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汉服社吧 关注:27贴子:650
  • 2回复贴,共1

苍水公祠前的涂鸦,挺起民族脊梁的一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10 07:03回复
    这件事不觉同样让我想起,厦门以清代祭礼祭司延平郡王庙的事件。无论苍水公还是国姓爷,都是抗清名臣,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提师反清。犹以延王,在海外孤岛坚持汉家衣冠三十余年让在大陆消失的汉族服饰礼仪在台湾岛保存。可以说张煌言、郑成功两人一生都是为了民族信仰奋力。三百年后,我们修建他们祠堂在举行祭礼,然后在介绍牌中大笔写上一个“清”字,在祭礼上采用清代的礼法,在我看来无疑是对先雄最大的侮辱。汉民族是对礼教犹为看重的民族,不知是负责部门相关人员的常识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总之在当下这个国人素质低下的时代,我们要真正复兴的是华夏人的文明礼仪和道德素质,汉服承载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以衣冠为始,找寻祖先的模样,找回民族的自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10 07:04
    回复
      2025-08-04 10:0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苍水公简介:张煌言(1620—1664),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汉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南明永历元年,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煌言见大势已去,散军于南田之悬嶴,隐居不出。于南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10 0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