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可而止】
“决裂”是否只在一瞬间?有句歌词为【一个人要看过几次爱凋谢,才甘心在孤独里冬眠】。
谁在得寸进尺至颠倒乃尔,谁在几度宽容到忍无可忍,【苟利其身】终于变为【侠情狂志,若无天地】、【安身求名】也成了【横造无端,危耻不辨】、【用性深刻】演变为【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
当他膨胀的私欲化为虚幻时,心中一定有过一万个“假如”,少了哪件事,可以让你不至于如此极刑废黜?因为在有些人的心里,从来没有真正胸怀过国家与人民,在自私的支配下行事,又在自私的心情里自解,到死都不会明白自己犯过多大的错误、只是在痛哭流涕的叹息“我再也没有机会继续自私了”!?
善意度人,惜其才而圆其愿,对自私之人,最大的恩惠莫过于宽容与就范。【难可狎,李鳞甲】虽为乡人之言,却并非道听途说,若不是亲身经历,怎可成表?!那时候,你就预见到他是个误国误民之人,还要以大局为重而欲以情动之;在你最终决定将他削土免官之际,可曾后悔过旧日的宽容?也许应该没有吧?否则他心心念念盼望你的原谅、你却到死都没有再记起他——决裂虽然不在一瞬间形成,却在一瞬间决定了一切。
【适可而止】也许只是一种幻想。本心不同之人,只能越走越远,谁肯屈尊向对方靠近一步时,大约不是“一步难解百步之远”、便是“曲意逢迎别有用心”。不过,你没有感动他,真是他天大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