的玩弄和束缚。这样的构思非常特殊,也极其抽象,眼镜,鼻子和嘴巴犹如波斯地毯上的花,这就使得人物象征性的一面人格化了,色彩月大自然相去甚远;正好可以联想到一个模糊的被烈火弄的变了形的陶器。所有的红色和紫色就像喷发出的烈火熊熊燃烧,象征着画家内心的冲突,以个黄色为背景的画面点缀着富有幻想性的花束。一个白璧无瑕的少女的卧室。这个印象派画家是纯真的,还没有被巴黎美术学院那坠落的亲吻所沾污。


                    IP属地:河北18楼2014-04-16 21:59
                    回复
                      虽然不懂,但楼主的认真还是非常值得佩服的。


                      19楼2014-04-20 18:14
                      收起回复
                        ....你向我谈到我可怕的神秘主义,你指的是什么呢?做一个坚定的印象派,那么你也不会惧怕任何东西。当然,这条很有吸引力的道路充满的荆棘,迄今为止我也只是开了个头。事实上,它属于我真正的天性,一个人总是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我知道,人们会越来越不理解我。即使我与他人疏远起来,又有何妨呢?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我是一个不可捉么的人。而少数人认为我是一个诗人,但迟早好名声会占上风的。
                        我不会在意这些东西;不管怎样,我将做出一流的东西--我知道这个,我们走着瞧吧。你很清楚,在艺术上我事实上往往是对的。请好好留意这一点;此刻,在艺术家中一股很强的风刮向了我这一边;我是在不经意间了解到这一点的。相信我,不管(提奥)梵高多么的喜欢我,他并不是只是为了我的漂亮长相而在南方供养我,那是因为他用荷兰人冷静的目光审视过那片土地,目的是想把事情办的尽善尽美...


                        IP属地:河北20楼2014-04-21 20:58
                        回复
                          ....应该仔细去地去看看日本的绘画;他们画的好极了,在他们的作品中,户外和阳光下的生活是没有阴影的...我将尽量刨开那些造成食物错觉的东西,因为阴影是错觉的假象,我仔细抛开它。
                          ....鉴于(提奥)梵高正在为我们铺路,我相信我们团体中的所有天才艺术家有可能摆脱困境;这意味着,你只要勇往直前的去干就行了。我向朱亚夫谈到了你,我认为你去非洲,会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并且对你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好处。
                          ....真好笑,文森特在这里看到多米耶式的绘画,可我正相反,看到了另外的一种调配了皮维和日本色彩绘画,这里的妇女有着优雅的发式和希腊式的古典美。他们的折叠披肩像原始人的那样,我要说简直是希腊女人的集体亮相。在街上行走的少女彼此相差不大,其外表都像是朱诺一样的圣女。


                          IP属地:河北21楼2014-04-27 19:46
                          回复
                            绘画是所有艺术中最美的。在绘画里,所有的感觉都浓缩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观赏时按自己的想象来编织画面--而且只需一撇--就可以让其灵魂沉浸在最遥远的回忆里;且不必搜肠刮肚,所有的事情在顷刻间都涵盖了。这是一种全面的艺术,它涵盖了所有其他的艺术,并弥补了他们的不足就像音乐一样,它通过感官而对灵魂发生作用;和谐的颜色相当于音乐的和声。在绘画里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在音乐里不能获得的统一,因为音乐是一个接一个的要做到判断必须不厌其烦的从头听到尾。且耳朵这个感官,其实不如眼睛,听觉一次只能捕捉一种声音,而视觉却能同时接收所有的信息,并简化一切复杂的事物。
                            像文学一样,绘画想说什么叫就说什么。其优点是观者能立即读出序言,布局和结尾。而文学和音乐都需要记忆力的配合才能整体的观赏;而最后提到的文学是艺术形式中最不完整,力量最弱的一种。
                            当你听音乐或观赏一幅油画时。可以随心所欲的幻想。而读到一本书时就要受到作者思想的摆布。一个作者在使心中产生某种印象之前,他必须诉诸理智,而天知道理智的感性有多大力量。唯独视觉,可以塑造瞬间的冲击力。但一方面。文学家本身就是艺术评论家,他们能单独的面对公众为自己辩护。他们的序言通常都是作品的对白,好像真正的杰作无法为自己辩护似的。
                            这些有识之士躁扰天下。犹如蝙蝠在黄昏里振翅,其黑影从四面八方像你袭来;又好似动物不安的蠢蠢欲动。却受制于庞大的身躯而无法起身。只要向他们丢一手帕的沙子,他们就会笨的一哄而上。
                            而我们却听见他们评判着人类的一切作品。上帝以自身的形象来造人而这显然会使得人类得意忘形。“这件作品令我很满意,而且完全根据我的思想做出来的'.所有的评论大抵如此:且同于大众而且只凭一己的印象来看待作品。事实上你们这些评论家根本没有能力去评论一件艺术品,况且是一本书呢?因为你们已经贿赂了评论者又有了先人为主的观念--文学间的观念--过分高估了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深究别人的想法。比如,你们不喜欢蓝色,就谴责所有蓝色的画。比如你们是多愁善感的诗人,就要求所有的作品都是低调的--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喜欢亲切和蔼的东西,那么一切必需按这个人的方式来进行,而另一个喜欢愉悦,就不喜欢有人欣赏奏名曲。
                            评价一本书依赖于智慧和知识,而鉴定绘画和音乐还需要智慧和知识以外的特殊感性;换句话说,就得天生是艺术家,而在那些称之为艺术家的人当中,只有少数的人配的上任何观念都可以详尽的阐述,但心中的感觉却不能。要克服恐惧和一时的狂热,难道不要付出代价吗?拿到爱不经常是捉摸不定并总是盲目的吗?如果那种想法就叫做精神,那么本能,神经,心志就是物质的一部分了。多么可笑啊。
                            最微妙,最难以界定,最千变万化的就是物质。思想是感情的奴隶。我总是不能理解为何有人说要说”高尚的本能'....
                            在人之上的是自然
                            文学只能用言辞来描述自己的思想。
                            当你向我描述奥在罗如何出场,如何因嫉妒杀死了苔丝的梦娜时,无论你的本领有多高,我的灵魂也绝不会有亲眼见到奥在罗进入房间,前额预示着风暴来临时的那种震撼。这就说明,为什么你必须补充你得作品的行为的场所。
                            .... 他们谴责我们把“没有调过”颜色画在一起。在这一方面,我们注定会赢。因为我们得到大自然的强有力的支持,如若不然就会无法取得进展。绿色爱着红色不会得到红棕色而是呈现出两种波动的颜色,如果黄色旁边加上烙黄色,你就会得到三种互补的颜色且加深了第一种颜色即是绿色的的色度,把黄色换成蓝色,你就会得到另外三种色调....但如果画上紫色而非蓝色,结果就会出现一种色调,但这是一种混合的色调,属于红色系列。
                            这种结合时无限的。各种颜色混合起来,会使色彩变得很脏,任何一种颜色单独来看都很生涩且在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丰富的色彩只存在于清晰可见的彩虹中而大自然像我们展示的色彩是无比灿烂的,他们被并置在一种确定不移的的秩序中,好像是彼此衍生出来的一样。
                            同大自然相比。我们的手段是微乎其微的,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然提供给我们的那些手段。我们能永远获得大自然中的充足阳光。永远获得太阳那么多的热量吗?而你还敢夸张--你既属于自然有怎么能夸张呢?....
                            在这方面画家的色彩感就是天生的和谐。犹如歌唱家。画家有时也会走调,他们的眼睛缺乏和谐。但随后但总会学到一套表现的和谐的办法。而在学院里,尤其在学院的画室中人们把绘画分为了两个部分。先画素描,后画色彩这就是说在勾勒好的轮廓里填充色彩,就好像一座刻好的雕像着色一样,我承认,我对这种方法只能理解为色彩是次要的。
                            "xiansheng.你非得在画好素描之后才能作画。“---出于一种很卖弄的口吻,但同时。所有”伟大的愚蠢',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说出来的....


                            IP属地:河北22楼2014-04-28 21:25
                            回复
                              ...你是对的,你没疯。我是一名艺术家,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我深信无疑。正因为我是艺术家,我才忍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为的是追寻作为艺术家的职责,否则,我会把自己当成一名无赖--很多人就是这样看我的。总之,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最让我感到心烦的,比起贫穷来,更多的是那些永远给我艺术工作造成障碍的东西,他们无法按我的感觉去创作。可如果贫穷不像紧身衣一样束缚着我的话,我可以放大胆子去创作。你告诉我。我的错误在于远离艺术中心,不,我是对的,很久以来我就知道我正在做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这样做,我的艺术中心在我的脑子里,而不在任何的其他的地方。我强大是因为我从来不被其他左右。是因为我的创作的东西是我的内心所有。
                              贝多芬既聋且瞎,他排除了外界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能给人一种音乐家生活在她的星球上的感觉。看看毕沙罗吧:总想走到时代的前头,并无所不知,他失去了一切有个性的东西,他的整体作品缺乏一致性。他总是扮演模仿者的角色。从库尔贝到米勒,一直到采用点彩法的年轻画家。
                              相反,我有一个目标,我一直追寻着它,积累研究并收集材料,说真的,我每年都有变化,可他们总是前往一个方向。我是唯一合乎逻辑的。因此,我发现很少有人能长久的跟随我。
                              可怜的许费内克开凯责怪我固执已见,可是,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我能挺得住吗能在所经受的剧烈斗争中熬过一年吗?而我的行为,我的绘画,等等--第一次露面时总招致非议课最后人们还得承认我是对的。可我又常常重新开始了我相信我是在进我的本分,且深信不疑。我没有接受任何劝告或容忍任何责难,我的工作条件是不利的任何在我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人,须得是一个巨人才行。

                              我有很多顾虑,要不是为了艺术(我确信是这样)我会立即离开....


                              IP属地:河北23楼2014-04-29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