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个我5月2日在微博上发表的文章。http://t.cn/8s3gYH6
网络的发达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比如,每次出差回来可以把想看又被耽误的一些节目通过回放再补上,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了。本周初从南方回来,补看了天津电视台的音配像节目,近两次都是李和曾先生的《逍遥津》,对这出戏已经很熟悉,很大程度上是想听听节目的嘉宾的谈话,希望能增长点知识,开阔眼界。结果大失所望,节目只把嘉宾当做招牌,没有设计好有深度的、有内容的谈话,又把访谈的时间压缩得很短,嘉宾只是简单说说,寥寥几句,几乎无法发挥(也许发挥了,都被减掉了),使得节目清汤寡水,无滋无味。其实嘉宾都是专家级的——刘连群和辛宝达,一个是戏曲理论家,一个名门高足,得和曾先生亲授。所以做好一个节目要做好,首先要有好的、懂行的策划人。80年代天津电台的戏曲节目就是这样,本人正在这样的节目熏陶下,才喜欢上了京剧。
不过这个节目的一个额外收获,就是将李和曾和另外一位艺术家各自配像版本的《逍遥津》一起播放,可以让我们同时领略到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和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创造。
《逍遥津》是和曾先生的代表作,所以从唱词、唱腔、念白、身段、音乐都是精心思考设计的,你可以找出70年代以后的李先生电影、实况录像以及辛宝达的配像,就会发现除了唱腔因为年龄的原因有所不同的,其余的都是几乎一样。我以前比较注意《父子们》的大段唱腔,这次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曹操进宫后的散板、哀求曹操的念白及表演,以及锣鼓的配合,这种深刻则是通过两个版本的对比,才能更加突出地感受到、体会出来的。对比,也会使我们发现以前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但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无独有偶。五一闲暇,与小弟来到同悦兴欣赏曲艺。前面是曲校的学生,大多20出头;倒二是曲艺团的时维,听说是友情助演;攒地的是杨凤杰老师。看了前面学生的演出的收获是,现在还真有一批孩子在学曲艺。这是我第二次看他们的演出了,这批孩子起点不低,假以时日,将来有希望,希望他们坚持,快进步,这样我退休后还能有曲艺听。
等到杨老师上场,你立刻就感到了艺术家的气场,前后对照反差强烈。从上台、击鼓、到开唱,展现的是老艺术家对舞台和技巧的驾驭能力。其实,把学生们和杨老师对比是不合适和不欠当的,只是因为他们同台的巧合。以我最近看的曲艺团其他演出队的节目来看,这些演员和杨老师相比,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举几个例子:
第一,整体。听杨老师的大鼓,不是在听歌唱,而是在歌唱中演绎一段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性格,有情景,而且这种演绎是自然的,不论交代情节,表现人物,描述场景,都是采用适当的声音、语气、唱腔和动作,而且场景人物的转换也是自然,你感到是具体的情景和人物,而不是杨凤杰。一般的演员的感觉是时而自己,时而人物,跳出跳入痕迹明显,感觉唐突,缺乏连贯和衔接。
第二,人物。昨天杨老师唱的是《赵云截江》,一共四个人物,周善、丫鬟、郡主、赵云,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的不同,采用的表情、动作、声音都不同,表现的唱腔、轻重缓急也不同。
第三,动作。刘派京韵以动作展示作为特点之一,《截江》中的刀枪架不少,杨老师演来舒展、大方、自然。现在的一些演员的毛病是,零碎的准备动作太多,未表演之前,就先在那运气,观众一看就知道他要干嘛了,唱和表是割裂的,不连贯,
第四,表情。以这场返场的《活捉三郎》小段为例,伴奏一起,杨老师马上进入情景,从眼睛、面部、举止,都完全进入到一个鬼魂悠悠进门的情景里,把张文远的胆颤心惊表现得漓淋尽致,让观众也感到周围的丝丝恐惧。
其实,我恢复听京韵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而且以前也都是听广播或者下载,真正到园子里听曲艺,是从去年才开始。这还得感谢的我的一位小弟,他唤醒了我对曲艺的回忆。这样说,我是一个曲艺的初识者。但是,为什么我能够从一个《赵云截江》中体会到这么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不久前也在园子里听了杨老师的一位弟子的同样一段,尚存记忆,师徒一对比,好在哪,差在哪,立刻分明,高低自分。所以,对一个初接触的东西,通过不断的对比、对照来认识它,是提高我们鉴赏能力的一条捷径。
殊途同归。我的学生常问我,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我也常这样告诉他们,找几篇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比如MS、 OR、 TRB、TS等期刊的,再找几篇国内期刊的论文,对比着读,你就知道什么是好论文了。知道啥是好的,虽然第一步,但是是重要的一步。
网络的发达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比如,每次出差回来可以把想看又被耽误的一些节目通过回放再补上,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了。本周初从南方回来,补看了天津电视台的音配像节目,近两次都是李和曾先生的《逍遥津》,对这出戏已经很熟悉,很大程度上是想听听节目的嘉宾的谈话,希望能增长点知识,开阔眼界。结果大失所望,节目只把嘉宾当做招牌,没有设计好有深度的、有内容的谈话,又把访谈的时间压缩得很短,嘉宾只是简单说说,寥寥几句,几乎无法发挥(也许发挥了,都被减掉了),使得节目清汤寡水,无滋无味。其实嘉宾都是专家级的——刘连群和辛宝达,一个是戏曲理论家,一个名门高足,得和曾先生亲授。所以做好一个节目要做好,首先要有好的、懂行的策划人。80年代天津电台的戏曲节目就是这样,本人正在这样的节目熏陶下,才喜欢上了京剧。
不过这个节目的一个额外收获,就是将李和曾和另外一位艺术家各自配像版本的《逍遥津》一起播放,可以让我们同时领略到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和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创造。
《逍遥津》是和曾先生的代表作,所以从唱词、唱腔、念白、身段、音乐都是精心思考设计的,你可以找出70年代以后的李先生电影、实况录像以及辛宝达的配像,就会发现除了唱腔因为年龄的原因有所不同的,其余的都是几乎一样。我以前比较注意《父子们》的大段唱腔,这次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曹操进宫后的散板、哀求曹操的念白及表演,以及锣鼓的配合,这种深刻则是通过两个版本的对比,才能更加突出地感受到、体会出来的。对比,也会使我们发现以前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但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无独有偶。五一闲暇,与小弟来到同悦兴欣赏曲艺。前面是曲校的学生,大多20出头;倒二是曲艺团的时维,听说是友情助演;攒地的是杨凤杰老师。看了前面学生的演出的收获是,现在还真有一批孩子在学曲艺。这是我第二次看他们的演出了,这批孩子起点不低,假以时日,将来有希望,希望他们坚持,快进步,这样我退休后还能有曲艺听。
等到杨老师上场,你立刻就感到了艺术家的气场,前后对照反差强烈。从上台、击鼓、到开唱,展现的是老艺术家对舞台和技巧的驾驭能力。其实,把学生们和杨老师对比是不合适和不欠当的,只是因为他们同台的巧合。以我最近看的曲艺团其他演出队的节目来看,这些演员和杨老师相比,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举几个例子:
第一,整体。听杨老师的大鼓,不是在听歌唱,而是在歌唱中演绎一段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性格,有情景,而且这种演绎是自然的,不论交代情节,表现人物,描述场景,都是采用适当的声音、语气、唱腔和动作,而且场景人物的转换也是自然,你感到是具体的情景和人物,而不是杨凤杰。一般的演员的感觉是时而自己,时而人物,跳出跳入痕迹明显,感觉唐突,缺乏连贯和衔接。
第二,人物。昨天杨老师唱的是《赵云截江》,一共四个人物,周善、丫鬟、郡主、赵云,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的不同,采用的表情、动作、声音都不同,表现的唱腔、轻重缓急也不同。
第三,动作。刘派京韵以动作展示作为特点之一,《截江》中的刀枪架不少,杨老师演来舒展、大方、自然。现在的一些演员的毛病是,零碎的准备动作太多,未表演之前,就先在那运气,观众一看就知道他要干嘛了,唱和表是割裂的,不连贯,
第四,表情。以这场返场的《活捉三郎》小段为例,伴奏一起,杨老师马上进入情景,从眼睛、面部、举止,都完全进入到一个鬼魂悠悠进门的情景里,把张文远的胆颤心惊表现得漓淋尽致,让观众也感到周围的丝丝恐惧。
其实,我恢复听京韵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而且以前也都是听广播或者下载,真正到园子里听曲艺,是从去年才开始。这还得感谢的我的一位小弟,他唤醒了我对曲艺的回忆。这样说,我是一个曲艺的初识者。但是,为什么我能够从一个《赵云截江》中体会到这么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不久前也在园子里听了杨老师的一位弟子的同样一段,尚存记忆,师徒一对比,好在哪,差在哪,立刻分明,高低自分。所以,对一个初接触的东西,通过不断的对比、对照来认识它,是提高我们鉴赏能力的一条捷径。
殊途同归。我的学生常问我,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我也常这样告诉他们,找几篇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比如MS、 OR、 TRB、TS等期刊的,再找几篇国内期刊的论文,对比着读,你就知道什么是好论文了。知道啥是好的,虽然第一步,但是是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