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戳吧 关注:40,963贴子:2,851,876

跑戳在乌龙茶之乡---福建安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站---安溪县城【福建安溪--新安路】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县域范围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东接南安市,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区,北邻永春县,西南与长泰县接壤,西北与漳平市交界。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6个村(居),人口115万,有汉、畲等多个民族。
安溪依山近海,交通便捷。“十二五”期间规划有沈海复线、莆永、厦沙、泉三高速连接线四条高速从境内穿过,总里程148.5公里、设11个落地互通,其中安溪至厦门的高速已于2012年底通车,安溪已经融入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圈”。
安溪特色鲜明,名茶飘香。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的第一品牌,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安溪还是“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40%。
  安溪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地处晋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近70%,有30多万亩原始森林、次生林,4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气候温和,峰峦叠翠,空气清新;境内还有10多处温泉资源,每天出水量5000多立方米。安溪绿色宜居,可以泡好茶、泡温泉、泡氧吧,非常适合养生休闲渡假。 安溪积淀深厚,人杰地灵。置县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即公元955年),迄今已有1058年,境内有千年文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安溪清水岩在全世界有分炉数千座。古往今来,安溪名人辈出,清朝名相李光地,文学家林嗣环,数学家陈万策,现代医学家李景昀,地球动力学家陈宗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庄希泉等,都是安溪人的杰出代表。目前海内外安溪人有400多万,其中台湾安溪籍乡亲达230多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1.7%。
安溪经济活跃,产业多元。2012年全县GDP352亿元,财政总收入26.7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8.3亿元。重点培育“5+5”产业体系(即:“建材冶炼、藤铁工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茶机具”等五大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光伏光电、休闲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携手世界500强的第52位的IBM、第31位的惠普正在安溪建设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华东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光伏光电方面,安溪有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已有三安光电、厦门信达等近30家光电企业入驻,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各个环节,五年内产值可超过50亿元。
安溪后发崛起,发展迅猛。历史上,安溪曾经是全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贫困脱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省十强、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特别是随着海西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大交通高速时代的到来,安溪的区位、生态、人文、后发等综合优势显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1楼2014-09-16 10:13回复
    第二站---安溪魁斗【福建安溪--魁斗】 宋、元时,魁斗分属归善乡长泰里和修仁乡崇善里。明、清时,分属长泰里和崇善里。民国初期,分属县城区、兴善区、第一区;民国34年(1945年)后,分属城苑镇、溪东乡、泰安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分属龙城区、清溪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城关区;1958年11月,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8月,属城关区;1965年4月,撤区成立魁斗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魁斗乡;1992年8月,改为魁斗镇,沿续至今。因村位于石竹溪注入清溪处,俗称溪口,由谐音及该镇山状犹如“魁星踢斗”而取名魁斗。 魁斗镇境内多低山丘陵,地势平缓,海拔在200米以下,最高山峰莲花山主峰775米。晋江上游西溪绕镇区而过,河谷盆地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9--21℃,无霜期达340天以上,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宜种植果树,农作物一年可三熟。 魁斗镇是革命老区镇,安(溪)南(安)永(春)中心县委曾设在该镇佛仔格村,当时方毅、彭德清及陈风伍、郭节烈士曾在这个地方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一九九九年九月,经中共安溪县委批准,在佛仔格村原县委中新厝设立革命历史陈列馆,成为弘扬革命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该镇还是闽南主要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旅外乡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对家乡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魁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省道205线和307线公路成“丁”字形贯穿全镇,漳泉肖铁路穿境而过,现已村村通水泥路,镇区至厦门和泉州行车时间仅约90分钟、70分钟。镇供电拼入电网,电力充足,电源稳定。拥有7000门程控电话模块局,移动通讯覆盖全镇。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15所卫生医疗机构,还有广播电视接收站、文化站等。魁斗山明水秀,胜景天成。在佛仔格村石竹溪滨,有一处天然地热,水温约80C,是利用地热沐浴健身的好去处。在蓬庭村水湖山上有清风洞风景区。东临清溪,西倚悬崖,蕴秀藏奇的怪石、古树、与岱屏岩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深山藏古寺的淡墨山水画。该项目由旅外侨亲王泉成先生投资2000万元重新修葺,她将成为闽南著名旅游胜地,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


    2楼2014-09-16 10:42
    回复
      第三站---安溪金谷【福建安溪--金谷】  金谷,位于晋江西溪中游,距安溪县城17公里,邻近清水岩。全镇辖24个行政村,108平方公里的热土养育着5万多勤劳勇敢的金谷小儿女 。金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环境优越。
        金谷,旧貌换新颜。几年来,得惠于改革开放和闽南金三角的特殊政策,镇党委、政府率全镇人民以“高效务实,团结拼搏”的 精神,用“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来耕耘这方热土,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这方热土,交通、通讯便捷,电力充足。境内漳泉铁路(火车站设在金谷村),省道205线和金溪公路纵横交错,并村村实现了道路硬化;程控、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通向各地;水电资源丰富,总装机容量5000KW,投资数百万的35KV变电站已投入使用,电源稳定。金谷,是安溪 投资创业比较理想化的乡镇。这方热土,教育、卫生等事来蓬勃发展。海内外乡亲情系桑梓,热心公益事业,办学创卫。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卫生设施逐步改善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线电视网覆盖全镇。人民安居乐业。荣膺省级“卫生级镇”和“普法达标乡镇”。
        这方热土,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朴实、劳力资源丰富。由旅外侨胞陈先生独资捐建的“陈利职业中专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了上千人专业技术人才,为在该镇办厂兴业提供有利条利; 这方热土,农业基础巩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综合开发迈出新的步伐,现有以龙眼为主的各种名、优、特果树园1.6万亩。又因适宜气候和肥沃土壤,孕育了金谷的特产—黄金桂,以其季节早,产量高,形丽、质优、味香、常饮强身健体而闻名。这方热土,乡镇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涌向。全镇集体、股份、私营企业达818家,年产值30554万元。 各种经济实体方兴未艾,逐步形成以建材和农业综业开发等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使金从小农生产逐步向集约化经营迈向集约化经营迈进。金谷,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3楼2014-09-16 10:49
      回复


        5楼2014-09-16 11:07
        回复
          第五站---安溪官桥【福建安溪--官桥】

          官桥镇位于安溪县东南部,北纬25°01′,东经118°05′,距县城13公里。东与城厢镇交界,西与虎邱镇接壤,南与龙门镇接连,北与蓬莱镇毗邻,东南面仁峰村的大尖尾山与南安翔云镇梅庄村交界,面积105.43平方公里,是中国石材基地镇和福建的著名侨乡。这里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英才辈出,是安溪重点建设的两大中心城镇之一,闽南侨乡的一颗璀璨明珠。
          官桥得名由来已久。相传,宋代名将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之一的铁峰山蝙蝠洞时,曾安营扎寨于江仔头。因往来需经过三角坑溪,为行军方便,于三角坑溪修筑一座简易石板桥。正因为有了这座官建的桥,此地即以“官桥”为名,沿用至今。


          6楼2014-09-16 11:12
          回复
            第五站---安溪龙门【福建安溪--龙门】 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北纬24°57′,东经118°05′。东邻南安市翔云乡,南连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西与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官桥镇接壤 龙门镇地处戴云山脉南部延伸部分,为河谷小盆地,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气候,气温温和,年平均温度18—20.90,年活动积温5633—7238°C。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2188mm。全年无霜期293—340天,全年总日照时数2030小时。境内有地热温泉带长2公里以上,宽30—40米。金狮上汤温泉早已闻名,温度高达80°C,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矿藏资源丰富,花岗岩安溪红635#储量上亿立方米,还有高岭土、稀土、滑石等矿藏;村内水库是安溪县最大水库,库容量达1060多万立方米,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镇境南端的东岭峰,位于安溪与同安的交界处,海拔908米,地势险要,历史上曾设有“东岭隘”和“龙门驿”,是安溪通往厦门的交通要道。


            7楼2014-09-16 11:1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9-16 11:21
              回复


                9楼2014-09-16 12:38
                回复
                  有戳卡换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9-16 12:44
                  收起回复
                    不错很喜欢!盼能交换戳卡 有几种
                    湖北黄冈本地日戳可换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9-16 13:45
                    收起回复
                      第七站---安溪芦田【福建安溪--芦田】 芦田由来说法有二:一.清末著名诗人林鹤年在诗集《山园集》中写道:“余乡万山环耸,虚其中,形如香炉,初名炉田,又名胪传。”1959年建农场,而后改为茶场,取谐音改“炉”为“芦”,称“芦田”。二.芦田村有东山、外洋、大克三个自然角落。分别居住着林、王、颜等三姓氏。据上述三姓氏各自宗族记载:林尚孙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入东山肇基,称其地为“胪传”。王氏儿于1404年入外洋(大宅)肇基,称其地为“彭溪”。颜正辉于明朝徙居大克,称其地为“炉田”。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始末考)三个角落(三合一)统称“芦田”,地名至今沿用。


                      12楼2014-09-24 22:06
                      回复
                        第八站---安溪福田【福建安溪--福前】
                        乡政府设在福前农场场部(即场前分场)。福田,取之福前农场的“福”字和丰田乡的“田”字而命名。
                        宋、元、明、清时,福田乡属感德里。民国时,先后属长坑区、第三区、第二区、福珊乡和多卿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长康区、第六区、十四区、珊屏区、长坑区;1955年,安溪组织数千人在格口等村垦荒造田,开发山区;1958年4月,成立福前农场,后划归省潘洛铁矿管辖;1959年10月,改为县办农场;1962年4月,改为省办农场;1970年10月,改为县办农场,其中,白桃、双垵、丰田等村于1965年4月由原属长坑区改属祥华公社;1979年12月,丰田国有林场正式建场,林场经营区属九龙江支流感化溪汇水区,设有3个职能部门和4个工区,是安溪面积最大的林区;1984年8月,建立丰田乡政府,实行以场辖区域体制1996年12月,丰田乡、丰田林场和福前农场合并,称福田乡,实行一乡带二场的管理体制,延续至今。


                        13楼2014-09-24 22:11
                        回复
                          互换福州、闽侯的戳卡吧


                          IP属地:福建14楼2014-09-24 22:13
                          回复
                            第九站---安溪桃舟【福建安溪--桃舟】 桃舟乡地处安溪县的西北部,距安溪县城88公里,东南与感德接壤,西与漳平市象湖镇毗邻,北与永春县一都镇交界,全乡面积128.26平方公里,下辖桃舟、莲山、下格、达新、吾培、康随、南坑、棠棣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2145人。位于东经117°45?,北纬25°21?,地貌类型以中山—中低山陡坡地形为主,山顶海拔高程700—1244m,区内最高峰陈斗岐1344 m,相对高差大,山坡多直线坡及凸坡,坡度一般大于30°,V型谷发育,谷坡陡峻,区内水系发育,向北流入永春境内西溪支流,为晋江的发源地,也被称为铁观音发源地。


                            15楼2014-09-24 22:14
                            回复
                              第十站---安溪大坪【福建安溪--大坪】大坪乡位于安溪县南部,距县城50多公里,东面、西北面分别与安溪龙门、虎邱镇相连接,南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和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相毗邻,方圆78.65平方公里。宋代至明清称为积德乡新康里,解放后先后隶属崇新区、西坪区、虎邱公社。1985年虎邱公社改乡,1987年从虎邱乡析出设置大坪乡,辖大坪、萍州[1]、福美、双美、帽山、香仑、前洋7个村,乡址设在大坪村内。2003年底,全乡4130户,18082人。 大坪乡海拔850米,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日照时数1875小时,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80%,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空气、土壤、水质均无任何污染,具有发展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国家级茶叶良种、安溪“四大名茶”之一“毛蟹”的原产地。据考证,此茶是在1907年,萍州人张家霍、张家协从山上发现,见其特异,移植在公婆林格,几经繁育而成。该茶种产量高、品质好、滋味甘醇、香气浓溢,是茶中精品。由于大坪乡空气、土壤和水质保持自然的原生态,并且土壤中富含防癌物质——硒元素,使大坪乡成为安溪县开发生产高山富硒绿色食品茶叶的重要基地。此外该乡还种植铁观音、黄旦、本山、肉桂等茶叶品种。


                              16楼2014-09-24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