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拉迪雅之眼吧 关注:1,502贴子:37,432
  • 7回复贴,共1

【评论】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当代身体文化的审美观照与理性超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当代身体文化的审美观照与理性超越
摘 要:身体文化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凸显,有着消费社会、大众传媒、后现代泛审美化和自我认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因素。纷繁的身体文化体现为一种时尚的身体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下,身体文化对视觉刺激与快感体验的追求,使文本叙事的深度被削平了,碎片化的身体随处可见。这使身体叙事的作品大都流于表面,缺乏内省,淡化了批判的力度。当下身体文化的多元表现已成既定事实,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梳理、理性引导和俗文化维度方面的超越,从而实现真正的身体审美,为人们提供一种“诗意地栖居”的可能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23 14:07回复
    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实际上是自古就有的。人类最早的舞蹈、洞穴壁画、求偶方式,以至于最早的说唱文学中都可以发现对身体的展示。诚然,身体本身具有二重性,即属自然的身体和属社会的身体。如果没有身体的社会意识,实际上也就无所谓身体的审美化。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随着人类越来越走向文明,越来越高级,人的身体展示、身体交往也就越来越被社会化和符号化了。
    然而,到了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进入了消费时代。大众传媒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使影像日益成为观众聚焦的目标,身体开始重新回到现代的审美视野和日常生活中,身体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由边缘到中心,由低调到张扬,涵盖了经济、政治、文艺、生活等各个领域。身体文化的过度膨胀,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在纷繁错杂的文化现象背后,潜藏着众多与以往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这些文化现象入手,对当代身体文化进行必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和超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23 14:08
    回复
      2025-08-06 13:28: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身体文化在当代凸显的原因
      身体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在当代的凸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消费主义使身体成为被消费的主体,大众传媒所造成的视觉文化使身体成为商业影像的元素,后现代的泛审美化又使身体变成一种重要的审美载体。在经济领域中,消费主义导致了感官享乐主义的盛行,使身体成为被消费的主体,甚至成为一种文化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西方社会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了消费社会。正如杰姆逊所说:“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①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杰姆逊认为:“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②而在对符号的消费中,身体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种符号彰显身份的最佳展示。于是,身体经由“消费”这一手段而转化为一个社会性的文化符号。在这里,身体成为被消费的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维护自身生存的健康消费,二是美化身体形象的审美消费。尤其是后者使身体文化进入了审美层面而形成一种身体美学。在消费时代,消费主义一方面促使身体成为被消费主体,促成了身体文化的兴起;另一方面,身体在消费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刺激着商品的生产,在“消费———生产———再消费”关系中,身体文化必然带有浓重的消费主义色彩。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23 14:08
      回复
        当下,中国不仅进入了消费社会,而且也无法避免世界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以摄影、电视、电影为主导的电子成像技术和多媒体,使大众传媒把镜头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图片、动漫、影视、MTV、DV等影像铺天盖地,取代了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把握现实的话语霸权。正如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③印刷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快速直观的读图取代了间接而又需静思的文字阅读,视觉刺激使感性消解了理性。视觉对身体的迷恋,使身体文化暗合了当下都市文化的需求与认同;而最善于制造消费热点和追星狂潮的大众传媒与电子网络的推波助澜,又使身体文化当仁不让地成了读图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视觉文化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常常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姿态出现于日常生活中,就像一场无始无终、花样不断翻新的游戏。于是,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后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方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人们日益关注对自身身体的重塑;但另一方面,对身体美感的追求又使审美更加世俗化和生活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最能体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最便于了解流行艺术趋势的,莫过于电视这一司空见惯的媒体。在电视上,不论是时装发布会,还是青春偶像剧,即使是分秒必争的商业广告,都会借助于名人的身体效应。“身体文化无形中成了电视审美不可或缺的支撑。电视审美的广泛性、普及性又使得身体文化伴随着娱乐也一起更趋市场化和合法化了。”④此外,后现代的泛审美化还极易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身体美的渴望,进而提高了对大众形体面貌的要求。因而,不时会有“女大学生递写真自荐”和用人单位开出关于身高相貌要求的录用条件等现象的出现。拥有得体的姿态和端正的五官,已日益成为竞争工作职位中不可忽视的砝码,甚至成为获取成功事业和美好前途的一个门槛。这也是身体文化日益受到关注的社会深层原因。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23 14:08
        回复
          身体文化在当代的凸显,还有着现代人自身心理需求的内在原因。身体是主体性的标志,它使人类从外在的对象客观世界分离出来———“躯体是个人的物质构成。躯体的存在保证了自我拥有一个确定无疑的实体。任何人都存活于独一无二的躯体之中,不可替代。如果说,‘自我’概念的形成包括了一系列语言次序内部的复杂定位,那么,躯体将成为‘自我’涵义之中最为明确的部分。”⑤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自我是在通过与镜中的身体形象进行感知和认同中构成的,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一致性的愉快。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观众往往对银屏上的当红明星、政界名流、文化精英等多元身体进行凝视,在反观自身的同时,通过认同、摹仿、追捧等方式,有意无意地冀望缩小自己与明星的差距,从而达到自我身体的理想化塑造与主体意识的确证。可以说,对自我身体的关注与重视,以及对他者身体的凝视和摹仿,也是确定身体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于是,现代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和身份确证也在身体这一最普泛化的层面得到了实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23 14:08
          回复
            不管是情色电影,还是“身体写作”,抑或是具有一定公共约束性的电视等大众媒体,在它们所展现出来的身体文化背后,是大众的窥视目光和自恋倾向。影像时代的来临,使身体成为大众的聚焦点。影像的包围撤去了经由文字描述和想象的繁琐,直接的视觉撞击构成了似乎更为真实或在虚拟中显现真实的世界。身体在这个镜像世界里为仿真的影像所反射,同时也以自身的能动性成为拟像的主体,反塑着视觉文化。正如海德格尔指出的“习惯于如图像般地想象和建构世界,世界被构想和把握成图像”⑦,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影像已不是单纯的真实再现,也可以制造假象,也可以说谎。有些时候,大众媒体根据观众“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需求,去进行指向性编码,使影像已然成为欲望的再现。观众通过对图片、电视、电影等的观看,肆无忌惮地将视觉转化为触觉去感受平日里不敢直视但又十分好奇的身体:顾盼神飞的双眸,如凝脂般的肌肤,曼妙优雅的身姿和健美强劲的躯体……甚至各种八卦图片也使观众的目光深入到名人的私人空间中去获得窥探的快感,各种“大挑战”的真人秀节目使普通大众也成了身体展示的角色,就连时下兴起的访谈类节目也常常成了目光对身体窥探的一种延伸。在对身体的窥视中,还包含着自恋的情绪。自恋是一种强烈的对自我的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对生命的体证。所以,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恋是一种激情,许多个人所具有的这种程度只能与性欲和生的欲望相比较。”⑧而人的身体,正是自恋的一个最常见的表现对象。“通过观看,将别人当作是性刺激的对象。”⑨人们往往会把自己投射到图片、电视、电影所展示出来的人物形象上,幻想自己就是其中的人物,经历着虚拟的富贵、浪漫、成功、恋爱等,从而完成一种欲望的发泄,在窥视中完成虚拟的满足,得到快感体验的愉悦。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23 14:09
            回复
              三、身体文化的理性超越与诗意栖居
              在大众传媒带来的读图时代和铺天盖地的影像世界里,身体是一道重要的风景线,不管接受与否身体文化都不容分说地挤压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对身体的张扬与重视,也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与自我肯定的重要一环,其所形成的文化力量也推动着人类向文明和美的更高境界发展。然而,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的今天,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身体文化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和消费热潮中也夹杂着诸多负面因素。当前关于演示身体和以肢体语言来作商业的体育的乃至集体狂欢表演的现象层出不穷,在一些陷于混乱乃至于无序、失控的情况下,肉体无意义地过度展示、倾向于欲望的放纵与宣泄等,不仅难以进入真正的审美意味层,而且简单的身体快感刺激总是左右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人的价值观也易被引导至平面的甚至低俗的境地,从而造成理性的缺席和人文关怀的失落。尤其是当代身体文化中那些消极因素较易误导青少年沉溺于感官世界,甚至影响到他们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例如,港片《古惑仔》系列里的身体暴力一度使青少年将暴力视为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甚至不再对血腥和死亡感到痛苦,将残忍视为一种娱乐,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和犯罪事件。我们应该看到“快感是身体的,但快感的意义是整个社会的”11。对身体的展示,在挑战传统观念、追求身体解放的同时,必须坚守一定的道德底线和审美基准,从而将当下有关身体文化的消费导向健康积极和更具意义的层面。
              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后工业社会的西方仍有着本质的差别。加入WTO后,中国即使变得更开放,更富现代性,也仍然会坚持中国特色和强调以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为基调的主流倾向。而中国当代社会的后现象,实际上与西方后工业国的生存状况也完全不同。与西方相比,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更为复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中国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形态并存。后现代消费语境下的身体文化大多集中在大都市,对身体的关注和开放往往只是大都市里的时尚;许多中小城市还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初期;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仍十分贫困落后,思想的保守与物质的匮乏使大多数人们至今还在为生计奔波,为子女操劳,身体文化现在不是几年之内也不会很快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词。但是,大众传播的迅速扩散又使有关身体文化的信息不断渗透到这些地区,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就此而言,就更有必要对身体文化进行理性引导和诗意超越,以避免因身体文化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23 14:09
              回复
                我想知道什么是后现代审美,还有它的特点是什么?求告知。我不懂,我感觉大家说的好玄,我听不懂,能请您给我用白话说一下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22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