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为常用中药,其记载首见于《药性论》,名蟾蜍眉脂,《日华子本草》名蟾蜍眉酥,至《本草衍义》方名蟾酥。后世则有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浆等俗称。寇宗奭谓:“眉间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上,酥出纸上,阴干用。”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nfogargarizansCantor)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schneider)或同属它种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干燥而成。
1、蟾酥的古医籍记载
蟾酥性味甘辛,温,有毒,古代多作解毒消肿、止痛药用,《本草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得配本草》:“蟾酥辛热有毒,疔疮发背,外用能拔,内用能攻。 配朱砂、白面成锭,葱汤下,治恶疮;配朱砂、麝香、人乳滴鼻中,治脑疳;配广胶、米醋溶化围肿毒;疔毒甚者,合他药服二、三厘,取以毒攻毒也。”《济生方》蟾酥丹治疔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乳香、没药各二钱,用蜗牛捣烂作锭,小疖空出疖顶, 取锭醋磨,新笔蘸药圈围,干再圈,圈至疖消方止”。一笔消可治各种痈疽发背、疔毒恶疮,及一切无名肿毒。《活人心统》治喉痹乳蛾等症,用“蟾酥和草乌尖末、猪牙皂角末等分,丸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神效”。传统名方六神丸,珍珠粉、牛黄、麝香各4.5g,雄黄、蟾酥、冰片各3g,各为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每服5~10丸,主治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 小儿高热抽搐。六神丸还可治龋齿疼痛,将六神丸化开,用少许脱脂棉蘸六神丸药液敷贴,或包囊数粒六神丸填塞于龋齿洞中,可迅速止痛。六神丸内服外敷治疗缠腰火丹及多种体表化脓性感染,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2、蟾酥的现代研究概况
现代研究,蟾酥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迄今已分离的有效成分达数十种之多,如蟾蜍毒素及其水解产物蟾毒配基等。蟾酥有效成分皆有强心作用,蟾酥小剂量可加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蟾酥强心作用性质与洋地黄相似,但无蓄积作用。蟾酥对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肌障碍能增加心肌营养性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其抗凝血作用与尿激酶相似,可使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化,从而使冠脉流量增加。蟾酥具有很好的抗炎和抗肿瘤作用, 蟾酥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兔BP瘤、子宫颈癌14、腹水型肝癌、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及中国金仓鼠恶性转化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机体,能抑制人的颧上下颌未分化癌、间皮癌、胃癌、肝癌等肿瘤细胞的呼吸,延长精原细胞、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能不同程度地防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对已下降者可回升,且不再下降。蟾酥制剂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能增强机体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力。蟾酥水溶液对细胞免疫试验、巨噬细胞活力测定、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对巨噬细胞消化率的提高很有意义,蟾酥水溶液总成分注射液可治疗肺结 核。近年来,把蟾酥制成多种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肿瘤,有确切疗效。如治晚期肝癌、晚期肺癌用蟾酥注射液每次2~4ml,1日2次,7日为1疗程,共治44例,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18%。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用蟾酥0.15~0.3g装胶囊内,每晚睡前服,10日为1疗程,合并用强的松每日30mg,治疗急性粒细 胞性白血病1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Ⅰ级2例,Ⅱ级1例,有效4例。蟾酥复方制剂护心丹(蟾酥、麝香、人参、三七等)、心宝(蟾酥、人参皂甙、鹿茸等)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均有很好疗效。据报道,以蟾酥每次4~8mg装胶囊,日服2~3次,治疗2~3级心力衰竭病人13例,其中12例均 于用药后2~48小时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毒性反应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粘膜刺激现象减小剂量后皆能控制。蟾酥用于治疗呼吸与循环衰竭,对催眠药和麻醉药中毒,手术失血引起的低血压,肺心病,中毒性肺炎,一氧化碳中毒,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呼吸与循环衰竭,酥均有效,呼吸兴奋显著,升压作用确切、迅速而平稳,维持时间较长,且能使肾、脑、冠脉流量增加,优于肾上腺素类缩血管药。应用蟾立苏治疗各种休克,其效果优于洛贝林或可拉明。
3、蟾酥的真伪鉴别
随着蟾酥临床运用范围的扩大,其市场价格浮升,以致掺假者时有发生,常见的有掺蟾蜍肉和掺淀粉两种。掺蟾蜍肉者,一般将蟾蜍切成肉泥后,掺入鲜蟾酥内,加工成团蟾酥,晒干。鉴别方法:在团蟾酥上面滴1~2滴温水, 若在10分钟内出现乳白色浆汁凸起者,偶有掺杂,10~20分钟显乳浆者,有掺杂;20分钟以上显乳浆者,有较多掺杂。掺淀粉者,一般在鲜蟾酥取下后,加入适量淀粉,和匀加工成团蟾酥,亦有加工成片蟾酥者。鉴别方法:可用碘酒测试,若遇碘酒表面呈现黑色或蓝色,即掺有淀粉。真品蟾酥的特征: ①遇水很快变成白浆者较好,白浆出现愈快愈好;②蟾酥片,用肉眼看微呈透明状者好,暗淡浑浊不透明者即含有杂质;③取蟾酥一薄片,放入沸水中,真品者体积立即膨胀数倍, 并呈白色,否则即掺有杂物在内;④取少许蟾酥尝之,真品有强烈持久的麻辣感和刺涩味。有条件者,可作理化鉴定。
4、蟾酥的采集时间与方法
蟾酥的采集一般在6~8月,夜间捕捉,将捕到的蟾蜍洗净,待水干时即可刮浆,刮浆时用镊子夹挤其眉间和背上隆起的疱(耳后腺和皮肤腺),不要过分用力,只要夹挤1~2次就能把白浆汁(蟾酥)刮出。刮浆时最好戴上眼镜,以防毒液进入眼内。刮取的浆汁,要放在瓷容器中摊开通气,防止发酵变质,切忌放铁器中,否则变黑。将原浆放入一定规格的圆形模型中晒干,即成“团酥”, 将原浆涂于玻璃板或竹篾上晒干,即为“片酥”。刮浆后的蟾蜍,遇水则会感染腐烂而死,应放回干燥无雨露的草丛,或放笼中,过2~3天后再放回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药源。
1、蟾酥的古医籍记载
蟾酥性味甘辛,温,有毒,古代多作解毒消肿、止痛药用,《本草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得配本草》:“蟾酥辛热有毒,疔疮发背,外用能拔,内用能攻。 配朱砂、白面成锭,葱汤下,治恶疮;配朱砂、麝香、人乳滴鼻中,治脑疳;配广胶、米醋溶化围肿毒;疔毒甚者,合他药服二、三厘,取以毒攻毒也。”《济生方》蟾酥丹治疔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乳香、没药各二钱,用蜗牛捣烂作锭,小疖空出疖顶, 取锭醋磨,新笔蘸药圈围,干再圈,圈至疖消方止”。一笔消可治各种痈疽发背、疔毒恶疮,及一切无名肿毒。《活人心统》治喉痹乳蛾等症,用“蟾酥和草乌尖末、猪牙皂角末等分,丸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神效”。传统名方六神丸,珍珠粉、牛黄、麝香各4.5g,雄黄、蟾酥、冰片各3g,各为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每服5~10丸,主治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 小儿高热抽搐。六神丸还可治龋齿疼痛,将六神丸化开,用少许脱脂棉蘸六神丸药液敷贴,或包囊数粒六神丸填塞于龋齿洞中,可迅速止痛。六神丸内服外敷治疗缠腰火丹及多种体表化脓性感染,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2、蟾酥的现代研究概况
现代研究,蟾酥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迄今已分离的有效成分达数十种之多,如蟾蜍毒素及其水解产物蟾毒配基等。蟾酥有效成分皆有强心作用,蟾酥小剂量可加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蟾酥强心作用性质与洋地黄相似,但无蓄积作用。蟾酥对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肌障碍能增加心肌营养性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其抗凝血作用与尿激酶相似,可使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化,从而使冠脉流量增加。蟾酥具有很好的抗炎和抗肿瘤作用, 蟾酥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兔BP瘤、子宫颈癌14、腹水型肝癌、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及中国金仓鼠恶性转化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机体,能抑制人的颧上下颌未分化癌、间皮癌、胃癌、肝癌等肿瘤细胞的呼吸,延长精原细胞、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能不同程度地防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对已下降者可回升,且不再下降。蟾酥制剂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能增强机体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力。蟾酥水溶液对细胞免疫试验、巨噬细胞活力测定、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对巨噬细胞消化率的提高很有意义,蟾酥水溶液总成分注射液可治疗肺结 核。近年来,把蟾酥制成多种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肿瘤,有确切疗效。如治晚期肝癌、晚期肺癌用蟾酥注射液每次2~4ml,1日2次,7日为1疗程,共治44例,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18%。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用蟾酥0.15~0.3g装胶囊内,每晚睡前服,10日为1疗程,合并用强的松每日30mg,治疗急性粒细 胞性白血病1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Ⅰ级2例,Ⅱ级1例,有效4例。蟾酥复方制剂护心丹(蟾酥、麝香、人参、三七等)、心宝(蟾酥、人参皂甙、鹿茸等)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均有很好疗效。据报道,以蟾酥每次4~8mg装胶囊,日服2~3次,治疗2~3级心力衰竭病人13例,其中12例均 于用药后2~48小时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毒性反应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粘膜刺激现象减小剂量后皆能控制。蟾酥用于治疗呼吸与循环衰竭,对催眠药和麻醉药中毒,手术失血引起的低血压,肺心病,中毒性肺炎,一氧化碳中毒,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呼吸与循环衰竭,酥均有效,呼吸兴奋显著,升压作用确切、迅速而平稳,维持时间较长,且能使肾、脑、冠脉流量增加,优于肾上腺素类缩血管药。应用蟾立苏治疗各种休克,其效果优于洛贝林或可拉明。
3、蟾酥的真伪鉴别
随着蟾酥临床运用范围的扩大,其市场价格浮升,以致掺假者时有发生,常见的有掺蟾蜍肉和掺淀粉两种。掺蟾蜍肉者,一般将蟾蜍切成肉泥后,掺入鲜蟾酥内,加工成团蟾酥,晒干。鉴别方法:在团蟾酥上面滴1~2滴温水, 若在10分钟内出现乳白色浆汁凸起者,偶有掺杂,10~20分钟显乳浆者,有掺杂;20分钟以上显乳浆者,有较多掺杂。掺淀粉者,一般在鲜蟾酥取下后,加入适量淀粉,和匀加工成团蟾酥,亦有加工成片蟾酥者。鉴别方法:可用碘酒测试,若遇碘酒表面呈现黑色或蓝色,即掺有淀粉。真品蟾酥的特征: ①遇水很快变成白浆者较好,白浆出现愈快愈好;②蟾酥片,用肉眼看微呈透明状者好,暗淡浑浊不透明者即含有杂质;③取蟾酥一薄片,放入沸水中,真品者体积立即膨胀数倍, 并呈白色,否则即掺有杂物在内;④取少许蟾酥尝之,真品有强烈持久的麻辣感和刺涩味。有条件者,可作理化鉴定。
4、蟾酥的采集时间与方法
蟾酥的采集一般在6~8月,夜间捕捉,将捕到的蟾蜍洗净,待水干时即可刮浆,刮浆时用镊子夹挤其眉间和背上隆起的疱(耳后腺和皮肤腺),不要过分用力,只要夹挤1~2次就能把白浆汁(蟾酥)刮出。刮浆时最好戴上眼镜,以防毒液进入眼内。刮取的浆汁,要放在瓷容器中摊开通气,防止发酵变质,切忌放铁器中,否则变黑。将原浆放入一定规格的圆形模型中晒干,即成“团酥”, 将原浆涂于玻璃板或竹篾上晒干,即为“片酥”。刮浆后的蟾蜍,遇水则会感染腐烂而死,应放回干燥无雨露的草丛,或放笼中,过2~3天后再放回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