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因多次被盗,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08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墓平面为甲字形,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多室砖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墓门、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遭盗掘,但仍出土了可复原文物250余件。种类有圭、璧等礼器;甲、剑、镞等兵器;盖弓帽、铃等车马杂器;带钩、铺首、帐架构件等;玉珠、水晶珠、玉佩等饰品;灶、耳杯、托盘等陶器;以及刻铭石牌62块。石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圭形,其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格虎短矛等铭文;另一类为六边形,其铭文内容为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如“黄绫袍锦领袖一” 、“渠枕一”等,具有遣册性质。字体为汉隶,俗称“八分体”,遒劲有力。
从此墓葬内发现的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性头骨,基本上和曹操去世的年龄相符,专家认为应是墓主人曹操。
根据墓葬的形制、规模、出土遗物、石牌铭文、墓主骨骼,以及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专家们一致确认该墓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2010年1月13日,高陵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评为“2009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该墓平面为甲字形,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多室砖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墓门、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遭盗掘,但仍出土了可复原文物250余件。种类有圭、璧等礼器;甲、剑、镞等兵器;盖弓帽、铃等车马杂器;带钩、铺首、帐架构件等;玉珠、水晶珠、玉佩等饰品;灶、耳杯、托盘等陶器;以及刻铭石牌62块。石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圭形,其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格虎短矛等铭文;另一类为六边形,其铭文内容为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如“黄绫袍锦领袖一” 、“渠枕一”等,具有遣册性质。字体为汉隶,俗称“八分体”,遒劲有力。
从此墓葬内发现的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性头骨,基本上和曹操去世的年龄相符,专家认为应是墓主人曹操。
根据墓葬的形制、规模、出土遗物、石牌铭文、墓主骨骼,以及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专家们一致确认该墓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2010年1月13日,高陵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评为“2009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