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E&DEVE和Zassenhaus
PEDE和Zassenhaus 是二战时期德国手磨最大的两个制造商,它们的磨结构稳定,磨芯质量也好,而且各种经典造型层出不穷,代表了德国当时手磨制造的巅峰。DEVE是PEDE的创始人Dienes的女婿在荷兰创立的,采用了德国生产的磨盘,同时PEDE也有在荷兰组装生产的磨,他们可以算是一家,就放在一起了。
这两家大厂同时作为当时手磨工业的代表,能写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但是关于它们的资料也非常多,楼主这里无需重复了。楼主在这里简单写写它们结构,以及出粉优秀的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PEDE&DEVE。
PEDE拥有被认为当时最好的固定结构Solida,但同时也使用另一种U型顶件作为底端支点的结构(好像有人把这种顶件成为nipple/汗)。二战时期PEDE手磨结构基本只有这两种,它们也代表了不同的设计思路,相互是无法替代的。
左边U型顶件(nipple)右边Solida滚珠
先说Solida。当时的制造者对Solida是怎么评价的呢,是Solida结构更稳固并会减少摩擦,磨粉声音更小,就是说Solida是一个以润滑为主要目的地设计,它并不会提高磨盘配合的精度。
PEDE的Solida是一个限位结构十分严格的系统,下端突出的套筒尺寸跟内磨盘下方的洞配合比较紧密,不考虑磨损的话这个套筒就可以完全支撑住内磨盘和中轴了。PEDE的正牌Solida结构中中间的小滚珠是卡在轴下面的凹槽里面的,这就保证了下方支点和中轴同心度,这样内磨盘转起来不会偏心,而对下面的套筒造成摩擦。这样看来只要顶端轴承能够也和底端套筒同心,那么中轴就会在非常小摩擦情况下转动。
但是Solida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当时的手磨的结构没法保证顶盖上的轴承和下端支点轴承的轴心是重合的。因为顶盖和下面的套轴分别固定在豆仓的两边,但是豆仓的两面却不一定是严格平行的,一旦有了角度那上下两轴的中心线也会有一个角度。这样轴被不同轴的轴承一卡反而会加大磨损。这就是为什么稳固减少了摩擦的Solida手磨用久了发现中轴、上下轴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当然PEDE也有减小轴长度、扩大上轴承的口径已经将顶盖与豆仓焊成一体等种种手段去尽量提高精度,但是它们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从Solida这种结构可以看出,上下轴承一体化对于高精度的限位是十分重要的,不能保证轴承的同轴度而单纯去增加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精度效果反而不好。本文下面也能看到一些其他牌子的手磨结构有类似的问题,它们在很多细节上是值得借鉴的,但是如果设计一个手磨则要从整体结构上去把握。
相对来说底端是U型顶件的结构在限位上就要宽松的多。因为这个顶件是活动的,在内磨盘转动的时候只有支点位置是固定的,轴的角度则是可调的,这就不存在上轴承下轴承不同轴的问题,下面只是个支点根本不是轴承。这样一来只要把支点放在外磨盘的中心,外磨盘歪一点,上轴承歪一点都没关系,下方的支点自动就把轴对到合适的位置上了。所以这种结构内外磨盘的贴合要比Solida好,调节也容易,更能体现M1这种磨盘的优势。这就是虽然顶件的结构摩擦大,声音大,但仍然没有被淘汰的原因。
PEDE的磨盘齿牙不同时期形状略有不同,但楼主发现大多数都是斜着刻的,正三角形的外齿比较少但确实有。虽然二战时期PEDE的外磨盘齿牙都细小,但是带钩的齿牙总是不利于内外磨盘的贴合的。总体感觉相对Zas的磨,PEDE能磨Esp粉的概率要小一些。由于PEDE玩的太少楼主没有总结出不同时期齿牙变化的规律,这项工作就放在以后了。
========================分割线======================================
下面是Zassenhaus。
虽然Zassenhaus开始生产手磨的历史非常久远,但是早期的Zas手磨很少有值得称道的产品。在二十世纪初标致一统天下的年代缺少独特结构专利的Zas还默默无闻。但是到了二战前后Zas无论是结构还是外观都来了一个大跃进,一跃成为德国手磨的一线品牌。
Zas手磨的磨芯固定结构花样比较多,下面这几个结构基本就是Zas固定结构的进化史(从左到右):
最早的Zas采用一个平板托着内磨盘的底部,这相当于限制了中轴的角度变化。对于粗粉来说还是可以用的,但是内外磨盘是不是贴合的好要依赖上轴承的位置。但是在同一时期的PEDE就已经采用U型顶件(nipple)的结构了。
很快Zas就抛弃了平板模式而采用了当时流行的下端固定模式,主要的结构有两个,一个和PEDE的U型顶件是一样的,鼎盛时期的Zassenhaus Zenzi 500采用了这种结构。还有一种是靠两根长螺丝吊着一条型铁片作为底梁,底梁中间安一个螺丝作为内磨盘支点。两根长螺丝一根固定一根可以调节。说起来比较麻烦我就上个图。
虽然这个专利十九世纪就已经有了,但是在二十世纪中期用这个结构的手磨主要就是Zas。Zas瘦长形状的磨如49X或57X 58X多采用这种顶端调节粗细的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不但比较复杂,而且由于两根长螺栓只是靠弹簧固定所以并不稳定,底梁经常会动,算不上是非常稳的结构。
后期的Zas在PEDE破产后也采用过Solida滚珠结构,不过相对PEDE来说Zas是山寨的Solida,中轴下方一般没有那个卡小球的凹槽。山寨Solida的问题后面还会再提,这里不说了,总之是效果不好。当然这时候手磨产业已经走了下坡路,该时期Zas的选材做工都比以前差了不少。
对于这些固定结构的评价,毫不夸张的说,除了类似PEDE的nipple以外,其他几种都不能保证下端支点的位置固定,是有设计结构的缺陷的。虽然能磨多细的粉主要是看磨盘的齿牙,但是结构不合理会对磨盘造成很大的磨损。比如两根长螺栓吊着底梁的结构,楼主有好几这样结构的磨,光498就有3台,但是总共能磨到Esp细度的只有一台498,还只能磨深烘的软豆。所以选这些结构如果为了出粉效果是非常看运气的。
Zas的磨盘相对PEDE来说外磨盘齿牙的间距是差不多的,但是齿的形状靠近正三角形情况的稍多一些,也就是转动的时候内外磨盘贴合的要比PeDe好一点。所以一般同时采用了U型顶件结构的PEDE和Zas,Zas也许能磨的更细一些。
所以Zas的磨一旦结合了U型顶件的结构和正三角形的齿牙,效果就会比较好,典型的例子就是Zassenhaus Zenzi 500,好像拥有者都认为出粉可以达到esp细度。这是磨盘和固定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结一下PEDE和Zas的手磨,它们采用U型顶件作为底端固定的结构磨细粉效果是很好的;PEDE的另一种Solida结构稍差,但是用户体验感更好;Zas其他的各种固定方式比上面这两种都要差不少。至于能不能磨到esp还要看刀盘的齿型。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