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太谷吧 关注:15贴子:32
  • 3回复贴,共1

形意拳发力之我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代形意拳师教授初学者无不强调所谓“内三合”,“外三合”,无不强调所谓“整劲”,但是当你练了若干年,师父仍然面沉似水,丢给你一句话:“散!”
师父言之不假。但弟子怎么总是“散”呢?笔者认为教授弟子,贵在具体形象,若空洞笼统,难以为初学者心领;而从学者则需自己潜心揣摩,活学活用,从实践中不断领悟。
在下习艺虽然六十余载,实在功夫平庸。只是有些心得居然“自我感觉良好”,行将就木之前,不忍带去,于是乎不知天高地厚,写将出来,供后学着借鉴:有益,则取之;不齿,则弃之。
一. 消息全凭后腿蹬
记得老拳师吴连富先生有句口头禅,“消息全凭后腿蹬”。这大概是前前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消息”,在形意拳应该是意念;腿脚,则是人之根基。拳谱中“意念生,力发动,脚腿起,送全身”,讲的就是拳力发动的过程。以形意五行拳为例,每一“行”之始,自然应从腿脚开始。就好比汽车,后轮一发动,则车行矣。
“后腿蹬”一是腿不直不弓,才有弹性;二要满脚蹬地,才有力量。
所谓“后腿蹬”形意拳技击名家刘剑则特别强调“前腿带后腿,后腿促前腿”。比如,后右腿一步蹬出,就成了“前腿带后腿”,此时的左腿便成了后腿,需要格外提醒的是这个后腿必须及时蹬进(而非跟进),其落地几乎与前腿同时。否则,就丢掉了“后腿促前腿”的“促”劲这个关键。下体能否练出“整劲”,关键恐怕就在于此。
有些习拳者后脚落地慢而无力,既“促”进不了前腿,反而让前腿拖着,这就势必体势过高,一颠又一颠,一套动作变成了两步,老师父必定责之“拔根”,结果,岂有不“散”之理?
有的拳师动辄把形意拳讲得玄玄乎乎,神神秘秘,其实大可不必。弟子只要掌握要领,肯于坚持,善于研究,在不太长的时间,并不难蹬出功力。到时,一蹬则如猛虎下山,再蹬又似游龙升天。五行、十二形等的第一部功夫不就自然到手了吗。
二. 凝聚全力贯中身
腿脚一旦发动,其力应立贯全身。拳经云:起于根,顺于中,达于稍。而人体各部位均可分为根节,中节,稍节。就全身而言,丹田所居之,就是人体的中枢纽带,我们不妨叫它“中脊”。它下起于尾闾,中聚命门(于两肾之间,属人生之中。它对丹田,附脊骨,中医认为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的根源),。
这里所说的“中脊”,也就是拳谱中的“身”。“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足为奇,而总以身法为要”。又云,“机关在眼,变通在心(脑),而握其要者则在身。身进则四体不令而行,身退则百骸莫不冥然而逝”。足见身法的重要无可取代。
中脊(身)的的作用类似于篮球场上的中锋,没有它,就无法连通左右前锋与左右后卫;同样没有脊中,根节、稍节势必自散。因此,我们练习形意拳,必须注意实中。即脚腿一蹬,气力同时凝聚脊中,伺机迸发。只要有意学习以意领气,习之不难。
三. 侧身调膀气如虹
周身劲力放出,往往需要侧身调膀。白西园大师说,“练拳术之道理,神气贯通形则和顺。”起于根节之气与力,凝聚脊中之时须及时迸射出去,此时,只有侧其身,调其膀,神气才容易“贯通”,形才容易“和顺”。具体练法可以尝试脚腿挺进,中轴(脊中)外旋,侧身调膀,使气力达肩,如练劈拳,则肩摧肘,肘摧腕,腕摧拳,根节、中节、稍节,一气呵成,气势如虹。可以想象,三节不合,气力不顺,根、稍岂有不散的道理?
况且,倘不侧身,心肺中门暴露在对方可击之处,岂不是自寻挨打?任何时候,这都是习拳者的大忌。怪不得高明的拳师,总是侧面攻防,其道理大概不违如此吧。
笔者常常仔细研究《形意拳术大全》,为什么吴殿科先生主张五行拳中的劈、钻、炮拳为直步,而横、炮拳则要求折步呢,原来,前三攻击的是肩、鼻、心,只要侧身调膀气力即顺;而横拳(用以打肋),用的是压、横、顶三劲,倘若不走折步侧身送力,横劲只能靠臂、膀,哪来全身的整劲?炮拳呢,比如两手右胯一撅,出左步,左拳顾,右拳出,身力似乎不易贯出。倘若侧身折步而攻,脚腿蹬劲、身体拧劲、膀臂冲劲三劲合一,是不是力量更大,气势更顺,而易于发出整劲呢?有兴趣者不妨比较一试,加以体验。更何况侧攻比正取本来容易得手呢。
由此我在想,吴先生师从车毅斋——刘剑,二位都是技击名家,功夫、经验是通过实践和实战得来的;吴殿科先生本身有文化,习艺传拳注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他不仅让你知其然,还能让你知其所以然,拳理领会了,自然有助于后学者的实践和提高。古人云,“武事总随文事精”,道理委实精辟!而求学者呢,也得知其然,更求其所以然。倘若师父手把手教,弟子手把手学,不求所以然,结果充其量只能教出一批拳匠,难出拳师。
再回到话题。练出整劲是习拳者的不懈追求,而历代拳师也都一再强调,意念所起,脚、身、手必须齐发,即所谓手到,身到,脚到。“手去脚不去为无根,脚去手不去为无主,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脚也到,打人如拔草”。极言意念一发,当脚、身、手合一,即脚腿,中脊,肩肘之力同时集中凝聚而出。若练到此时,师辈必然抚掌称赞,内外“三合”了,练出“整劲”了。
言而至此,笔者尚有二戒相送:
一是坚持双重,严护中门
在形意拳的整个进退过程中,切莫偏离重心,尤其进攻。年轻气盛,取胜心切,往往冲力过猛,失去平衡,对方只要来一个“乌鸦伏卧”或“顺手牵羊”,自己焉有不倒扑之理?因此,形意拳向来不主张前弓步。有的前辈拳师,年长罹患腿疾,分明是不善用力,膝关节被摧伤所致。
老谱云,“打人如亲嘴,近在咫尺间”。形意拳练的是挨身近打,攻、防、推、刁、截、裹、拧、撩、磕、顶、踩等等均需保持在自己的双重心前提下。攻则两脚齐蹬齐落,击敌风驰电掣而自不弹出;守则两脚双重夹击,稳如磐石,谁奈我何!
其次,形意拳的下脚还应一前一后,相距适度,使可进可退;双腿必须膝扣裆合,以严护中门。倘若“开肠豁肚”,被对方一步插入,则势必全身散架,无立锥之地了。
二是行如槐虫,进退磨胫
形意拳要求“进步时,以前带后,以后促前,行如槐虫;退步时,以后带前,以前促后,前后相连,磨胫而出”,为的是快而敏捷,防护严密,浑身一体。
“行如槐虫”,形象易学,不多赘言;“磨胫”步怎么走呢?通常练法为一腿曲膝半蹲,全脚着地,支撑体重,另一腿曲膝脚尖朝前,脚掌提平紧贴支撑腿里侧胫骨(小腿内侧的长形骨),因此叫做“磨胫步”。走好磨胫步,全身紧凑,无懈可击。
最忌讳的是气势汹汹,挺胸昂首,只图攻,不顾守,完全忘却了“防御为能”乃是形意拳的基本特色;而且你体势那么高,自身先处于下风。难怪老拳师一再把“拔背含胸,胯塌腰灵”作为指导初学者的基本身法了。
形意拳虽然博大精深,却也不是深不可测,只要善于用功、用脑,坚持不懈,学到真谛也非天方夜谭。老朽不才,愿与有志者共勉。


1楼2014-05-30 15:32回复
    言之有理。


    2楼2014-06-14 17:41
    收起回复
      习艺六十多载,那是老前辈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3-11 14: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