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吧引导组吧 关注:696贴子:117,661
  • 23回复贴,共1

【整合】给盗笔考了个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后考据的内容和修订都发在这一个贴子里做整合~
@暗云1 云大我终于来惹。。。。


1楼2014-03-16 04:29回复
    原址们都在这一层:
    相关贴子:
    【考据】藏海花喜马拉雅山脉下终极原型
    http://tieba.baidu.com/p/2884761219?pid=46457564244&cid=#46457564244
    【考据】沙海古潼京及被埋没的军队原型
    http://tieba.baidu.com/p/2884774078?pid=46457985292&cid=#46457985292
    【考据】寻着盗墓笔记长知识——文物篇
    http://tieba.baidu.com/p/2890552614?pid=46599718051&cid=#46599718051
    【考据】盗墓笔记等大事件全年历时间参照表
    http://tieba.baidu.com/p/2894348701?pid=46693914187&cid=#46693914187
    【考据】盗墓笔记灵异事件创作原型参考
    http://tieba.baidu.com/p/2896393030?pid=46746356612&cid=#46746356612
    【考据】巴乃村及张家古楼创作原型
    http://tieba.baidu.com/p/2898257959?pid=46793990515&cid=#46793990515
    【讨论】盗墓笔记时间表修正版以及对个别争议的澄清
    http://tieba.baidu.com/p/2906130961?pid=46986337033&cid=#46986337033
    【个人推测】齐羽真实身份与剧情细节推理
    http://tieba.baidu.com/p/2910497424?pid=47099865345&cid=#47099865345


    2楼2014-03-16 05:10
    收起回复
      7、【考据】藏海花喜马拉雅山脉下终极原型
      先来说一下藏海花里所描述的
      时间:2010年底
      地点:墨脱 喜马拉雅山脉下
      事件:终极 张起灵十年青铜门
      人物:吴邪、王胖子、张家人等
      青铜门内描述:巨型空间、终极的秘密、细致的做工等
      【终极原型疑为青藏高原下的巨型空间。】
      自1995年始,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地下海洋沿青藏高原东侧的地壳弧形构造分布,位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下空间,初步估算面积约在10-15万平方公里之间。”赵铭博士称,“柴达木盆地原本是高原,其下也存在地下空间,后来坍塌就构成了柴达木盆地。

      以下内容均为转载
      【青藏高原地底巨型空间之谜】
      “青藏高原是空心的,在它的地表层下存在一个极为广缈的地下世界。” 这一胆大而又离奇的学说发表后,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多国科学家探测发现,青藏高原下存在神秘地下空间。
      自1995年始,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研究青藏高原是一门显学
      两大板块“碰撞”出新疑问
      大陆形成的板块学说是地球科学界的主流观点。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中曾提出过大陆漂移的学说,却因缺少证据而未能让人信服。到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海洋地质学等一系列学科新证据的支持。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
      青藏高原是大陆中颇为突出的构造体,因而也是研究板块碰撞的最理想地域。参与此次电磁探测的中方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文博教授表示,青藏高原有其独特性,海拔高、范围广,因此,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新构造发展是我国和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
      在这门显学中,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高原隆升是破解青藏高原演变的第一道门槛。
      根据主流观点,在7000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关于这一演变过程,至今已有多种学说。魏文博介绍了其中主要的几种。
      第一种假说认为,印度大陆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把青藏高原抬了起来,既为大陆俯冲说。在大陆俯冲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比一般的厚。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厚度为70至80公里,而一般为30-40公里,科学家认为这种“超厚”完全是因为西藏地壳和印度地壳累加而成。延迟俯冲说与第一种假说类似,认为印度大陆冲到了雅鲁藏布江后,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下陡趋势,一直深入到了地幔。第三种是大陆贯入说,认为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分属刚、软两种特质。由于是软物质,印度大陆贯入到欧亚大陆。
      无论是哪种假说,两大板块碰撞了,青藏高原隆起了。但科学家在对碰撞前后的物质核算中,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物质不守恒了。这引发了新的疑问。
      美国学者勒.皮雄等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估算出了自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地壳缩短造成的地表损失量可能在57×105至62×105平方公里之间,而将这一数据与地壳的增厚量进行了比较之后,有18×105至30×105平方公里的短缩,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短缩量不能被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解释。
      学者推论,这部分未对地壳增厚做出贡献的地壳物质必然横向挤出或由下地壳进入地幔而损失。 电磁学探测地球内部信号
      青藏高原下有神秘地下空间
      然而真正要解开这个谜,必须潜入“地下”世界。魏文博表示,只有在地球内部,才能找到能回答陆地内部造山、青藏高原物质流向等本源问题的正确信号。
      于是,在1995年,一支由来自加拿大、爱尔兰、中国、法国等国的学者组成的国际联合小组运用了电磁学方法,布置了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希望能找到地球内部反馈出的信息。
      之所以运用电磁学原理去探究地壳、地幔,是因为地球内部本身存在电磁场信号。魏文博解释,这一原理很简单,频率越高的信号,了解不同深度的地层结构。
      通过这些信号的收集可以更清楚了解高原底下的“活动”。当然这种信号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等。
      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由西向东,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代表了青藏高原南部由西向东的整个态势:最西的一条电阻率高,导电性差,而东面的三条电阻率低,导电性好。这一条线东西方向绵延1000多公里,越往东测得的电阻率越低。
      这一从地球内部发出的信号吸引了科学家,“这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地壳结构。”魏文博教授解释说,青藏高原100公里深度范围内地壳的电导高达0.3万至2万西门子,是典型稳定大陆地壳的10至100倍。而更为显著的特征是,青藏高原南部,自西向东,其导电性越来越好,说明其地下有一种电阻小的神秘物质,且越往东,这一物质的规模越大。
      魏文博一行科学家分析了几种可能性。“通常来说,固体岩石的导电性差,高导体物质一般为金属、石墨、水等。”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地下金属成分增多了,但探测结果却表明没有如此富足的矿藏,而石墨层在青藏高原的分布也被排除。或者地下有一些类似于水的液态物质,并溶解了很多盐分,但这一点也很难得到观测的证据。
      最后,科学家们判断,在深层的地壳下,水一般以形态特殊的水分子存在于岩层中,出现如此集中的高导电性则证明,青藏高原东部有可能存在广阔的地下海洋。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有多种不同的假说。延迟俯冲假说(1987)又被称为“千斤顶模型”。专家认为,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插入到青藏高温粘性的(牛顿体)下地壳中,产生的抬升力作用于脆性的上地壳底部,使青藏隆升。这一过程类似于液压千斤顶,印度板块相当于插入欧亚板块的活塞,把力传递到整个青藏地区使其上升。(图::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软碰撞(左)和硬碰撞(右))。
      与假说一最大的不同是,大陆块体并非俯冲于青藏地壳底部或上地幔软流层内,而是插入到了青藏下地壳中。“这就像撑起的帐篷,俯冲地壳之下的刚性地幔很可能与俯冲地壳发生折离,并且构成了广阔的地下空间。青藏高原东部表现出高导电性,即是地下空间内的海洋造成的。”
      “地下海洋沿青藏高原东侧的地壳弧形构造分布,位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下空间,初步估算面积约在10-15万平方公里之间。”赵铭博士称,“柴达木盆地原本是高原,其下也存在地下空间,后来坍塌就构成了柴达木盆地。

      http://blog.renren.com/share/362033141/15543474700


      11楼2014-03-16 06:26
      收起回复
        太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3-16 06:3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3-18 12:14
          回复
            我会说龙游石窟在我家那边嘛,我是龙游人QAQ


            IP属地:浙江15楼2014-03-18 21:38
            回复
              10、【分析】五十年前长沙镖子岭血尸墓主人
              先来回顾一下原文:
              【50年前,长沙镖子岭。
                四个土夫子正蹲在一个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说话,直勾勾地盯着地上那把洛阳铲。
                铲子头上带着刚从地下带出的旧土,离奇的是,这一坯土正不停地向外渗着鲜红的液体,就像刚刚在血液里蘸过一样。
                “这下子麻烦大喽。”老烟头把他的旱烟在地上敲了敲,接着道,“下面是个血尸嘎,弄不好我们这点儿当当,都要撂在下面噢。”
                “下不下去喃?要得要不得,一句话,莫七里八里的!”独眼的小伙子说,“你说你个老人家腿脚不方便,就莫下去了,我和我弟两个下去,管他什么东西,直接给他来一梭子。”
                老烟头不怒反笑,对边上的一个大胡子说:“你屋里二伢子海式撩天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翻盖子了,你得多教育教育,咱这买卖,不是有只匣子炮就能喔荷西天。”
                那大胡子瞪了那年轻人一眼:“你崽子,怎么这么跟老太爷讲话,老太爷淘土的时候你他妈的还在你娘肚子里吃屎咧。”
                “我咋说……说错了,老祖宗不说了嘛,那血尸就是个好东西,下面宝贝肯定不少,不下去,走嘎一炉锅汤。” 】
              【他一口七跑出有二里多地,才敢停下来,掏出他怀里的土耗子一看,吓得大叫了一声,原来土耗子上勾着一只血淋淋的断手。他认得那手的模样,不由哭了出来,这手是分明是他二哥的。看样子他二哥就算不死也残废了。想到这里,他不由一咬牙,想回去救他二哥和老爹,刚一回头,却看见背后蹲着个血红血红的东西,正直勾勾地看着他。
                这老三也不是个二流货色,平日里跟着他老爹大浪淘沙,离奇的事情见过不少,知道这地底下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最重要的不是大惊小怪,而是随机应变,要知道再凶险的鬼也强不过一活人,这什么黑凶白凶的,也得遵守物理定律,一梭子子弹打过去,打烂了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想到这里,他把心一横,一边后退,一边腰上别着的一支匣子炮已经拽在手里,开了连发,只要那血红的东西有什么动静,就先给他劈头来个暴雨梨花。谁知道这时候那血红的东西竟然站起来了,老三仔细一看,顿觉得头皮发麻,胃里一阵翻腾,那分明是一个被剥了皮的人!混身上下血淋淋的,好像是自己整个儿从人皮里挤了出来一样。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还能走动,那真是奇迹了,难道这就是血尸的真面目? 】
              【这时候听到后面风声响起,知道阎王爷来点名了,心一横,死就死吧,索性就趴在地上不起来了。没成想,那具血尸好像没看到他一样,竟然从他身上踩了过去,那血淋淋的脚板马上在他背后印下一个印子,这血尸出奇的重,一脚下去,老三就觉得嗓子一甜,只觉胆汁都被像踩吐了出来,而且背上那被踩过地方马上一阵奇痒,眼前马上朦胧起来,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中毒了,而且毒性还非常的猛烈,恍惚间他看到不远处的地方,他二哥的那只手里好像还握着什么东西。
                他用力眨了眨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古帛片。他心想,自家二哥拼了命都要带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寻常东西,现在又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我好歹得把东西收好,万一我真的死了,他们找到我的尸体,也能从我身上找得着,那二哥的这只手也不算白断了,我也不至于白死。他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艰难地爬过去,用力掰开二哥紧握的手把那帛片从掌心里拿出来,塞进了自己袖子里。
                这个时候他的耳朵也开始蜂鸣了,眼睛就像蒙了一层纱一样,手脚都开始凉起来。按他以往的经验,现在他裤裆里肯定大小便一大堆,中尸毒的人都死得很难看,他现在最希望的是不要给隔壁村的二丫头看见自己这个样子。
                他就这么混混着胡想,脑子已经不怎么听他使唤了,这时候他又开始隐隐约约地听到他在盗洞口听到的那种咯咯怪声。
                老三隐约觉得一丝不对,刚才和血尸搏斗了这么些时候,也没听它叫过一声,现在怎么又叫起来了?难道刚才的那只并不是血尸?那刚才看到的又是什么东西呢?可惜这个时候他已经基本无法做思考了,他条件反射地抬起头看了一下,只见一张巨大的怪脸正俯下身子看着他,两只没有瞳孔的眼睛里空荡荡地毫无生气。 】
              按照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去的一共四个人:吴老狗他爷爷、吴老狗他爹、吴老狗他哥、和吴老狗自己。
              当然最终逃走的只有他一人。原文里描述,吴老狗只拉了一根他二哥的手上来,并且听见他爹在下面喊他逃走。那么他爷爷呢?死在下面了还是凭空消失了?
              注意原文:【刚才和血尸搏斗了这么些时候,也没听它叫过一声,现在怎么又叫起来了?难道刚才的那只并不是血尸?那刚才看到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那并不是其中的血尸,而应该是下到墓里已经变异的吴老狗爷爷。
              按照吴三省再探血尸墓的说辞,第二次又出来了两个血尸。但是其中有一个血尸的身份已知,就是吴老狗的二哥,那么也就说明了,无名的血尸总共是两具。
              一墓两主的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战国史暂时没有这项记载。所以两具中必定一具来路不明而另一具是血尸墓正主。
              按照张起灵的说法,当时鲁王宫里被他从玉佣里揪出来并且掐死的是铁面生,而铁面生怂恿鲁殇王将周穆王转移,后又将鲁殇王抛弃,自己钻进玉佣。
              那么周穆王和鲁殇王的尸体去了哪里呢?
              有人说是不腐女尸和青眼狐尸。
              。。。。。。。。
              第一:性别变异?
              第二:原本周穆王的墓室里就有
              放眼重回周王朝。
              要是一个皇帝去世后军师也不见了是不是很奇怪?
              铁面生既然能弄死鲁殇王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
              所以他早就按照当朝规格自己建了一所掩人耳目的墓。
              同样为了掩人耳目,把自己对长生的毕生研究一起下葬在假的墓葬。
              因为他已经可以通过玉佣得到长生,留着帛书也没用。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鲁殇王去世后铁面生早了个机会以及合适的理由,比如先王去世吾辈痛心疾首之类的破烂,随后不久也离去了。
              当然铁面生不可能真的死了乖乖下葬,也不可能利用假死药,毕竟是秘密,没有能相信的人来接他从棺材里出来。
              这时候,他就把早已搬移出来的周穆王的尸体藏在本该是自己的棺材里,并附上帛书表示里面的确实是自己。碍于铁面生在鲁国的地位,不会有人亵渎他的棺椁,所以自然可以逃过一劫。
              这样,就是血尸墓里出土铁面生手记的原因了。
              后来铁面生来到鲁王宫,将鲁殇王残暴的移出来。但是进入玉佣后没有完成长生的人会变成血尸,其实那时候的鲁殇王已经是半成型的血尸了,但是由于时间过短却没有成型。
              铁面生很好的把握住这段空白的时间段将鲁殇王移至“自己”的墓。
              也就是说,掩人耳目的假墓葬里总共有两具血尸,正主为周穆王,而无名血尸为鲁殇王。


              19楼2014-05-24 05:25
              回复
                到!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05-25 06:47
                回复
                  湖南长沙镖子岭的范围就在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湖南省地质中学到城南中路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这片地上,血尸墓就在地质中学南围墙下,也就是地质中学与湖南农林勘察设计研究总院共有的围墙地下深处。


                  IP属地:江苏29楼2019-05-06 10:13
                  回复
                    湖南长沙镖子岭的原型就是湖南长沙子弹库,子弹库的位置在现在湖南长沙人民中路地质家园、省地质局一带。帛书墓也就是血尸墓在它的东南方也就是长沙湖南地质中学、湖南农林勘察设计研究院一带,当时是个坡岭,称作纸源冲(又名王家祖山),也就是小说中的镖子岭。墓主是个楚国大夫,也就是小说中的铁面生原型。墓中出土帛书、帛画还有青铜宝剑等物,帛画上画着墓主的形象,这就是著名的《人物御龙图》。


                    IP属地:江苏30楼2019-05-06 10:23
                    回复

                      帛书
                      老长沙老九门和子弹库(镖子岭)的位置


                      IP属地:江苏31楼2019-05-06 1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