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唐门吧 关注:2,824,575贴子:68,009,266

诶,求一个大神~~【阅读方面的高手,有几篇阅读想求指点一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真心求助。


1楼2014-04-29 21:14回复
    你猜我是不是二楼呢。。。据说我第一魂环自带抢二楼技能


    IP属地:安徽2楼2014-04-29 21:14
    收起回复
      我就要和相处一年多的女友结婚了,毫无疑,我是很幸福的。
        现在唯一困扰我的是,我未来的小姨子,一个20岁的漂亮女孩,她喜欢穿紧身的低胸装以及迷你短裙。
        她经常在我面前有意无意的弯下腰,更要命的是在别的男人面前她从来不这么做。要说她没有诱惑到我,那是我在撒谎。
        一天,我未来的小姨子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看看结婚情柬的准备情况。
        当我到时,她家只有她一个人,迎接我的是她无尽幽怨的眼神:我爱的人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我现在唯一想做的是就是在你结婚之前,把我的第一次献给我最心爱的男人~你。
        她在楼梯上对我说:我在卧室等你,如果你决定了,就上来找我。当她走到楼梯的尽头,她的睡衣一起滑落了,洒向我的是她眼中的期待。
        我呆立了一分钟,然后做了我当时唯一能做的事:拉开大门,走向我的汽车…
        刚走到门外,我未来的岳父大人浊泪横流,给我一个恶狠狠的拥抱:好孩子,我们家的测试你已经通过了,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中。
        我一时百感交集,无言以对…
        这段经历告诉我:把避孕套放在自己的车里是多么的重要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4-29 21:35
      收起回复
        阅读啊...貌似不大行呢。不过我看过很多书...尽量帮吧...顺便说一下,我初二,错勿怪。


        IP属地:广东5楼2014-04-29 21:35
        收起回复
          1.下面关于“杜甫很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恶搞诗圣杜甫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学生,从恶搞的情况来看,他们能够摆脱低俗。
          B.不能否认的是,通过恶搞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
          C.不要认为“杜甫很忙”是对圣贤的糟蹋,因为这只是一种调侃、放松,或者是宣泄。
          D.在社会道德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对“杜甫很忙”应该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批评这些年轻人本身也是一种矛盾,因为我们哀叹他们没有想像力,但他们稍出格又忍受不了。
          B.作者认为被恶搞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是诗圣,这是一种亵渎,所以很是痛心疾首。
          C.既然以前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画像长相差不多,那么,其实杜甫只是一个符号。
          D.“杜甫很忙”之所以显得更为社会所知,是因为有网络的推助,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3.根据文章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学时,在自己的教材上给人物随便添加几笔,可能是个眼镜,也可能是绺胡须,其实一般是闲来无事或好奇。
          B.调侃、搞怪名人的情况出现,如果不是恶意,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应该本着一种包容的态度。
          C.杜甫被恶搞也只是一种个性化解读、一种另类的表达,应该合理引导,不要视为洪水猛兽。
          D.当学生有稍微出格的行为时,不要一棒子打死,因为这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应该提倡。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A “他们能够摆脱低俗”说法绝对,应该是“他们基本能够摆脱低俗”。
          2.B“很是痛心疾首”不当,对象错位,这不是作者的态度,而是有些人的态度。
          3.D “因为这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应该提倡”以偏概全。


          IP属地:广东6楼2014-04-29 21:41
          收起回复
            第二篇找不到...


            IP属地:广东7楼2014-04-29 21:43
            收起回复
              活在“骨头”里
              如何活着,是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活出精彩,更是值得期待。
              在喧嚣的尘世间行走,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都抢着告诉你答案:开发商卖的不是豪宅,而是“五星级的家”;销售商卖的不是名车,而是“飞一般的感觉”;买一支化妆品,那是在“留住青春”;喝一杯白酒那是在“品味非凡”;甚至连卫生巾都会让“女人月当月快乐”……所以,这一切你都“值得拥有”。究其本质而言,他们只不过是想掏空你的钱包罢了。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曾几何时,有多少人把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抄在笔记本上,时刻提醒自己应该这样活着。这句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话语,其实什么也没说,或者说是什么也没说清楚。
              这也就难怪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著名作家、编剧王朔会在他的《梦想照进现实》里这般悲凉地述说着活着的状态:“青年时代和谁一起过很重要。我一想起我的青年时代,发现一生的好时光都度过了,这辈子要来的,和我有约的,都来过了。往后就是熬天数,尽快熬干,尽快熬干……”
              比起花光所有“好时光”正在“熬天数”的王朔来,英年早逝的王小波就早早地感悟到“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他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剖析了生存的本质:智慧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充分享受人的自尊的基础,而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因此,他的一生过得短暂却有趣。
              此后,人们对于“如何活着”的思考,并没有停止过。摇滚教父崔健在他的《蓝色骨头》里放声高歌: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春天里,因为我的骨头却是蓝的。他以嘶哑却如同金属般掷地有声的嗓音表达了他对活着的琢磨:“活着要痛快加独立才算是有意义。”
              歌曲的大意是生活要有三种色彩才幸福。红色、黄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人的心,身体和智慧,如今这三个颜色统统被泥土盖了起来,就像眼前这个社会的大酱缸。“只有扭曲一下我自己,抬头看看上面,原来是少有的一片蓝蓝的天空。”蓝色骨头,对崔健来说意味着智慧,也意味着理想和追求。
              活在“骨头”里,它不是随波逐流地去盲目跟从,随遇而安,而是认清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它不是好高骛远地去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干自己能干的事。活在“骨头”里,就是以独立的态度去设定目标,并以乐观的方式去实现它,这是一种活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在新的一天里,红色的心脏搏动如初,黄色的身体健康依旧,只是,你的蓝色骨头还好吗?


              8楼2014-04-29 21:54
              收起回复
                杜甫很忙我们无须紧张
                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而今年又恰逢唐朝大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诞辰1300周年,因而,这一组让杜甫“时而手端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的图片,让许多人痛心疾首,因为,被恶搞的是诗圣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对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诗中圣哲,我们怎能如此作践呢?但是,我们的这种紧张,是不是“反应过敏”了?
                从看到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无中生有地为杜甫“添枝加叶”时,基本还是能够摆脱低俗的,他们更多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嫁接”到这位诗人身上,其中,将杜甫“洋化”成NBA球星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如果着眼于所添加的内容与课本中“原创头像”的关系,那天衣无缝的衔接与那独出心裁的构思,确实能够让我们惊叹于这些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因而,当我们要批评这些年轻人的胡思乱想时,我们自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哀叹今天的学生想像力严重缺乏,毫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他们稍微出格的表现又大加挞伐。
                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位被学生折腾成“很忙”的人是诗圣杜甫,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年就已经有人指出:“高中历史课本古人长相惊人一致。”课本中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竟然长得一样,统一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唯一的变化是胡须的形状与长短。虽然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历史人物头像,但是,80后之前的一代又一代人,对此依然是印象深刻,他们戏称:“上了这么多年学,所有人都被骗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杜甫其实只是一个符号,而不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类似杜甫的辛弃疾等古人的头像,都被学生“添枝加叶”过。事实上,这样的“添枝加叶”,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鲜事,随便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对课本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改装”的情况,只不过,在网络的推助之下,“杜甫很忙”显得更为社会所知而已。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坦然。“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调侃,一种放松,或者是一种宣泄,我们没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糟蹋圣贤的“高度”。
                “杜甫很忙”,但我们用不着很紧张。国外,对兴师动众地调侃诺贝尔奖都能宽容,对调侃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能够宽容,我们对学生的即兴涂鸦,为什么就视如洪水猛兽呢?成熟的文化,本身就必须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只要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不变调,“杜甫很忙”,总比“杜甫很闲”要好得多。


                9楼2014-04-29 21:56
                收起回复
                  啊呀妈呀,真可怜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4-29 22:10
                  收起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4-29 22:24
                    收起回复
                      l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4-29 22:26
                      收起回复
                        活在“骨头”里,它不是随波逐流地去盲目跟从,随遇而安,而是认清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它不是好高骛远地去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干自己能干的事。活在“骨头”里,就是以独立的态度去设定目标,并以乐观的方式去实现它,这是一种活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我们要活在智慧里,学会生活,学会智慧。蓝色骨头,就相当于智慧。知识改变命运,智慧,就是我们人生的一大保障。所以,我们要活在骨头里,或者说,我们要活在智慧里。


                        IP属地:广东15楼2014-04-29 22:27
                        收起回复
                          请叫我夜游神


                          16楼2014-04-29 22: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