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吧 关注:1,289贴子:29,783
  • 15回复贴,共1

中国古代到底是用平太阳时还是真太阳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既有日晷(真太阳时),又有滴漏(平太阳时),这两者可以共用吗?


1楼2014-05-10 17:23回复
    只用真太阳时。滴漏的口径大小是可调节的,说明古人已发现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10 17:25
    回复
      2025-08-07 01:52: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漏刻也是真太阳时,只是精度相对低一些。
      为何这么说?
      因为“刻”所用的箭不是等长的。差不多每天换一根表示时间的箭,约90天轮换一次。即差不多有90根箭,每根箭代表的“日长”不同,这样就可以与真太阳时保持同步了。
      这在古代的史书中,都有详细记录的。
      古代的天文学家,天天观测太阳、星像等。通常长期累积的资料进行分析,会发现冬天与夏天,日长不完全相等的。于是他们就通常改进“箭上的刻度”来调整“真太阳时的时长”。


      IP属地:浙江3楼2014-05-10 18:22
      回复
        一般认为平太阳时是美国天文学家纽康在19世纪末提出的.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5-10 20:16
        收起回复
          中国从明代开始大量引进西洋钟表,主要流行于掌控时间的上层社会,那时计时观念混乱吗,钟表和日晷会不会格格不入


          5楼2014-05-10 22:35
          收起回复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洋古时候用的都是真太阳时。机械钟表中还有一个调快慢的机构,现在出品的机械钟表都还保留着,我想所起到的作用就和铜壶滴漏按照历书的指示换箭的作用差不多。
            日晷、漏刻都是真太阳时。
            西洋钟表,也是真太阳时。
            只有近代才用了平太阳时。不会早于西历19世纪。


            IP属地:北京6楼2014-05-26 22:09
            收起回复
              不如说中国古代在历算方面没有均时差的概念,至少明文上没有计算过平时和视时的差异。以《授时历》为例,在多数计算时把“日”直接当成等长的单位,相当于使用平时计算;在计算日出日落时间时又一律以午正为太阳中天时刻,这时又相当于视时了。


              IP属地:美国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0-04-15 07:49
              回复
                其实如果缺乏高精度的校准工具,使用平太阳时并不容易。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17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