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安溪县城【福建安溪--新安路】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县域范围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东接南安市,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区,北邻永春县,西南与长泰县接壤,西北与漳平市交界。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6个村(居),人口115万,有汉、畲等多个民族。
安溪依山近海,交通便捷。“十二五”期间规划有沈海复线、莆永、厦沙、泉三高速连接线四条高速从境内穿过,总里程148.5公里、设11个落地互通,其中安溪至厦门的高速已于2012年底通车,安溪已经融入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圈”。
安溪特色鲜明,名茶飘香。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的第一品牌,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安溪还是“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40%。
安溪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地处晋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近70%,有30多万亩原始森林、次生林,4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气候温和,峰峦叠翠,空气清新;境内还有10多处温泉资源,每天出水量5000多立方米。安溪绿色宜居,可以泡好茶、泡温泉、泡氧吧,非常适合养生休闲渡假。 安溪积淀深厚,人杰地灵。置县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即公元955年),迄今已有1058年,境内有千年文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安溪清水岩在全世界有分炉数千座。古往今来,安溪名人辈出,清朝名相李光地,文学家林嗣环,数学家陈万策,现代医学家李景昀,地球动力学家陈宗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庄希泉等,都是安溪人的杰出代表。目前海内外安溪人有400多万,其中台湾安溪籍乡亲达230多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1.7%。
安溪经济活跃,产业多元。2012年全县GDP352亿元,财政总收入26.7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8.3亿元。重点培育“5+5”产业体系(即:“建材冶炼、藤铁工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茶机具”等五大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光伏光电、休闲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携手世界500强的第52位的IBM、第31位的惠普正在安溪建设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华东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光伏光电方面,安溪有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已有三安光电、厦门信达等近30家光电企业入驻,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各个环节,五年内产值可超过50亿元。
安溪后发崛起,发展迅猛。历史上,安溪曾经是全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贫困脱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省十强、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特别是随着海西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大交通高速时代的到来,安溪的区位、生态、人文、后发等综合优势显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县域范围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东接南安市,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区,北邻永春县,西南与长泰县接壤,西北与漳平市交界。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6个村(居),人口115万,有汉、畲等多个民族。
安溪依山近海,交通便捷。“十二五”期间规划有沈海复线、莆永、厦沙、泉三高速连接线四条高速从境内穿过,总里程148.5公里、设11个落地互通,其中安溪至厦门的高速已于2012年底通车,安溪已经融入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圈”。
安溪特色鲜明,名茶飘香。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的第一品牌,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安溪还是“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40%。
安溪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地处晋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近70%,有30多万亩原始森林、次生林,4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气候温和,峰峦叠翠,空气清新;境内还有10多处温泉资源,每天出水量5000多立方米。安溪绿色宜居,可以泡好茶、泡温泉、泡氧吧,非常适合养生休闲渡假。 安溪积淀深厚,人杰地灵。置县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即公元955年),迄今已有1058年,境内有千年文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安溪清水岩在全世界有分炉数千座。古往今来,安溪名人辈出,清朝名相李光地,文学家林嗣环,数学家陈万策,现代医学家李景昀,地球动力学家陈宗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庄希泉等,都是安溪人的杰出代表。目前海内外安溪人有400多万,其中台湾安溪籍乡亲达230多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1.7%。
安溪经济活跃,产业多元。2012年全县GDP352亿元,财政总收入26.7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8.3亿元。重点培育“5+5”产业体系(即:“建材冶炼、藤铁工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茶机具”等五大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光伏光电、休闲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携手世界500强的第52位的IBM、第31位的惠普正在安溪建设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华东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光伏光电方面,安溪有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已有三安光电、厦门信达等近30家光电企业入驻,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各个环节,五年内产值可超过50亿元。
安溪后发崛起,发展迅猛。历史上,安溪曾经是全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贫困脱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省十强、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特别是随着海西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大交通高速时代的到来,安溪的区位、生态、人文、后发等综合优势显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