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讯(通讯员唐琳春)近日,笔者从灌阳县文化局获悉,灌阳县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桂剧之乡”。
据了解,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属皮黄戏系统,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人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它的开创者唐景崧是灌阳人,中过进士。他把桂北的地方戏和中国的皮黄戏曲相融合,亲自写剧本,谱乐曲,并用桂林话加以演唱,创办了“桂林春班”,并亲自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为桂剧在灌阳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扎根于灌阳的桂剧文化,逐步融合灌阳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瑶乡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一个多世纪以来,深得灌阳人民的喜爱。在灌阳县,除西山瑶族乡主唱山歌外,其他8个乡镇基本都有民间艺人会演、会唱桂剧。
据了解,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属皮黄戏系统,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人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它的开创者唐景崧是灌阳人,中过进士。他把桂北的地方戏和中国的皮黄戏曲相融合,亲自写剧本,谱乐曲,并用桂林话加以演唱,创办了“桂林春班”,并亲自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为桂剧在灌阳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扎根于灌阳的桂剧文化,逐步融合灌阳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瑶乡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一个多世纪以来,深得灌阳人民的喜爱。在灌阳县,除西山瑶族乡主唱山歌外,其他8个乡镇基本都有民间艺人会演、会唱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