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城混上一段时间,会装个系统换个硬件就自认为很牛逼,同行之间还相互看不上,总认为自己很牛。开个店就打什么专业维修。基本的电路知识都不懂,连个最基本的万用表都不会用还说修硬件,一有人问硬件问题,不管沾不沾边就说看一下电容有没有爆。如果维修都是用眼睛看一下电容爆没,那还要其他工具干嘛?
电容阻直流通交流,在整个电路中作用就是个滤波和耦合,不是万能的,不要动不动就看一下电容有没有爆,电容的好坏也不一定是爆了没,没爆不一定就是好的。
硬件维修的都知道,电路故障中、场管、稳压二极管、整流桥堆、运放、排阻、集成块这些都是易损件。
.........
这种现状越来越普遍,也正是这个原因让电脑行业越来越让人看不起,越来越觉得技术不值钱。
许多人可能要喷了,说这些并不是针对人,是针对整个电脑行业,好了言归正传,先说个基础知识
最近老看到硅脂、硅胶不分,牙膏代替硅脂、口香糖代替硅脂这样的话题
为什么要涂硅脂?你先搞清楚吧
CPU盖子和散热片再怎么造都不可能接触面绝对的平整紧密贴合,肉眼看着平了实际接触面上还有许多小坑,因为要考虑换风扇需要,所以散热片和CPU盖子间不可能用铝挤压等工艺使它们的接触紧精密贴合
所以只能用非金属材料来填补接触面间的小坑, 所以有了硅脂,一种添加了填充剂的油脂,不易挥发分解,提供较好的热传导系数
再怎么高级的硅脂热传导系数都不如金属,所以涂硅脂不是愈多越好,薄薄一层就行,尽量是接触面的金属直接贴合,肉眼看不到的不平的小坑处再由硅脂填充。
盒装CPU自带的风扇散热片上那薄薄的硅脂,并不是厂家小气舍不得多涂,其实这个量是很科学的。
硅脂的目的是填充接触面上不平的小坑,增加贴合的紧密度,而不是盖在CPU上。涂硅脂的时候把CPU盖子和散热片擦干净,原来干了的硅脂全部清除再涂。
自己动脑子想想就知道,牙膏、口香糖能代替吗?胶质状的材料导热相当差,也就里边的那点水分能暂时起到点热传导的作用,水分一干等于给CPU盖了一层棉被,反而降低了CPU和散热片间的热传导效率。所以在没有硅脂的时候,直接把散热片和CPU擦干净装上,虽然接触面有缝隙,但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铝直接接触贴合,都要比盖层被子好;或者也可以滴一滴发动机机油。
说这些可能会伤了部分人,不是针对,只是科普一下基础知识。不管做什么都要不断学习,就看自己愿不愿意接受这些话,愿不愿意让自己学习
电容阻直流通交流,在整个电路中作用就是个滤波和耦合,不是万能的,不要动不动就看一下电容有没有爆,电容的好坏也不一定是爆了没,没爆不一定就是好的。
硬件维修的都知道,电路故障中、场管、稳压二极管、整流桥堆、运放、排阻、集成块这些都是易损件。
.........
这种现状越来越普遍,也正是这个原因让电脑行业越来越让人看不起,越来越觉得技术不值钱。
许多人可能要喷了,说这些并不是针对人,是针对整个电脑行业,好了言归正传,先说个基础知识
最近老看到硅脂、硅胶不分,牙膏代替硅脂、口香糖代替硅脂这样的话题
为什么要涂硅脂?你先搞清楚吧
CPU盖子和散热片再怎么造都不可能接触面绝对的平整紧密贴合,肉眼看着平了实际接触面上还有许多小坑,因为要考虑换风扇需要,所以散热片和CPU盖子间不可能用铝挤压等工艺使它们的接触紧精密贴合
所以只能用非金属材料来填补接触面间的小坑, 所以有了硅脂,一种添加了填充剂的油脂,不易挥发分解,提供较好的热传导系数
再怎么高级的硅脂热传导系数都不如金属,所以涂硅脂不是愈多越好,薄薄一层就行,尽量是接触面的金属直接贴合,肉眼看不到的不平的小坑处再由硅脂填充。
盒装CPU自带的风扇散热片上那薄薄的硅脂,并不是厂家小气舍不得多涂,其实这个量是很科学的。
硅脂的目的是填充接触面上不平的小坑,增加贴合的紧密度,而不是盖在CPU上。涂硅脂的时候把CPU盖子和散热片擦干净,原来干了的硅脂全部清除再涂。
自己动脑子想想就知道,牙膏、口香糖能代替吗?胶质状的材料导热相当差,也就里边的那点水分能暂时起到点热传导的作用,水分一干等于给CPU盖了一层棉被,反而降低了CPU和散热片间的热传导效率。所以在没有硅脂的时候,直接把散热片和CPU擦干净装上,虽然接触面有缝隙,但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铝直接接触贴合,都要比盖层被子好;或者也可以滴一滴发动机机油。
说这些可能会伤了部分人,不是针对,只是科普一下基础知识。不管做什么都要不断学习,就看自己愿不愿意接受这些话,愿不愿意让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