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哥吧 关注:46贴子:5,785
  • 23回复贴,共1
14,15岁的时候,上海是我一个遥远的梦。
它闪耀着淡紫色的光晕,飘渺的无法企及。
16岁的时候,我有幸来到上海读书。
我不适应上海的节奏,我骨子认定我是一个下里巴人。
上海这座城市如同上海方言一般拒我于千里之外。
19岁的时候,我已经完全适应熟悉了上海。
每当我向别人说着说其实我不是上海人时,他们都会睁大双眼说完全看不出你是外地的。
那时候我心目中的上海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华彩,我甚至熟稔厌倦了它的纸醉金迷物欲横流。
20,21岁的时候,读大学的留守上海。
我已经能听懂40%上海话了,甚至常常以上海人的姿态向他人介绍上海。
上海成了再熟悉不过的一座城市,甚至是一把枷锁一间牢笼,阻碍我与家人团聚。
23岁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受够了”上海。
坐地铁4号线在海伦路换10号线时,我总是记不起3号线和4号线共用一个车轨,每次都误乘3号线;
去服装街租礼服的时候,面对着几个上年纪的上海阿嬷吴侬软语的狂轰乱炸,我心想北京的事儿妈也要甘拜下风;
走在边远的闵行区,我想起高中在这里的三年里被明抢过一次,小偷小摸过不可计数。
该死,这惹人厌的上海,怎么一次次提醒我它的不好,可是却又让我这么舍不得它——
从17岁到23岁,不多不少的完整青春。一辈子最潇洒最美丽的7年都给了上海,如今却要从这里全身而退,颇有种谈了7年的恋爱无疾而终的伤感。
感谢这一座见证了我成长的城市;
感谢你赐予我的所有遇见与失败;
感谢你把我铸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以后工作上再有机会base在上海几年,是我一个不大不小的心愿。


IP属地:浙江1楼2014-06-21 23:53回复
    还可以讲讲发生的恋爱故事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22 05:47
    收起回复
      2025-08-07 08:4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熟悉 成长 岁月 融入 人与城市的性格 离别,这些关键词提醒爱恨过就是心里接受过,爱恨是对词而不是反义词,所以性情的你没有漠然。理性固然科技也智商一些,但感性的文艺却是人的灵魂和情商。我喜欢上海的风情,喜欢海派的服装,喜欢海派的饮食,欣赏上海年轻的女性,而非弄堂里出来的那些上海人。原来我单位上海base在梅隆广场,每次都到处转转。总感觉c骨子里没有上海男人的小,这是生长的最初环境决定的,更自然也无窠臼固守势力感和骄躁的自我精致感。就像北京南锣鼓巷貌似也算一个特色街区,除了旁边中戏的实验话剧外即使每个店都没田子坊的那种特色和精致的捯饬,但这北方粗犷不精细投足之间,最老的巷子都比田子坊开阔很多。


      IP属地:天津3楼2014-06-22 07:26
      收起回复
        用一年去熟悉,用七年去爱上,人在路上,哪个城市是阶段性的起点和终点。


        IP属地:天津4楼2014-06-22 07:36
        回复
          c的文字真心好


          IP属地:天津5楼2014-06-22 10:18
          收起回复
            希希哥好有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24 17: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