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吧 关注:27贴子:61
  • 0回复贴,共1

熊丙奇:职业教育应是一种教育类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职业教育有规模但质量有待提升
6月26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国新办举行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万人,在校生2933.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2万所,年招生698.3万人,在校生1960.2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5.9%、44.5%。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年招生318万,在校生973.6万,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5%。
熊丙奇认为,就规模上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相当大。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基本是1:1,每年招生规模达800多万;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也很大,今年高职招生规模达到330万,与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招生计划基本持平。但问题是,规模大不等于质量高。有多少职业学校在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又有多少职业学校的老师、学生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可?这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此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面临很多问题,大学毕业生一岗难求,就业越来越难,而一些用人单位的职业技术型岗位却招不到合适人才。熊丙奇认为,国家出台相关决定和规划,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使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合理的结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结构上、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但是这些政策能否切实落地,非常关键。落实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空口号,有概念,没实质。
职业教育应是一种教育类型而非教育层次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地位较低。在人们意识里,“初中-高中-大学”,这才是标准的成才路径。职业学校似乎成了没能进入高中或大学的“无奈”选择,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非优秀学生的“聚集地”。
对此,熊丙奇认为,职业教育在我国是被作为一个教育层次来看待的,它低于普通教育。而在国外,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它与普通教育是平等、平级发展且互相流通的。“如果不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即使投入很大力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无法实现整个高等学校办学的转型。”
事实上,目前我国在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等方面正在做出积极努力。鲁昕曾指出,要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但在熊丙奇看来,这一做法欠妥,因为只提高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无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历层次而专升本,但实际上,学校在专升本之后只有学历教育,没有实质性的高质量本科教育。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打破让高职低人一等的制度。”熊丙奇说,985、211工程的存在本身就制造了许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高考录取时把学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把高职高专放在最后一个批次进行录取,也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和等级差别;政府在对学校进行支持、资助时,也是进行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在就业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将学历作为人才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把人才分为三六九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只有打破各类等级划分,打破现有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01 19: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