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被灭门.最大的收益者当然是汉文帝及其当年代国的官员,伴随入京的全部为部长九卿.
而另外一个不显眼的最大收益者,悄悄地发财去了,那便是琅邪王刘泽.吕后时期仅仅拥有郎邪一郡,而文帝登基,立即坐拥燕国全景,当年的燕国大概包括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广阳等郡.其收益远超周伯,陈平等人.为啥呢?
因为原来老革命们筛选的皇帝首推齐王,但刘泽坚决反对,说齐王母家凶狠,虎而冠,恐怕将来再出个吕后,并且力推汉文帝.说薄太后贤惠之类的.毕竟琅邪王弟处齐国,与齐王打过交道,同时又是当年陈平,周伯一起革命的好兄弟,于是老革命们开始看好文帝,但要切断与吕家的联系,汉文帝不出点血不行,所以那四个儿子必须死,至于谁下的杀手,我倾向薄昭.所以环环相扣,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源头活水来.所以我们看史书上说到推举文帝会把刘泽重点单独的列出来,叫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功劳最大.
我们看一下封赏名单,齐王似乎把当年被切割的三郡还了他,但一转手又被文帝切掉2郡封了刘章和刘兴居.
而齐王和刘璋早早被憋死,刘兴居被谋反.
而周勃,吕后时期就是太尉,陈平就是右丞相,位极人臣,每法再升了,只不过多发点钱而已.
之后周勃为右丞相,陈平变左丞相,然后周勃赶回老家当土财主,然后陈平当独丞相,之后陈平死,周勃再回来当独丞相,之后再回去当农民,然后下狱破胆的胡闹,最后周也死了,之后灌婴也死了,文帝踏实了.
然后轮到诸侯了,楚王刘交早死了,儿子也挂了,文帝面对刘交的孙子,坦然多了.
而齐国,之后被拆成7个,各领一郡.
燕国乃文帝之同盟.
赵王和河间王乃文帝所立,也是同盟军.
所以汉文帝主要监控吴国和淮南国.
淮南王被谋反而死,淮南国被文帝清洗整顿6年后才拆分三国.
而吴王很冤,太子被景帝莫名而杀后,几乎绝了后,因为十几年后.吴王起兵很大的原因是儿子都长大了,所谓老汉62,少子14.
看来大家都瞎折腾,唯独便宜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