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饱受三年、七年之痒,出轨之事虽不鲜见,毕竟还是受到法律法规约束的。然而在不受一夫一妻制度约束的古代,无论何时,丈夫要是看上哪位美貌女子,想要收入房中,一般不会有什么困难。娶妻纳妾再平常不过,被“三从四德”洗脑的妻子也都无话可说。当然,历史上也不乏胭脂虎,使出各种手段,悍妻雄风一展,丈夫虽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可偏偏有位不寻常的青浦女子,用了个不寻常的办法,重新将自己的丈夫拉入怀中。这位女子绝非等闲之辈,她就是元代著名的才女——管道升。
管道升是青浦小蒸人,字仲姬。这位管家二小姐自幼工诗善画、聪颖异常,不知是不是因为才气非常,她到了28岁仍待字闺中。或许冥冥之中就是为了让管道升等待这样一个有缘之人——赵孟頫。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他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父亲早亡,赵家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亡之后,在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于江南”的过程中,赵孟頫被推荐给忽必烈,元世祖看到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赵孟頫,惊呼为“神仙中人”。由此,赵孟頫一路平步青云,仕途顺畅。
不知是一见钟情,还是相互倾慕,赵孟頫与管道升两位旷世才人终相成眷属,二人既各有千秋,又珠联壁合。佛学大师赵朴初对赵孟頫与管道升这对神仙眷侣有着精当的评价:赵孟頫才艺绝世,丹青艺术被称为元朝第一,书法世称“赵体”,流传不多的作品至今仍是收藏界的珍品,诗词文赋诸体皆妙,开启元诗新风。管道升才貌双绝,能诗文,擅书画,笔意清新。整整三十年,这对诗、书、画三绝的夫妻,在诗坛画苑中相携游艺,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
但是,像任何一对凡尘俗世中的夫妻一样,即使是天造地设的绝配也有唇齿相磨的时候。夫妻二人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年危机”。是日,天高云淡,春色如绣,赵孟頫的府邸里四处静谧。在后园竹柏中的一间斋舍内,管夫人呆呆地望着树间觅食的鸟儿,手里兀自擎着一张墨色正鲜的字笺,心中思绪万千。纸上依旧是赵孟頫熟悉的字体: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即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意思是说,“我为学士,你是夫人。陶学士娶了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学士也有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姬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这是赵孟頫下的“最后通牒”,管道升心如乱麻。夫妻二人结为连理已有二十余载,中年的她被岁月消磨了月华水色,已是“玉貌一衰难再好”,风流倜傥的赵孟頫其实心中已生倦意。况且在那时,纳妾是再平常不过,同朝为官者有谁不是姬妾成群。赵孟頫的心中越发失衡,几次暗暗的透露出想要纳妾的意思。但是管道升始终一直不置可否。一日宴饮之后,赵孟頫想起席间朋友微微露出的调侃之意,借着酒劲,直截了当地写明了自己的意思。想到这里,管道升心中酸楚难以言表。她行至案前,铺纸研墨,望了一眼花瓶内红妆残败的桃花,缓缓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拿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然后,将咱们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赵孟頫43岁时,历尽宦海沉浮,一度谐夫人管道升,隐居青浦,以抄写经书,吟诗作画度日。 每当皓月当空之时,夫妇二人常常来到普济桥边,赏月散步,借景消愁。吟到岳飞的《小重山》时,常常是泪滴满衣襟。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座饱经风霜的普济桥就在青浦金泽镇南首,是金泽最古老的石桥之一。普济桥建于南宋,明清两代作过重修,为单孔石拱桥。古时桥顶处,装有木门,为保两岸镇民的安全,晚间将木门关闭。桥身所用的石料是珍贵的紫石,每当雨霁初晴之时,桥上的紫石散发出晶莹光泽,宛如一座用珠宝相嵌的宝石桥。七百多年来普济桥依然屹立在历史画册的一角,如一位睿智的老人,静静地看着世间的潮来潮去、风云变换,也无意间见证了赵孟頫与管道升令人一唱三叹的爱情。
编者注: 古代虽无律法约束男子对婚姻的责任,但是道德大于法度,道德是永世流传的基本法则和自然规律,古代人很看重道德,无论贵贱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道德的不可亵渎。而法律法规是随执政主体和人的意志变化的。违背道德良心为世人所不齿,“糟糠之妻不可弃”很有精神思想的约束力。
管道升是青浦小蒸人,字仲姬。这位管家二小姐自幼工诗善画、聪颖异常,不知是不是因为才气非常,她到了28岁仍待字闺中。或许冥冥之中就是为了让管道升等待这样一个有缘之人——赵孟頫。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他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父亲早亡,赵家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亡之后,在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于江南”的过程中,赵孟頫被推荐给忽必烈,元世祖看到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赵孟頫,惊呼为“神仙中人”。由此,赵孟頫一路平步青云,仕途顺畅。
不知是一见钟情,还是相互倾慕,赵孟頫与管道升两位旷世才人终相成眷属,二人既各有千秋,又珠联壁合。佛学大师赵朴初对赵孟頫与管道升这对神仙眷侣有着精当的评价:赵孟頫才艺绝世,丹青艺术被称为元朝第一,书法世称“赵体”,流传不多的作品至今仍是收藏界的珍品,诗词文赋诸体皆妙,开启元诗新风。管道升才貌双绝,能诗文,擅书画,笔意清新。整整三十年,这对诗、书、画三绝的夫妻,在诗坛画苑中相携游艺,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
但是,像任何一对凡尘俗世中的夫妻一样,即使是天造地设的绝配也有唇齿相磨的时候。夫妻二人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年危机”。是日,天高云淡,春色如绣,赵孟頫的府邸里四处静谧。在后园竹柏中的一间斋舍内,管夫人呆呆地望着树间觅食的鸟儿,手里兀自擎着一张墨色正鲜的字笺,心中思绪万千。纸上依旧是赵孟頫熟悉的字体: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即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意思是说,“我为学士,你是夫人。陶学士娶了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学士也有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姬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这是赵孟頫下的“最后通牒”,管道升心如乱麻。夫妻二人结为连理已有二十余载,中年的她被岁月消磨了月华水色,已是“玉貌一衰难再好”,风流倜傥的赵孟頫其实心中已生倦意。况且在那时,纳妾是再平常不过,同朝为官者有谁不是姬妾成群。赵孟頫的心中越发失衡,几次暗暗的透露出想要纳妾的意思。但是管道升始终一直不置可否。一日宴饮之后,赵孟頫想起席间朋友微微露出的调侃之意,借着酒劲,直截了当地写明了自己的意思。想到这里,管道升心中酸楚难以言表。她行至案前,铺纸研墨,望了一眼花瓶内红妆残败的桃花,缓缓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拿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然后,将咱们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赵孟頫43岁时,历尽宦海沉浮,一度谐夫人管道升,隐居青浦,以抄写经书,吟诗作画度日。 每当皓月当空之时,夫妇二人常常来到普济桥边,赏月散步,借景消愁。吟到岳飞的《小重山》时,常常是泪滴满衣襟。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座饱经风霜的普济桥就在青浦金泽镇南首,是金泽最古老的石桥之一。普济桥建于南宋,明清两代作过重修,为单孔石拱桥。古时桥顶处,装有木门,为保两岸镇民的安全,晚间将木门关闭。桥身所用的石料是珍贵的紫石,每当雨霁初晴之时,桥上的紫石散发出晶莹光泽,宛如一座用珠宝相嵌的宝石桥。七百多年来普济桥依然屹立在历史画册的一角,如一位睿智的老人,静静地看着世间的潮来潮去、风云变换,也无意间见证了赵孟頫与管道升令人一唱三叹的爱情。
编者注: 古代虽无律法约束男子对婚姻的责任,但是道德大于法度,道德是永世流传的基本法则和自然规律,古代人很看重道德,无论贵贱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道德的不可亵渎。而法律法规是随执政主体和人的意志变化的。违背道德良心为世人所不齿,“糟糠之妻不可弃”很有精神思想的约束力。
![](http://e.hiphotos.baidu.com/album/s%3D680%3Bq%3D90/sign=d5d8147d83025aafd7327dc3cbd6da59/0dd7912397dda144a9ff3e0fb3b7d0a20df4869c.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