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诗词吧 关注:98贴子:3,126

诗词写作指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风(古绝)的写作章法 



 此类诗体的典范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绝可分五言、或七言。超过4句的此类诗体属于古风,古风可分五言、七言、长短句。 

1、平仄可不拘(和古风相似、古风句数不限、可以压仄声韵、一般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5言的叫“五古”七言的叫“七古”;也可作长短句的“古风”)可分五言、七言、但忌毫无顾忌的不拘平仄。例如“假日乘兴去故宫”“巍巍昆仑源何年”,前一诗句6个字都是仄音、后一句7个字全是平音,看起来挺好,也满有意境,但读起来就不上口(有快板书的影子);如前一句改为“假日呼朋看乾隆”、后一句为“巍巍昆仑誉世间”,两者对比好象意境多少打些折扣,但后者读起来,阴阳顿挫朗朗上口,须知诗词在“读”上是很有讲究的(不同于现代诗歌)。 

2、既为“古绝”(她和“五绝”“七绝”也称“律绝”不是一回事,不和韵律的绝句不能轻易挂上“X绝”的)一般每首四句。常见首句就用韵(也可不用韵),2、4必须用韵,一韵到底(一般压平韵,仄韵的也为数不少。例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等)。 

3、古风:超过4句的(每句字数可为5字、7字、或长短句,“词”除外)且不拘平仄、可以压仄声韵、也可中途换韵(但韵脚不能乱)的,一般归类为“古风”。 

例如崔颢的律化古风《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唐诗三百首》将该诗归为“七言律诗”是不严谨的。这首诗,虽是传世名篇,但就律诗格律而论,前四句多处不合律。即使有的字平仄可变通,仍不合律诗的句型。首联同声字相对,就是失对。颔联出句连用六个仄声,对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属于应避免的“三平调”。不合律句句型,就难免失对。后四句合乎平仄对粘的规则,尾联第五字作了允许的变通,基本上是合律的了。所以这首诗前半首是古体诗,后半首才是律诗。虽然这首诗很有名,写诗却不宜效法。严格讲应该算作“律化古风”范畴。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1楼2007-12-02 22:41回复
    古风的章法与转韵 
     

    古风有短长、齐言与杂言、非律化与律化等分别,其章法仍然适用“起、承、转、结”。 

    短篇古风如古绝,章法见《绝句的章法》。稍长的,可参考《律诗的章法》。 

    中长篇古风,最宜于叙事,兼及写景、议论、抒情,其篇章结构方法在某些地方类似作文。起、承、转、结,各分一段或若干段,特别是转的部分变化波折较多,文字往往较长。写作时要注意层次、提顿、分合、伏应、过渡等,不离主题,一脉贯串,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以叙事为主的古风,可以按时间先后组织材料,必要时可以倒叙、补叙、插叙。例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从感慨人生聚散无定开始,与相见的悲喜交集,接着询问故旧情况,再细述卫八家庭及家人的热情款待,主客饮酒话旧,彼此感受,末叙暂聚复别,以感叹世事回应开头作结。先用“今夕”,再写“夜”,后说“明日”,以时间线索贯串,层次井然,有条不紊。首四句是起,“少壮--君子堂”六句是承,“昔别--故意长”十二句是转,末二句是结。 

    韩愈《山石》,是记游山寺,叙事兼写景抒怀。全诗层次,是黄昏到寺、夜深宿寺、天明离寺三个时间的所见所闻。开端四句是起,点出山、寺、黄昏、新雨;“僧言--光入扉”六句是承,写夜宿;“天明--风生衣”六句是转,写离寺;后四句是结,感叹。前后呼应:“出入高下”应首句“山石荦确”,“无道路”应“行径微”;因“新雨足”,所以夜月清光入扉,山有烟霏,天明日出愈显得“山(花)红涧碧”,又才能“当流赤足”、“水声激激”。诗所写景物有光感、湿度和色调,浓淡相间,成为统一、和谐的画面。 

    李白《蜀道难》,开头陡然而起,总提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强烈的感情咏叹,点出主题。“蚕丛--钩连”六句,说从远古以来,秦蜀就被崇山峻岭所阻断,由秦入蜀,太白崇山峻岭首当其冲,承上交待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原因。“上有--凋朱颜”十六句,极写蜀道山势的高危。上边是高峰插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下边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照应上文的不通人烟。又说黄鹤不得飞过,猿猴难以攀援,人自然更难通行,这是进一层写法。以上是虚写。接着实写人在蜀道行进的艰难。青泥岭百步九折,不仅迂回盘旋,更是高峻得可以上摸星辰,使人屏息抚胸,坐而长叹,不能继续行进。这是正写。行人步行目见,已如此艰难,耳听“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凄厉,荒凉,又令人骇异、悲愁,“凋朱颜”。这是旁衬,渲染环境气氛以烘托蜀道之难。“连峰--来哉”六句,再起一波,叙蜀道中最危险的地方,连峰接天,绝壁枯松倒挂,飞湍瀑流,转石雷鸣,更是惊险,反问远道之人为何而来,正意是说游人不宜去。这段既是承,以是转,是连接上下文的过渡处。“剑阁--早还家”十一句,写由秦地进入蜀中,所见剑阁地势的高峻,带起人的担忧,驻守者如不可靠,就可能产生祸患,暗讽当政者要警惕战乱,要善自用人,从而表露题旨。结句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照应开头,又是全篇丰富内容的浓缩和升华,感人极深。清人沈德潜论章法:“歌行(铺张本事的古风)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苍苍莽莽中,自有灰线蛇踪,蛛丝马迹,使人眩其厅变,仍服其警严。至其收结处,纡徐而来者,防其平衍,须作斗健语以止之;一往峭折者防其气促,不妨作悠扬摇曳语以送之。不可以一格论。此论就符合李白此诗情况。结尾部分,由峭折转纡徐,最后是斗健语。《蜀道难》句法多变,参差错落,短至三言,长达十一字,常有多个平声仄声字连用,或平仄单字间用,有的纯用散文句式,如“上有六龙之高标”等,不拘一格,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 

    古风转韵,与诗的章法有密切关系。一般是在一层新的意思开始时转韵。一层意思里如有小的层次,也可以转韵。一个韵可以用于几个小的层次,有时也可跨越一个大的层次。常见转韵古风,在承、转、结时换韵。


    2楼2007-12-02 22:42
    回复
      例如高适《燕歌行》。这是一首入律古风,二十八句,五处四句一韵,一处八句一韵,近似七首绝句的组合。开头四句写主将奉命出生,是诗的起,用职韵。“chuang金--照狼山”四句,写出生途中的声势和敌方进犯的态势,是诗的承,换删韵。后边写战场情况,是诗的转,所以又换韵了。这一部分可分四个小的层次:“山川--犹歌舞”四句,写战斗惨烈而主将荒淫,用婺韵;“大漠--未解围”四句,写战争失利,未能解围,用微韵;“铁衣--空回首”四句,写征夫思妇久别远离之苦,用有韵;“边庭--传刁斗”四句,写边地征戍的艰苦,仍用有韵。诗的结尾四句,突出战士的忠勇,感叹没有像李广那样体恤士卒的好将军,换用文韵。 

      李白《日出入行》,是一首不入律的古风,杂言体,二十句用了三韵,基本依照意思层次。首四句,说太阳升落是自然现象,不是神的力量,是诗的起;“其始--久徘徊”三句,说人非元气,不能与太阳一起长存,是诗的承。起、承都用灰韵。“草--皆自然”四句,深入一步,正面肯定草木荣枯、四时变化、万物兴衰生灭都属自然现象,“羲和--挥戈”五句,从反面批驳神话驱日、返日的不合情理,这两层意思都属于诗的转,前者用先韵,后者用歌韵。结尾四句,是得出结论,人不应逆道违天,我将顺应自然,融于大自然。这里可以换韵而没有换韵,仍用歌韵也是可以的,只是结的开始不那么分明罢了。 

      李白《蜀道难》,从开头到“凋朱颜”一大部分,看来多次换韵,所用先、寒、删、元(“援”)韵,实际相当一个韵,因为在古体诗里,它们是可以通用的。真正换韵是从“连峰”句开始,换陌韵、灰韵,正是诗的承转过渡处。可见换韵和诗的结构层次有关。 

      古风转韵,如用得好,可以使诗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增加美感;如用得不当,会使诗显得支离,不是浑然一体。 

      古风转韵,一般是两句、四句、六句等偶数句一转。转韵时,无论七言诗或五言诗,一般一二句都要用韵,即首句要入韵。例如高适《燕歌行》,每四句换韵时,首句总是入韵,如五、六句韵脚是“关、间”,九、十句韵脚是“土、雨”。 

      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如高适《燕歌行》。这和律句平仄字相间的相同,使声调有变化而又和谐。但也有平韵转平韵、仄韵转仄韵的,多见于仿古的古风,如李白《日出入行》。 

      转韵古风,少可以换一次韵,多可以达二三十次。换韵几次为好?密度如何安排,两句一换好或是更多的句一换好?换韵又该选择平仄韵中哪个韵,是响亮的或是幽微的?这些都无一定之规,主要看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效果。


      3楼2007-12-02 22:43
      回复
        失对和失粘 

        律诗每联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也就是说,下句和上句每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反,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应是仄仄仄平平。首句押韵的,末字应落在平声上,因而首联不全相对,第二字也要平仄相反,其他各联都要相对;这叫“对”。不符合“对”的规则,叫“失对”,是应该避免的毛病。 

        除了讲“对”,还讲“粘”。粘是粘连的意思,要求上一联下句与下一联上句的前两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由于第一个字平仄可以变通,实际只要求第二个字平仄相同。不符合“粘”的规则,叫“失粘”,也应该注意避免的。这里是指五律而言,在讲“粘”的时候,对五律要求的每句首二字,在七律则是二、四两个字,而主要是第四个字。 

        “对”和:“粘”,是律诗平仄格式所规定的要求,失对和失粘,就不合平仄格式。 

        请读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仄平仄仄平仄仄 

        此地空余黄鹤楼。仄仄平平平仄平 

        黄鹤一去不复返,平仄仄仄仄仄仄 

        白云千载空悠悠。仄平平仄平平平 

        晴川历历汉阳树,平平仄仄仄平仄 

        芳草萋萋鹦鹉洲。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乡关何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烟波江上使人愁。平平平仄仄平平 

        这首诗,是传世名篇,但就律诗格律而论,前四句多处不合律。即使有的字平仄可变通,仍不合律诗的句型。首联同声字相对,就是失对。颔联出句连用六个仄声,对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属于应避免的“三平调”。不合律句句型,就难免失对。后四句合乎平仄对粘的规则,尾联第五字作了允许的变通,基本上是合律的了。所以这首诗前半首是古体诗,后半首才是律诗。虽然这首诗很有名,写诗却不宜效法。 

        请再读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平平仄平仄 

        万径人踪灭。仄仄平平仄 

        孤舟蓑笠翁,平平平仄平 

        独钓寒江雪。仄仄平平仄 

        这首诗是仄声韵,每句看来是合律体句型的,但是首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失粘,所以它不是律体绝句,而只是古体绝句。 

        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平平平仄仄平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仄仄平平仄仄平 

        劝君更尽一杯酒,仄平仄仄仄平仄 

        西出阳关无故人。平仄平平平仄平 

        也是首联和次联失粘,不能算是律体绝句。 

        律诗(包括截取律诗之半的绝句)必须讲究对和粘,不能失对和失粘。


        5楼2007-12-02 22:44
        回复
          绝句的平仄 

          五言绝句及平仄 

            

          一般所称绝句,即律体绝句。它与律诗为唐代建立的新体诗,有严密的格律,时人称今体诗,后人称近体诗。律体绝句与古绝相对,简称近绝、律绝。 

            近体诗讲究平仄声互相交替配合,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声律美。五言绝句有四种句型:(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平。(2)平平仄仄平。(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这种律化的句式称律句。近体诗通常限用平声韵。 

            近体诗上下两句称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格律要求一联内两句平仄声相对或基本相对,后一联出句与前一联对句两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首字常平仄不拘,故以第二字为准)。违犯这两条,谓之“失对”、“失粘”。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有以下四种平仄格式: 

            A.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拂: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卢纶 塞下曲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石:入声字 

          又如,西鄙人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七: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涯 闺人赠远(其一)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注意: 

          注释: 

          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 

          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 》偏格时宜平可仄:《平》; 

          4、括号《 》偏格时宜仄可平:《仄》 。 

          初学者不必学习偏格句型,尊重《 》内用字平仄。


          11楼2007-12-02 22:46
          回复
            五言绝句常例是仄起,首句不入韵。 

              近体诗押韵要严格依照韵部,不出韵。 

              写作五言绝句,既要合乎平仄与用韵的规定,还要讲求诗意,如同古绝,语言贵平易自然,辞简意味长。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元素。学诗者应仔细揣摩,切实掌握。 

              对于阅读或采用古韵的诗词,要注意平声的古入声字。如:“直、织、石、伏、独、叠、节、郭、峡、达、笛、夕……”。 

              还要注意一些读音特殊的字: 

              1、古今平仄异读的字。如“俱”、“纫”,古平声今去声;“拥”,古上声今阴平等。 

              2、古平仄两读的字。有两种情况:(1)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如“看、望、听、忘、醒、漫、患、叹、莹……”。(2)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同。这类字很多。其中有容易分辨的,如“长、调、中、重、间、难、强、冠、荷、和、缝……”;有的已难以分辨,一般只知读仄声,而不知其在某种意义时应读平声,如“论、教、要、令、翰、浪、燕、便、扁、那、治、不胜、禁、任……”,或只知读平声,而不知在某种意义时该读仄声,如“思、闻、行、从、吹、骑、分、间、华、兴、乘、王、衣、疏、殷……”。 

             *五、七言律句各有一种常用的变格句型、 

             1、五言律句仄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仄仄脚变成了平仄脚。如“移舟泊烟渚”(梦浩然《宿建德江》) 

             2、七言律句仄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入声字(王之焕《凉州词》)。 

             此变格句型多为唐宋诗人所用。律诗多用在尾联出句,绝句则用于第三句,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如锦鲤翻波。 

             运用变格时,须注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应用平声。


            12楼2007-12-02 22:47
            回复
              七言绝句的平仄 

                

              序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是近体诗的一种。七言句式可看作是五言句式的增长。在五言律句前加与首节平仄相反的二字既成七言律句(就是七言去掉前两个字就是五言,所以就不介绍五言绝句的写作章法了)下面介绍一下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绝句1、2、4用韵(一般压平韵,首句不用韵应符合第3、4的格式)。 

              注意: 

               注释: 

              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 

              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 》偏格时宜平可仄:《平》; 

              4、括号《 》偏格时宜仄可平:《仄》 。 

              初学者不必学习偏格句型,尊重《 》内用字平仄。


              13楼2007-12-02 22:47
              回复
                绝句发展到中唐后期也出现了句间对仗:例如杜甫的“七绝”窗前诸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的仄仄脚可以变格,请看五言绝句有关内容 
                 
                有人说:这么多说道岂不束缚手脚?其实不然,我们看大多句子1、3字可不拘的,所以他还是比较灵活的。初学者可先随意写(免得影响思路),然后再套入格律修改(当然修改后意境大为逊色,就多此一举了,还不如索性作一首较好“古绝”)。例如我写一首“七绝”--梦诗时,其底稿为: 
                 
                 底稿“梦诗”(新韵):锁定萦怀催构思,唐诗宋词令人痴。梦中得韵进仙境,俗人妄出李杜诗。该诗意境还可以,完全符合“古绝”的章法,但距离“律绝”显然不附其章法,但按前面介绍的过的4种格式对照,该诗稍加修改就符合第2种要求的格律。所以改为: 
                 
                 七绝“梦诗”:偶遇激情欲赋诗,古人格律让人痴。梦中得韵临仙境,惊动先朝李杜知。 

                读者可参考“五言绝句”有关知识,加深理解。


                14楼2007-12-02 22:48
                回复
                  五言律诗及对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律诗物征是律句八句,组成四联,依次名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称首、颈、腹、尾联),中间两联上下句(出句、对句)要对仗。对仗即对偶,形同古代仪仗,两两相对。 

                    依据“对”、“粘”规则,五律的平仄格式有以下四种: 

                    A、仄起,首句不入韵(等于五绝A式两首相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如,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其中“两”字不依平仄,且形成了“三仄脚”(小忌也)。 不过作者利用对句第一个字来“拗救”一下。 

                  又如,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其中“别”字系入声字,也形成了“三仄脚”(小忌也),作者也利用对句第一个字来“拗救”一下 

                    

                    B、平起,首句不入韵(等于五绝B式两首相加):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石: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等于五绝C式加A式):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平生原有分,况是蔡家亲! 

                  *白: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等于五绝D式加B式):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泊、薄、俗、隔:皆入声字 


                  注意: 

                    注释: 

                  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 

                  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 》偏格时宜平可仄:《平》; 

                  4、括号《 》偏格时宜仄可平:《仄》 。 

                  初学者不必学习偏格句型,尊重《 》内用字平仄。 

                    五言律诗常例是仄起,首句不用韵。


                  15楼2007-12-02 22:48
                  回复
                    *五、七言律句各有一种常用的变格句型、 

                     1、五言律句仄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仄仄脚变成了平仄脚。如“移舟泊烟渚”(梦浩然《宿建德江》) 

                     2、七言律句仄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入声字(王之焕《凉州词》)。 

                     此变格句型多为唐宋诗人所用。律诗多用在尾联出句,绝句则用于第三句,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如锦鲤翻波。 

                     运用变格时,须注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应用平声。 

                      对仗,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往往决定一首律诗的优劣成败,所以学诗者要学好对仗。 

                      律诗对仗有三项要求: 

                      1、平仄声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2、词性词义相对。上下句对应的词一般是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但仅了解这一点还不够,有的词类,主要是名词还分若干小项,往往需要按照这些小项对仗。例如: 

                    (1)天文对:“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2)时令对:“海日生蚕夜,江春入旧年。” 

                    (3)地理对:“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4)地名对:“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5)宫室对:“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6)植物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动物对:“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8)形体对:“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9)人事对:“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春。” 

                    (10)人名对:“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1)方位对;“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2)数目对:“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3)颜色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间。” 

                    (14)虚字对:“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此外,还有器物对、衣饰对、饮食对、史事对、人伦对、代名对、干支对、叠字对、连绵对,等等。


                    16楼2007-12-02 22:49
                    回复
                      词类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做工对;不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做宽对。但有的词虽不同小项或类别,用作对仗,习惯认为也是工对,如“天”对“地”,“兵”对“马”,“诗”对“酒”,“无”(动词)对“不”(副词)等。 

                        有种对仗叫借对。一是借义,如“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五维),因“玄”另有玄黑之义,所以借来对“白”;二是借音,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因“杨”与“羊”同音,所以借来对“鸡”。 

                        句中自对而又相对,也属于工对。如“笛声喧汉沔,歌曲上云霄”(李白),“汉、沔”自对,“云、霄”自对,“汉沔”(地名)与“云霄”(天文)相对,应视为工对。再如“人稀地僻巫医少,夏早秋霖瘴疟多”(白居易),句中一二与三四自对,五与六自对,两句再相对,虽词类小项不同,仍为工对。自对又称当句对,词类相对,平仄声不一定相对。 

                        3、语法句式相对。即上下句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等,句子结构和节奏形式两句相同。如“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上下句均为“主--谓--宾--补”,主语“树色”、“河声”又都是偏正结构,前一名词修饰后一名词,上下句节奏形式均为“二二一”式。 

                        律诗对仗有二忌: 

                        一忌“合掌”。即一联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如“群贤共谱箴时调,众彦齐讴警世声”。 

                        二忌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句式要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板。如前联是“二二一”式,后联宜换用“二一二”式;如果节奏形式不能改换,也要改变一下语法结构,比如前联动词在第二字,后联就应换在其它位置,前联第三字是实词,后联第三字就不妨用虚词。 

                        另外,对仗不要一味求工。否则束缚思想,容易造成合掌,或流于纤巧。可以工对与宽对相结合。如李益诗,“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前四字是工对,末字“见”(动词)却与“容”(名词)相对。 

                        对仗总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 

                        诗人常使用颜色对、数目对、方位对,容易形成工对能给读者以鲜明印象,或增加气势。 


                      17楼2007-12-02 22:49
                      回复
                        三、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时对词性的要求 
                         
                        词性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概括起来,词大约可分为下列九类: 
                         
                        1、名词;2、形容词;3、数词(数目字);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7、副词;8、虚词;9、代词。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单”“双”等字也算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以上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及物动词常常和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和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形容词连绵字(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字(踌躇、踊跃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1、2句叫首联,3、4句叫颔联,5、6句叫颈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3、4句和5、6句。(首联对仗可用可不用,五律首联对仗应用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用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用韵的较少,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但切记不能因为首联对仗了,就减少颔联、颈联的对仗。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它不利于做结束语。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减少为两联,一般用于颈联(5、6句)。


                        19楼2007-12-02 22:50
                        回复
                          律句的“拗救”、“变格” 

                          1、律诗个别句子的变通和拗救 2、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一、律诗个别句子的变通和拗救 

                          律诗平仄格式要求严格,但也有一点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地方也可以变通。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在平仄格式上变通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致寻找毫不变通的律诗,反而不容易找到。变通,并不是任意的,也有一定的规则。古代诗人作诗,也常有某个字不合平仄句型,这叫“拗”,或“拗句”。既然已经“拗”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补救,这就叫“拗救”。 

                          关于“一、三、五不论” 

                          前人曾经提出过一个变通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而言的,意思是说,每句的一、三、五诸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不论”就是可以变通;二四六诸字则必须“分明”,“分明”就是要求严守格式。至于第七字,押韵的用平,不押韵的用仄,这是固定的,就在必提出了。五律每句只有五字,这个口雇自然就变化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雇能够概括一些现象,但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可以不论,有些地方一定要论。所以又有人说:“一三五不一定不论,二四六不一定分明”;这是说,变通是有一定条件的。 

                          关于第一个字,七律每句第一字的平仄完全可以灵活,该用平的可以用仄,该用仄的可以用平。但其中有一个例外,即五律每句的第一个字和七律每句的第三个字,遇到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它的平仄就不能变通。 

                          为什么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不能变通呢?因为如果变为仄声,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五言“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全句只有第二个字(七言句中为第四字)是平声,这叫“孤平”。“犯孤平”在律诗中是禁忌的。不过,“孤平”只限于这一句式,在其他句式中若只出现一个平声,也不算“孤平”。 

                          除这个句式之外,其他的句式第一个字(七言句的一、三两个字),都可以平仄通用。 

                          五律每句的第三字(七律每句的第五字),常见的都是依照格式的,称为正例;有的诗未依照格式,这是变通,称为变例。例如王维的《送别》: 

                          山中相送罢,平平平仄仄 

                          日暮掩柴扉。仄仄仄平平 

                          春草明年绿,○仄平平仄 

                          王孙归当归?平平平仄平 

                          这末句第三个字应仄而用平,既然用了,就属于“不论”了。张继著名的七绝《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仄仄平平平仄平 

                          江枫渔火对愁眠。平平○仄仄平平 

                          姑苏城外寒山寺,平平○仄平平仄 

                          夜半钟声到客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21楼2007-12-02 22:51
                          回复
                            首句七言中的第五个字应仄而用平,也属于不论之列。再如李白七绝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末联: 

                            孤帆远影碧空尽,平平仄仄仄平仄 

                            惟见长江天际流。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一联上句第五字应平用仄,下句相应地在第五字的位置上就仄用平。两句第五字都“不论”了。再读杜甫七律篇《蜀相》前两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仄平平平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平仄仄仄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四句有三句的第五个字平仄变通,也是“不论”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五言第五个字、七言第五个字都可以“不论”,例如: 

                            “仄仄仄平平”句型,不可变通为“仄仄平平平”。 

                            三个平声字在句子末尾连在一起,叫“三平调”,是应该避免的。(当然这只限于句尾,在句子中间三个平声字相连是可以的。) 

                            关于“一、三、五不论”这个简明口诀,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甲)仄脚句: 

                            1、五言的“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可以一、三不论。 

                            2、七言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一、三、五不论。 

                            (乙)平脚句: 

                            1、五言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以不论;但第一字不能不论,否则会犯孤平。 

                            2、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五可以不论,但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会犯孤平。 

                            3、五言的“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以不论,但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出现三平调。 

                            4、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三可以不论,但第五字不能不论,否则出现三平调。


                            22楼2007-12-02 22:51
                            回复
                              拗救 

                              (一)本句自救(孤平拗救) 
                               
                              仄平脚句型(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第1字、七言第3字必须用平声(此处1、3字不可不论)如用仄声既“拗”,前人谓之“孤平”(除韵脚外,仅一平声。七言首字不论不计)这是诗家大忌。如在该处用了仄声,就必须在本句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用一平声字作为补偿、补救,称为“孤平拗救”也叫本句自救。如此处理仍属合乎律诗之规定。孤平拗救的句子等于仄平脚句型的“变格”,其格式为(五言:[仄]平[平]仄平、七言:仄仄[仄]平[平]仄平)。 

                              (二)对句相救 
                               
                              大拗必救 

                              在句型(五言: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五言句型第4字(或3字),七言句第6字(或5字)用了仄声,拗救时可在对句“粘对”的形式进行拗救,叫对句相救。这样五言句就变成“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变成“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通俗讲此种句型,五言:出句第4拗(包括3、4字同时拗),在对句第3个字补救就可以了;七言:出句第6拗(包括5、6字同时拗),在对句第5个字补救就可以了;。 

                              可救可不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指的是在句型(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该句型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用了仄声,称为“半拗”可救可不救,如果非要救可以在对句同一位置换成平声字来救。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平仄格式变通和拗救的通用的情况,初学者能掌握上述变通和拗救的方法,对掌握平仄格式,已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还有些不常见的变通,它们很罕见,属于个别变例,不再详述。我们初学者只需要掌握常用的“孤平拗救”就可以了,至于其它拗救方式比较烦琐,习作时最好不涉猎。 

                              古典诗人的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一般总是合律的。有时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利用了变通的规则,进行了拗救。读近体诗和学写近体诗,熟悉平仄的变通和拗救,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二)、律句平平脚句型(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忌用平声,否则末尾3个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律诗之大忌; 
                               
                              (三)、律句仄仄脚句型(五言:平平平仄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如用仄声既成“3仄脚”最好也要避免(必要时可以一用)。 
                               
                              总之,近体诗“律诗”是严格的律诗,除了允许变格和拗救之外,其他地方不得用拗,拗了无救。初学者最好先完全照正格写作(按正格写不会出现拗句的);熟悉后,顺乎造句炼句的需要适当用拗救、变格及其它。 
                               
                              拗救是诗律给予作者的一定自由,相当于法律的“但书”,是格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写得畅达,减免“削足试履”之苦。 

                               *五、七言律句各有一种常用的变格句型、 

                               1、五言律句仄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仄仄脚变成了平仄脚。如“移舟泊烟渚”(梦浩然《宿建德江》) 

                               2、七言律句仄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入声字(王之焕《凉州词》)。 

                               此变格句型多为唐宋诗人所用。律诗多用在尾联出句,绝句则用于第三句,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如锦鲤翻波。 

                               运用变格时,须注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应用平声。


                              24楼2007-12-02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