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迦索教导的禅思技术 一、尊者阿迦普斯的开示: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有关於禅思的修习,修习禅思的活动包括「奢摩他」—寂静止息和「毘婆舍那」—内明禅思两者。你们可能已经听过并读过许多禅思的修习,但有些人或许正犹豫著「到底那个是最好、最有效的修习方式?」有些人曾经跑来问我:「龙浦(中译注:泰语对师父的尊称),我要以能够产生最快成果的方法来修习,是否有些善巧的方式可以得到最快的成果?我应该如何修习?」对此我回答:「没有这样的事,世间绝无此事。」产生最快成果的修习方法就是决心以最大的毅力去修习。我们必需以超越一切犹豫和怀疑的方式来修习,修习才得以持续不变。 例如你跟从一个特定的老师学习一种禅思的方法,他教导学生观察呼吸时的腹部。学生练习观察「吸入时隆起」和「呼出时落下」的感觉。所以你决定采行那种修习。然后你又跑去跟巴克南寺的住持学习。他们那儿则使用「沙门—阿罗汉」的真言(作为忆念的方便),於是你又决定用那个方式修习。如果你跑去请阿迦索或阿迦曼作禅思的开示,他们会教导「佛—陀」的真言,他们指导学生们完全地以此真言修习并坚持它。 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予以厘清。那一个是正直而真实的方法?答案是,你所选择用功的任何禅思的对象都能提供全部的福利。假设你一天全心全意地静坐入於三摩地(定)三或四次,而每次都坐满一个小时以上。每一次静坐,你都坚决地静坐。从这坚决的努力中,福利就会自动地生起。如果福利并未等於我们的努力,那是因为我们尚未能切断我们的忧愁和疑虑—关於我们所运用的特殊技术。这使修习犹疑不定。 今天你们在沙罗万寺这儿,这里的阿迦(禅师)指导禅思者使用「佛—陀」的真言。明天你们可能跑到马哈沙寺去听闻说法,他们的阿迦将会开示观察腹部起落的技术。后天你们可能又跑到巴克南寺,而他们会教导「沙门—阿罗汉」。这些经历之后,你的疑虑将会加深,而你会问:「怎么会这样呢?这些阿迦们都不教导同样的方法。」如果你的心意陷入这样的疑虑,你就不能掌握到禅思的本质并确立於一种技术,这是修习的一个障碍。 因此,不论你使用何种技术或真言,我推荐你就安止於那个善巧的方便上。我更要建议你稳固地持守这些修习工具之中的一个,并坚决地用功。所有这些禅思的技术都是为了把心意集中在一个对象之上的善巧方便,以便防止它游荡於种种纷云的思想和感受中。在开始修习禅思的阶段里,这是必要的。 二、转述尊者阿迦素有关禅思技术的教导: 现在我要叙述尊者阿迦索所教导的禅思技术。他把修习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观察思惟真言「佛—陀」。第二步是观察思惟人身的令人厌恶相(不净观)。第三步是观察思惟构成所有物质现象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 至於集中於「佛—陀」上的修习,阿迦索指示立即(接续)在完成诵念之后,当我们散布慈心的短暂片刻之后,我们有一小部份(时间)专注集中於三宝—佛、法、僧的德性,接著这个修习,我们就开始展开禅思真言「佛—陀」。禅思者必须在吸入时忆念「佛」,而在呼出时忆念「陀」。正当你集中於呼吸和记诵内在的声音「佛—陀」时,如果你发现心意飘入游荡的思想,就放下呼吸(不管),加速真言的节奏。如是你将能够再与禅思的对象连接起来,重新建立你自己。不要在意你自己「什么时候心意才会平静」或「什么时候你才能体验内明或三摩地」。不要去想这些事情。你的责任就是保持真言「佛—陀」而不要沈溺於任何经过的心理状态。轻松地再提起禅思的对象。不要强迫心意或紧绷、收缩你身上的肌肉。以真言舒适地坐著。让你的心意栖息於「佛—陀」里。让心意尽可能地放松。专注於这佛—陀」。记住这个,当你禅思「佛—陀」时,它就融入心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