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空并化
山要——无棱
河要——不流
日月要——不分
天地要——虚有
太阳要——不升
地球要——不转
季节要——不变
植物要——凋残
意象举出壮阔,却偏取其不美的瞬间,是胜中取败。因为背景是求全的上进的主流,视角却是其中不求全不上进的少数情况,存在微妙的转折,所以这个“当”,应作“while”。小小的转折里,意味无穷。
还看意象本身。分组来看。
第一组。山河是空间;日月是时间;天地有世界之意,是时空并联。
第二组。太阳地球是世界;季节是时间;花草树木,上文已述,一切都可以在里面。
两组分别都有空间、时间,及时空的并化。并,合并,两者相合,时间与空间。化,变化,有目的的质变。
时空的并,通过相关联的意象们的有序有机并列来实现。时空的化,要通过1、歌词语句连贯2、音乐旋律起伏来化而为一体。这样,并化就实现了。
时空并化有什么好?——构造起广阔的境界。不管读者、听众、粉丝能不能发现,是不是具有这样的审美水平,总之我是做出来了,摆在这里,等你来探究。这样子做音乐的过程一定是十分愉快。
动力火车两位,也算有格调、有内涵的才子了。
境,不是主观感觉,不是逃避格律的芸芸口中“词以境界为上”就算罢了的。“境”是要在经过有方法的探究之后,能够发掘其中深味,而这深味相当丰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广泛的延伸,并且还能够继续追问。比如此歌,做得极好。再如杜甫的诗,苏轼的词,托尔斯泰的小说,莎士比亚的剧,鲁迅的散文,依时空延展性的标准,都是做得极好,佳作例举不尽。
时空性既已并合到位,还要探究“当”的作用。前文已经略述,取其一瞬,而且偏偏是反向的一瞬,究竟有什么意思。马克思的哲学中,有一个道理叫“特殊体现普遍,普遍寓于特殊”,世上没有绝对的特殊或普遍,再特殊的人和事,我们都可以发现其普遍性;再普遍常见的事物,也可以举出其特殊性。这有相对而言的意味。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现代文明透析时空的集大成者,尽管学问领域大异,在哲理上却有相通。
借助大成之意,再看原作的意趣。
当,时间介词;在原曲词中,是个特定的当,不取别的时间,专取反向下行的、有悖于全境主流的瞬间。但不是调转方向,而是蜻蜓点水,因此不会改变全诗(歌词是诗)意境,只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点缀。
“当”,是时空并化的催化剂,是通往最美处的奇异钥匙。
以之为诗题(歌名),实在妙极了。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