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杂谭吧 关注:3,329贴子:37,158

图文解说曹植一生以及他的作品,颠覆你所认识的曹子建(╯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7-13 21:27回复
    【序言】
    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传记,大多传奇人物也。而读完他的传记,不由得感慨:子建的一生很传奇啊!
    何止是传奇,简直是一朵盛开在白天与黑夜里的【奇葩】
    我总结了一下子建的人生中有3个高潮,3个低谷。
    【高潮】:铜雀台赋诗,从平原侯到临淄侯,太子之争。
    【低谷】:司马门之变,从洛神赋到七步诗,曹睿即位。
    叙述子建的后半生,比起其他表情,其实我更想用咆哮体的。
    嘛,我先前在一篇故作深沉的文章里面,评价曹植的一生【灿如烟花】,比起他这一生,我的文字是无力的。而对于子建而言,文字却并不是那么无力,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
    他也确实因文采震惊四座,流芳百世。
    有的吧友也许会说,你这不是娱乐了大众,揶揄了古人么?
    于是我要说,本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爱上子建的【文采】,更爱上那个叫做【曹植】的人。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2楼2014-07-13 21:27
    回复
      【一】
      曹植出生时,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董卓挂了。(看他们的生卒年)
      【子建的错觉】:董卓不是我克死的。
      童年的子建基本就跟着他爹曹老板一路东征西战,东奔西走。
      迁移路线:兖州→鄄(juàn)城→许
      其间,没事就和哥哥弟弟,骑骑马,射射箭,掐掐架。当然掐架估计是很少的,因为曹老板【家管严】
      那个时候还闹饥荒,“民人相食”的事情不在少数。所以即使是曹家,生活也十分拮据。
      曹丕大曹植五岁,那个时候曹丕已经开始读书,曹老板嘱咐子建:好好读书习武,向你哥子桓学习。
      【一脸天真】:子桓哥哥真腻害。
      那时,曹操的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冲(曹昂遇害,曹熊夭折)。他们四个真是印证了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曹丕】:八岁懂骑射,博览全书,能属文。【文武双全】
      【曹彰】:一头黄毛,豪爽直率,舞刀弄枪,就是不爱读书。【习武之人】
      【曹植】:安静敏感,聪颖过人,对答如流,富于文才。【文科生】
      【曹冲】:被誉为神童,很有物理头脑,还称过大象。【理科生】
      这其实还要归功于曹老板【家教好】
      因为曹老板曾经曰过:“今处非常之世,故当读书、御射、弓马、剑术样样精通,方可成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
      现在看来,符合他标准的只有一个人——曹丕。
      当然不是说子建不会武,而是他的骑射剑术相较文才显得不怎么突出,曹老板的儿子都有过人之处,只不过各有各的强项而已。


      3楼2014-07-13 21:28
      回复
        【三】
        迁居邺城后,还不得安宁,因为曹老板还要为他的王图霸业奋力一搏,所以接下来就是曹植的从征生涯。
        征战路线:益州→并州→海滨→乌桓
        这过程中,曹老板屡战屡胜,
        【惊呆】:爹爹好腻害。
        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哀鸿遍野的乱世,惟有运筹帷幄,才能百战不殆。死神随时光顾,你甚至还来不及思考。一着不慎,就万劫不复。这种感受一直伴随曹植的前半生,在他后来的诗篇中也有体现。
        就在从征海滨之时,十四岁的曹植目睹到了海滨百姓恶劣的生存环境,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并用山东民歌曲调《泰山梁甫行》记录下他所看到的景象: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同情】:海边真不是人住的地方!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连个藏身之地也没有,住在简陋的草棚内!他们的妻子衣不蔽体,像禽兽一样出没于树林之中!这哪里是家?只见狐狸野兔在其间游荡!(本翻译纯属意译,详细请咨询度娘)
        很多书籍认为这首诗是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写的,但《曹植传》认为这是曹植早年之作。我姑且取后者,因为写作时期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子建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是自秦汉以来罕见的。


        6楼2014-07-13 21:29
        回复
          【五】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全力向南进军,带着老婆,揣着孩子,攻下了荆州。此时曹植结识了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这一年,曹植十七岁。
          【呆萌】:蜀黍,你好腻害。
          在江陵盘桓一时,曹老板继续挥师南下,追击刘备。曹植自然就跟着他爹奔赴【赤壁】。
          赤壁之战,曹老板惨败,当然惨败之前他老人家还是横槊赋诗,写下了著名的《短歌行》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曹阿瞒会回来的!
          曹老板退兵,从合肥回到谯县老家。带着一大群文人墨客,但是从他们写作的诗赋来看,曹老板深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即使赤壁之战失利,不过至少还收复了荆州,还赎回了蔡文姬妹子。
          曹老板求贤若渴,为了响应他爹的要求,子建效仿汉人七体之作,创作了《七启》:
          (原文十分长……比洛神赋还长……于是我就不贴这里了,大家可以自己度娘)
          汉赋讲究什么?铺陈。于是子建就想象一个名叫玄微子的人,和另一个叫镜机子的人,在那里一问一答。【子虚乌有先生的即视感】
          子建写此文的目的在于鼓励贤人才士不可消极避世。【比如那位卧龙先生】
          总之这是一篇十分现实的文章。
          建安十五年,铜雀台落成了。这一年,曹植十九岁。即将迎来他人生中最春风得意和激情昂扬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重返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诗情。
          贴一张超级妹子的子建~


          9楼2014-07-13 21:30
          收起回复
            【六】
            铜雀台的落成了,曹老板喜上眉梢。这个,人逢喜事精神爽——于是他就想搞突击检查,一试诸儿的文才。你们就所见所感写篇赋来看看啊!
            曹彰抓耳挠腮啊搜索枯肠,曹丕开始构思,若有所悟。其他年龄略小的孩子,都在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自信】:爹爹,我写好了!
            曹老板:【惊】
            从前曹老板看到曹植写的文句,以为是字斟字酌的结果,或是化用前人的文句,一直不以为然。此番而子建出手如此之快,又写的很好,让曹丕很尴尬。
            曹老板于是适时宣布作赋结束,曹彰等人欢呼雀跃,如释重负。
            这是曹植【初露锋芒】,从这时候起子建开始受到曹老板的关注。曹老板决定进一步观察这个儿子。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
            子建身上的优点那是:
            “思捷而才俊”
            “十余岁,能诵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
            “每进见难问,应声而答”
            此外子建还多才多艺,好音乐,能书能画能歌善舞的,还好击剑。
            所有的这些,都很对曹老板的胃口啊
            因此曹老板对子建“特见宠爱”,认为他”最可定大事“
            那时子建十九岁。
            那时曹丕呢,虽然文不如曹植吧,也能武上凑凑,但还算好的,毕竟人家还有【艳福】
            甄嫂嫂甚得曹丕宠爱啊,但曹丕的原配夫任氏,就不高兴了,屡次向曹丕表示不满。曹丕于是想赶走任氏,甄嫂嫂还是很厚道的,据说她还流着眼泪哀求曹丕不要赶走任氏,结果曹丕不听。
            【她不知道有一天,她竟也重蹈覆辙】
            甄氏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我想那时她是了然的,于是她向婆婆卞氏诉说。
            卞氏生气了:”这小子怎么能喜新厌旧!……至少应该是喜新不厌旧嘛。“
            曹植也不由地同情起任氏来,卞氏和甄氏表示希望子建将任氏的遭遇写成诗,以表达怜悯之情。
            曹植心头一酸,稍作酝酿,随即写下了著名的《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悲伤】:浮萍在清澈的水面上,随风到处漂流。年轻时就辞别了父母,来做你的妻子。从早到晚我恭谨勤劳,却无缘无故获罪。从前蒙受你的宠爱,两情相悦琴瑟和鸣。怎料到今日全失,就像参商各在天边。茱萸自然也有香味,总不如兰桂馨香。新人虽然招人喜爱,总不如旧人温存。飘逝的白云有返回的时候,你的爱或许能够如旧?满怀怨情对天长叹,我将向谁诉说心中忧愁?日月如梭,人生短暂。悲风吹入我的帷帐,眼泪就像露水滴个不停。打开衣箱缝制新衣吧,裁剪那绫罗绸缎。
            (本翻译纯手打,如有雷同,算我黑你)
            我觉得“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是点睛之笔,悲哀之情呼之欲出,催人泪下。
            甄嫂嫂泣不成声,卞氏也流泪不止。
            我总结了一下,子建不光拥有上面诸多优点,而且还是【女性之友】


            10楼2014-07-13 21:30
            回复
              【七】
              曹植这一生有三个重要的朋友:王粲、丁仪、杨修。
              前面两个此时均已亮相,为曹植所结识,并在后来的太子之争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曹植诗作《赠王粲》《赠丁仪》为证)
              还有一个人,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杨修,杨德祖,大名如雷贯耳。其实想到他我就想到了——鸡肋!
              子建和德祖两个人真是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一句话:
              【星星眼】:好基友,一辈子。
              这个,且先不要着急,我会在后面【浓墨重彩】地叙述的。
              曹植这个人,一生十分看重友情和亲情,很单纯忠厚,可以说【人畜无害】。
              而且他还特别谦虚,喜欢别人批评、修改自己的作品,所以天下有才之人都愿意结交他。
              咳咳,扯远了。但是,在这第七章中,子建居然抛弃了基友,他就要【出嫁】了!纳尼!
              卞氏单刀直入地问曹老板:”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卞氏心里想:人家子桓十八岁就娶了甄氏,子建已经快二十了,你不着急我还着急了
              曹老板:”这个嘛……“
              之前曹老板就对子建的婚事十分看重,基本上是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好像是他老人家要成亲似的。
              曹老板心里想:子建是个人才,得找一个【有来头】的。
              于是,这个来头,他就挑了清河崔氏——崔琰哥哥的女儿。长得漂亮,又是世族高门,还算门当户对,没办法,那时候婚嫁就讲究这个。
              于是我们的子建就抱得美人归啦~【楼主为什么好难过】
              但是这个崔氏呢,她这一辈子就栽在曹老板手上了,因为小小的过失而不得善终。
              至于为什么,请听下下下……回分解。


              11楼2014-07-13 21:30
              回复
                【八】
                建安十六年,曹植被汉献帝【其实是他爹】封为平原侯。
                这年子建二十岁。
                曹丕则被封为五官中郎将。
                曹丕担上这个职位以后,几乎终日不在家,没办法,忙着应酬嘛。隔三差五借鉴来宾,表达慰问,其实是在广纳人才,【积累人气】。
                当然在一次小规模的文人雅集(西园宴游)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什么小插曲呢,其实也没什么。
                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刘祯,盯着甄氏看了足足一刻钟啊!
                刘祯也真是个胆肥的,据说当时正襟危坐,目光平视。
                差点惹怒了【曹操】,注意是曹老板而不是曹丕。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始作俑者还是曹丕,谁让他叫甄氏出来的呢,估计那时子建也瞟了几眼,就不敢看了。
                我们现在看来这是很荒唐的事,看几眼又如何了?就算吃不到,看看总行吧?!不行!那时候就是不准看人家老婆,更不要说摸了。
                当儿子们封侯赏爵的事告一段落,曹老板又要开始筹划下一步行动。稳坐邺宫,等待马超作乱,准备随时西征。【讨伐理由还是要充足的】
                马超、韩遂等人果然作乱,于是曹操又带着一大班人挥师出发了。本来想带着曹植的,留下曹丕和妻儿守邺城,结果这个时候子建【感冒】了。


                12楼2014-07-13 21:31
                回复
                  【九】
                  来张三国杀的子建镇层。
                  当当当~本章将迎来子建人生中的三座巅峰之一,那就是【铜雀台赋】。
                  曹丕成功平叛河田骚乱,曹老板风尘仆仆西征回来了,对儿子的作为表示肯定,心情那叫一个好。
                  登上铜雀台远望,曹操踌躇满志,自己率先作赋,然后命曹丕、曹植二人各做一篇。
                  曹植很快就做好了,觉得还需润色一下,于是曹丕就先出示自己的赋:
                  建安十七年,春游西园。登铜雀台。命余兄弟并作。其词曰:登高台以骋望.好灵雀之丽 ;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步逍遥以容,聊游目于西山。溪谷纡以交错,草木郁其相连。风飘飘而吹衣,鸟飞鸣而过前。申踌躇以周览,临城隅之通川。
                  曹老板觉得还不错。我觉得吧,子桓这首有点像我小学写作文,流水账,把看到的都写进去了,还有点【质朴无华】的感觉。
                  于是曹老板拿过子建的文稿来念了:
                  从明后而嬉游,聊登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呈。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唯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艾玛,念完这首赋,曹老板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这差距一下就出来了,曹老板仿佛找到了一个知音,看着子建的目光如炬啊。
                  曹老板曾经深情款款地曰过:”我爱他“
                  这个【他】就是曹植。
                  当然罗贯中还嫌不够【霸气】,在里面加了么几句: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特别是那个【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吐槽不能。
                  不仅黑了曹操,还连带黑了子建,当然公瑾是最终受害者。


                  14楼2014-07-13 21:31
                  回复
                    【十】
                    话说这次铜雀台赋诗,曹老板被子建的才华彻底【震惊】到了。
                    也是从这一刻起,子建的命运完全改变了。
                    这年曹植二十一岁。
                    嘛,预告一下,子建本章那是十分的惬意啊。
                    【夏天】到了,曹丕准备在邺宫的东阁讲堂搞一次文学集会,以讨论历史人物为主题。
                    (建安时期,曹操虽然在文学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忙于操持军政要务,自然无暇过多地顾及当时的文坛。而有时间经常和文人接触的反而是曹丕)
                    将【周成王】与【汉昭帝】相提并论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其实我认为这个话题很无聊。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还有,两者有可比性吗?
                    周成王是谁,周武王儿子。汉昭帝,汉武帝儿子。
                    不过,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的,一个周公辅政,一个霍光辅政。总之都是属于很【憋屈】的君主,在贤臣辅佐下【守成有余,魄力不足】
                    曹丕曹植兄弟俩都认为汉昭帝远胜周成王,而当时大多数人肯定成王,否定汉昭。
                    (详细内容见曹丕的《论周成汉昭》)
                    我觉得他们说都言之凿凿,很有道理。
                    楼主想起曾经有个人和我争论过汉殇帝和汉昭帝哪个厉害,那一个叫吐血尼玛,从此我就【彻底放下】立地成佛了。
                    不过从历史人物的贴吧排名看,刘弗陵的人气简直甩姬诵108条街啊。
                    宴会结束后,曹丕、曹植分别用诗和赋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
                    这里贴一篇子建的《娱宾赋》,我觉得还不错:
                    感夏日之炎景兮,游曲观之清凉。遂衎宾而高会兮,丹帏晔以四张。办中厨之丰膳兮,作齐郑之妍倡。文人骋其妙说兮,飞轻翰而成章。谈在昔之清风兮,总贤圣之纪纲。欣公子之高义兮,德芬芳其若兰。扬仁恩于白屋兮,逾周公之弃餐。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


                    15楼2014-07-13 21:31
                    回复
                      【十二】
                      自从建安十七年再登铜雀台,曹植作赋让曹操【刮目相看】,曹老板对子建的宠爱就如同夏天的气温持续上升。
                      曹老板:子建啊...过来过来。
                      【兴奋】:爹爹什么事?(一路小跑)
                      直至建安十九年七月之前,曹老板徙封曹植为临淄侯。这次徙封的曹家子弟只有曹植一个人,【原因不明】,很有可能是他将竞逐【太子】候选人的信号。
                      由于曹植才华出众,又有雄心壮志和仁爱慈孝之心,于是曹老板就想不顾常规,立曹植为太子。
                      那时,曹植二十三岁。
                      这章里,子建一如既往地欢乐着,闲暇之际就和王粲互赠情诗,呸,互赠诗篇。《赠王粲》就是这么来的。
                      平时么和建安诸子、邺下文人研讨研讨文学,喝喝酒,啃啃西瓜,据说刘祯那时就很牛掰,当场作了一篇《瓜赋》,把西瓜描写的,我都有点渴了。
                      我之前提到过,曹植是一位重友情的诗人。这在他写的不少赠答诗中有明显的表现。
                      这些诗歌,叙友情,抒忧伤,有劝告,有宽慰,不见贵公子的傲气,只见【平等】、真切。
                      日本汉学泰斗吉川幸次郎评价说:“曹植诗中所见对友情如此强烈的赞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性质,”“在曹植之后,【友情】成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主题,它所占有的地位,如图男女【爱情】之于西洋诗。这个主题的创始者就是曹植,换言之,是曹植发现了友情对于人生的价值。“看来子建的海外粉丝很多啊。
                      史书上还记载下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
                      盛夏某日,邯郸淳,曹植的【文学】(就是老师)应曹操之命,来见曹植。
                      曹植非常高兴,先不急着和他交谈,天气太热,他让仆人将洗澡水准备好,嘴里快乐的哼着曲子,痛痛快快地冲个凉,然后拿着毛巾上上下下擦身子,舞动四肢,让身体干透后,对着铜镜敷粉(噗),又将刚洗的头发束起,不戴冠,裸露着上身,开始调起胡舞五椎锻。跳完五椎锻,曹植又拿出弹丸,上上下下抛了一会儿后扔下弹丸,拿出一把剑挥动起来。完成这些运动之后他又捧着小说高声朗诵数千言。然后他船上衣服戴上帽子,修饰仪容,与邯郸淳评说开辟之初,万物种类之别,又讨羲皇以来圣贤名臣烈士之优劣。接着诵读古今文章赋诔,讨论安邦治国大政。曹植本人也工于书法,又与邯郸淳大谈书法之妙。几个时辰过去了,曹植谈兴未减,酒兴上来,于是命令端上韭菜,坐席上来宾皆静默无声,只有曹植一个人在那里评古说今,大口喝酒,像表演独角戏一样,无人与之相抗衡。
                      一直到天黑,邯郸淳才回去。
                      他始终无法忘记曹植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对他的朋友们赞叹曹植的才华,称之为”天人“。
                      楼主敲完上面这段文字是这个表情。叼炸天!子建啊,你为何如此之叼,我给你跪了。


                      18楼2014-07-13 21:33
                      回复
                        建安十九年七月,曹老板出征【孙权】,首次让曹植守邺城,以往守邺重任都是由曹丕担任的,这次破例。
                        守卫邺城的责任重大,曹老板语重心长地嘱咐曹植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看到子建抢了自己的饭碗,子桓二哥估计不怎么高兴啊。
                        不高兴也没办法,不过这时的邺宫比以往更恢弘壮丽了。
                        就在一大波人马绝尘而去之后,留下了孤单的子建。
                        于是他开始认真地【思考人生】
                        秦始皇的功业千秋万代,前所未有,为什么后人褒贬不一?甚至周成王、汉昭帝留给后人的也不全是【正面】的启示?
                        是的,前圣先哲对后人的激励在于【精神】方面,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在听政殿和鸣鹤堂之间是东西二坊,其中有一个【温室】,不是养花的,只是室内墙壁上画着一些圣贤的画像。
                        当子建站在这些画像前,他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
                        诶?他们怎么都长得差不多?(呸,无视我的吐槽!)
                        事实是: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殷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周成王、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这些历史人物仿佛都向他缓缓走来,用睿智的语言使他醍醐灌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于是曹植情绪激动地为这些画像每个都点了一个”赞“,还写下了《画赞序》,不过看到这些赞文的数目,真心觉得子建其实是【点赞狂魔】
                        贴三个神仙级别的,楼主也特别喜欢洪荒时代的这些人物,这三篇赞写的深得我心。
                        《少昊赞》祖自轩辕 青阳之裔 金德承土 仪凤帝世 官鸟号名 殊职别系 农正扈民 各有品制
                        《颛顼赞》昌意之子 祖自轩辕 始诛九黎 水德统天 以国为号 风化神宣 威畅八极 靡不祗虔
                        《帝喾赞》祖自轩辕 玄嚣之裔 生言其名 木德帝世 抚宁天地 神圣灵察 教弭四海 明并日月


                        19楼2014-07-13 21:33
                        回复
                          【十三】

                          十三章注定是【基情】满满的一章啊~不甩这张图无以镇层。
                          建安二十年春天,曹操东征回来以后,又去西征张鲁。【老板,您辛苦了,坐下喝口水歇歇可好?】
                          于是在这段时间里,杨修【闪亮】登场,这时曹植二十四岁。
                          话说在曹植守邺城期间,杨修本来也要被曹老板揣着走的,结果他母亲生病了,是以杨修留在邺城家中照顾母亲。
                          【满满的爱意】:德祖,终于等到我们的二人世界了
                          子建常常一个人在铜雀台上,看春风吹绿了田野,又看秋风萧瑟了大地。
                          孤独啊,还好有你,德祖!
                          子建邀来留在邺城的杨修,一起在铜雀苑散步,一路上他向杨修透露心事:父亲的宠爱让他有些隐忧和不安,他觉得有些对不起二哥曹丕。
                          杨修拍拍他的肩:”子建,要相信你爹的眼光,更要相信你的能力!”
                          人生就如同一场战斗,胜败在所难免,但还需【奋力一搏】
                          和德祖的一番交流下,曹植如释重负,写作了《杂诗》:
                          飞观百尺余,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风发,聆我慷慨言。
                          【慷慨激昂】:高耸的望楼有百尺多高,我走近窗户手扶着栏杆。遥望四周千里大地,早晚满眼是辽阔的平原,壮士常怀忧国的心思,小人只图苟且偷安。国仇吴蜀还未曾平灭,为国事抛头颅我甘心情愿。手按宝剑把西蜀眺望,扫平东吴我恨不得出征泰山南。琴弦急,声调激越情悲壮,请听我慷慨激昂的浩歌诗言。
                          有些书上说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九年,从诗篇中似乎能够看出来。不管了,总之它是曹植【言志】诗中的优秀篇章,抒发了子建满腔的报国之志。
                          在与德祖相处的这【一年】里,子建可谓收获颇丰。其实,历史上杨修比子建大17岁,王粲比子建大15岁,对腐女来说实在是很幻灭的事情呢。
                          【申明】我不是腐女。


                          20楼2014-07-13 21:33
                          回复
                            建安二十一年春天,曹操【西征】归来。
                            是年曹植二十五岁。
                            曹丕、陈琳、王粲这一大帮人也顺便被曹老板运回了邺城,邺宫又热闹起来了。
                            入夏以后,天气越来越热,气温比往年都高。王粲最近身体不太好。
                            曹植看好朋友气色不佳,关切询问。
                            王粲说倒也什么,就是最近一直在掉眉毛。
                            子建半开玩笑的说:“我看这是要成为寿星的好兆头,我们都要活的很长,一辈子在一起饮酒赋诗。
                            此时的子建不仅政治上踌躇满志,文学评论热情也相当高涨。他把自己以往所作的辞赋整理出来,请杨修刊定,同时给杨修写了一封长信,谈到他对文学的诸多看法,这封信就是著名的《与杨修书》。原文很长,就不贴了,是很赞的一篇文章。
                            徳祖很快作《答临淄侯笺》,不仅对曹植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就曹植的一些看法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一致。
                            当时子建正在争立太子,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信心。不过他觉得如果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他就要像牛马走【太史公】一样: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不过不管怎样,他还是决定要努一把力。


                            21楼2014-07-13 21:33
                            回复
                              【十四】
                              终于翻页了嘿,精彩预告,本章将引来惊心动魄、暗流汹涌的【太子之争】。
                              虽然今天的我们早已知道结果,但不妨回到建安二十一年,感受下当时的氛围。
                              铜雀台上曹操的目光给了曹植信心,也刺痛了曹丕的心。
                              曹丕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到现在可以说没有犯过一次过失,又是嫡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可曹老板偏偏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曹丕因此十分不快。
                              看到这里我在想,曹操是什么人物,他难道单因为喜爱曹植的才华而欲立他为太子吗?大错,之前已经提到过,若说曹丕幼时已经是【文武双全】的话,那么曹植其实更加全面发展一点。
                              不光是从文学上,而且是在政治上展现出来的天赋深深吸引着曹操。何况子建还擅长美术书法音乐舞蹈还有【剑术】,平易近人,人格魅力巨大,毋庸置疑。
                              史书上曾记载过这么一段曹操曹植父子的问答。曹操与曹植论汉二祖之优劣,曹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搞得他爹想插话都没办法。
                              总而言之,曹丕为什么有这样的危机呢,其实还是归结于曹老板他老人家的个人意志了。
                              喜欢看”窝里斗“
                              太子之位只有一个,怎么办,抢呗!谁表现好给谁。
                              而偏偏子建又是一个不怎么会抢的。
                              唯一一次摸透了他爹的心思,还是杨修教的。
                              那次:
                              曹丕突然收到他爹的一道急令,命他第二天一早火速出城去办一件【要事】曹丕甚感欣慰。结果守城的卫士,横着刀戟,无论如何不准他出门,并说魏公有令任何人不许出城,违者当斩,曹丕只好悻悻然往回走。
                              当曹丕垂头丧气回去时,曹植也接到类似的命令,他赶紧求教杨修应当怎么办?杨修送给他一个字:斩!
                              子建迅速策马赶去城门,卫士依然坚决不让他出门,曹植二话不说,挥出宝剑,一道寒光闪过,一个卫士的脑袋滚落在地,其余卫士不敢阻拦,只好打开城门。曹植纵马直奔出门,不一会儿,将事情完全办妥。
                              曹老板对子建的表现感到满意。
                              不过,曹植始终做不到像曹丕那样【圆滑】,他太单纯了,而且不设防。


                              22楼2014-07-13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