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吧 关注:39,756贴子:831,505
  • 1回复贴,共1

重力加速度和什么有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体的重力加速度和星体外围的真空能密度有关,星体密度越大,周边真空能越多,离的越远,真空能越稀薄。
不同的星体周边真空能密度不同,使引力也不同,因引力不同,导致物质运动速度不同,加速度不同。
真空能的空间不均匀分布是按一定比例平缓增减的,变化范围在物质周边呈圆形分布,所以引力也是随距离按一定比例增减,并和距离的半径平方有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02 19:09回复
    4.2 “电磁单极子海”是“分子电流”、“楞次定律”及天体电磁场的物理基础
    闭合电路导体在非电磁场空间中运动不产生电流,而在电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这是因为由于电磁场的存在已经使电磁场时空内的“电磁单极子”按电磁场方向重新排列了,导体切割磁力线就是闭合电路内的磁通量发生改变,在破坏原有物理平衡状态时就必然受到系统的阻力作用、就必然产生电流,这就是“楞次定律”。
    因此,明白了“电磁单极子海”的存在与物理性质,那么超导体的抗磁性与超导体的磁通量的“量子锁定”就非常好理解与解释了。同样,“分子电流”中的电子绕核旋转,微观尺寸上扰动“电磁单极子海”、与“电磁单极子”发生碰撞与作用,在整体上就表现出来了“分子电流”的南北极磁性;它的宏观效应就是大质量天体产生电磁场与“日珥电磁场”等。
    对于宇宙中“电磁单极子海”的密度,宇宙中平均每立方厘米中含有“电磁单极子”数为68.6亿亿个,但在天体万有引力场、电磁场越大的区域,“电磁单极子海”的密度就越大的;所以“天体局域电磁单极子海时空”中的“电磁单极子海”密度大小就是天体万有引力场与电磁场大小的直接表现,这个密度梯度是以天体为中心而向外逐次递减的。
    地球越靠近太阳、公转自转速度越快,产生的地球电磁场就越强大;而地球地壳内部岩浆还是流动的,那么地球产生的电磁场就更强大了。所以,跟地球离太阳差不多距离的火星产生的电磁场就没有地球那么大了,火星除了离太阳稍远、质量小以外,更主要的是火星过了内部活跃期很久了、内部几乎没有岩浆在流动,导致火星的天体电磁场明显比地球弱、火星大气越来越稀薄。
    而恒星太阳上产生的“日珥电磁场”就更明显了,超巨大的太阳表面物质在被抛甩离开太阳表面时,高温度的超巨大物质在太阳的电磁场内扰动而随物质流形状形成自己的“日珥电磁场”;“日珥电磁场”的能量就非常强大、日珥直径有的有很多个地球直径那么大,当日珥破裂时,“日珥电磁场”的巨大能量将太阳表面物质高速抛射到宇宙空间中去而形成“太阳风”。


    IP属地:浙江2楼2014-08-03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