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恭和百里屠苏俱呆在一旁,半晌少恭才讷讷说道,“一颗师弟?两颗师弟?逸清师姐,你是在称呼小玄么?”
“那是自然!虽然太华弟子众多,我也常有记错的时候,但是逸颗师弟的道号我岂能记错?当年清萦长老在一颗凤凰树下捡到了他,见他颇有灵气,就领了回来。思索几日想不出应该取个什么道号,就随手捏了一个颗字给他。说是在一棵树下捡到的,含义颇深呦~”
墨久玄脸色已经十分不佳。再去看欧阳少恭已经哈哈大笑起了来,“我不行了,屠苏,这得多倒霉,摊上这样一位师父啊!”
有那么好笑么?百里屠苏抱着水盆,仔细想想也十分有趣,这样一衬托显得自己师父十分才华横溢呢。
墨久玄拱手,“逸清师姐,若是无事,我们就告辞了。”
“那逸颗师弟慢走~”
两人见墨久玄走了,连忙跟上。墨久玄缓缓道,“其实观中除去逸清师姐,没人直呼我道号。”
欧阳少恭想象了一下,一颗师兄,一颗师弟,觉得这样十分理解,“好惨——”
“其实我也并不是最不好的,观中之前有位逸尘师兄,大家也很少直呼他的道号。”
“为什么啊,逸尘,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百年前民间广为流传数本《逸尘记》,将逸尘子写成了一个负心薄幸的采花大盗,然而逸尘师兄品性却十分端正,大家实在无法联想,所以都直呼他原本的姓名。”
“哎?屠苏,你有没有读过《逸尘记》?”
百里屠苏摇摇头。墨久玄补充道,“等那个时候的新帝一登基,就下令整顿民风,焚毁了许多污秽之书,《逸尘记》也在那时被销毁了。”
“哦,原来是这样。”
墨久玄见欧阳少恭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转移,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又对那位逸尘师兄表示愧疚,毕竟逝者为尊,拿他的“风流韵事”来遮盖自己的窘境,确实不厚道。忽而想到一件事情,“两位不要在诀微长老面前提起逸尘师兄。”
“啊?”
“这位逸尘师兄名唤夏夷则,是他座下爱徒,已经逝去快百年了。”
两个人回到逸闲亭,想起刚刚墨久玄提起的夷则的事情,怫然不已。百里屠苏更是感触良深,师尊尚在,身为弟子,怎敢有所闪失。若真死去了,养育之恩尚不能回报万一,却又让师尊伤心难过。
当初蓬莱之战前,明明知道封印一旦解开,就只有三天寿命,却还是让师尊解开了封印。当时师尊是作何感想?
欧阳少恭在一边看着小锦鲤,见他也不醒,就把他放在一处阴凉的地方,然后对百里屠苏说,“我们去后山找阿阮玩儿吧!”
“?”这么快就想到要去找阿阮玩儿,看来未能顺利借用三生石对少恭的打击也不大。
“阿阮一直是诀微长老照看的,去找她,说不定能想到其他的办法!”
“……”看来自己想的全错了,看来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少恭。
两个人一路走到了后山,到了阿阮处,却见清和已经在那里了。
稍微走近了一点,看到清和的脸色有点差,再去看阿阮,仿佛一个犯了错的小姑娘,低着头,背着手,脚尖在地上画着圈圈。
“我的,酒呢?”清和不可置信地看着地上孤零零的一坛。
阿阮垂下眼帘,“就剩这么一坛了,好师父,我们再慢慢酿好不好。”
清和闭眼,显然在压制自己的怒意,“你只是贪吃,又不贪杯,酒呢?”
阿阮见糊弄不过去,只好如实相告。
清和叹口气,“以后要小心保管,而且,如此仙酿,以后就别拿它招待一些俗人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见清和不生气了,阿阮笑道,“知道了,反正后山有采不完的花,我以后多让小红和阿狸辛苦一些,多多地酿一些就是了。”
清和有趣地看着她,“你要酿多少?”
阿阮比划着,“就酿这么一大池子可好?”
“那恐怕十个后山也不够你用了。”
嗖的一声,一个白影闪过,嗖的一声,地上的酒坛子没有了。
百里屠苏:“……”一眨眼,少恭呢?!
再去看,只见少恭拎着那坛酒,立在一处断壁旁,手伸平了,让酒坛子悬在半空。
清和:“……”
阿阮:“啊?……”
屠苏:“!!”
少恭迎风独立,“诀微长老,要么借给我们三生石,要么,我就松手!”
清和连忙伸手制止,“别!”
少恭一抬下巴,示意清和好好考虑一下。
清和停顿了片刻,百里屠苏心里暗叫不妙,如此对清和无礼,简直过分。却听清和笑道,“山人岂是小气之人,让你们借用就是!”
阿阮:“……?”
屠苏:“……”说好的高冷呢?
欧阳少恭见清和答应了,下来,把酒坛子还给他,清和拿起酒坛来,“既然如此,明日你再来找我罢。”
心里狐疑,为何要等到明日?虽然自己做的十分不光彩,但是堂堂太华长老岂会是出尔反尔之人?或许真人做事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吧。
而清和一路回去,心里却是这样想的:既是他自己想要回忆起过往,日后为此苦恼怨恨也怨不了谁。况且天墉城比太华观更关心这件事情,紫胤尚且想通了,自己又何必为此固执呢?
那问题来了。
三生石到底被自己丢在那个犄角旮旯了?
平时收集的小玩意太多,实在想不起来,身边也没个贴心的弟子帮自己寻找。既然都已经答应了,就不得不清点一下了。
抬头看了一眼高远的天空,正好一只肥鹤飞过,不禁心生感慨:法器太多,也是烦恼!
“那是自然!虽然太华弟子众多,我也常有记错的时候,但是逸颗师弟的道号我岂能记错?当年清萦长老在一颗凤凰树下捡到了他,见他颇有灵气,就领了回来。思索几日想不出应该取个什么道号,就随手捏了一个颗字给他。说是在一棵树下捡到的,含义颇深呦~”
墨久玄脸色已经十分不佳。再去看欧阳少恭已经哈哈大笑起了来,“我不行了,屠苏,这得多倒霉,摊上这样一位师父啊!”
有那么好笑么?百里屠苏抱着水盆,仔细想想也十分有趣,这样一衬托显得自己师父十分才华横溢呢。
墨久玄拱手,“逸清师姐,若是无事,我们就告辞了。”
“那逸颗师弟慢走~”
两人见墨久玄走了,连忙跟上。墨久玄缓缓道,“其实观中除去逸清师姐,没人直呼我道号。”
欧阳少恭想象了一下,一颗师兄,一颗师弟,觉得这样十分理解,“好惨——”
“其实我也并不是最不好的,观中之前有位逸尘师兄,大家也很少直呼他的道号。”
“为什么啊,逸尘,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百年前民间广为流传数本《逸尘记》,将逸尘子写成了一个负心薄幸的采花大盗,然而逸尘师兄品性却十分端正,大家实在无法联想,所以都直呼他原本的姓名。”
“哎?屠苏,你有没有读过《逸尘记》?”
百里屠苏摇摇头。墨久玄补充道,“等那个时候的新帝一登基,就下令整顿民风,焚毁了许多污秽之书,《逸尘记》也在那时被销毁了。”
“哦,原来是这样。”
墨久玄见欧阳少恭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转移,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又对那位逸尘师兄表示愧疚,毕竟逝者为尊,拿他的“风流韵事”来遮盖自己的窘境,确实不厚道。忽而想到一件事情,“两位不要在诀微长老面前提起逸尘师兄。”
“啊?”
“这位逸尘师兄名唤夏夷则,是他座下爱徒,已经逝去快百年了。”
两个人回到逸闲亭,想起刚刚墨久玄提起的夷则的事情,怫然不已。百里屠苏更是感触良深,师尊尚在,身为弟子,怎敢有所闪失。若真死去了,养育之恩尚不能回报万一,却又让师尊伤心难过。
当初蓬莱之战前,明明知道封印一旦解开,就只有三天寿命,却还是让师尊解开了封印。当时师尊是作何感想?
欧阳少恭在一边看着小锦鲤,见他也不醒,就把他放在一处阴凉的地方,然后对百里屠苏说,“我们去后山找阿阮玩儿吧!”
“?”这么快就想到要去找阿阮玩儿,看来未能顺利借用三生石对少恭的打击也不大。
“阿阮一直是诀微长老照看的,去找她,说不定能想到其他的办法!”
“……”看来自己想的全错了,看来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少恭。
两个人一路走到了后山,到了阿阮处,却见清和已经在那里了。
稍微走近了一点,看到清和的脸色有点差,再去看阿阮,仿佛一个犯了错的小姑娘,低着头,背着手,脚尖在地上画着圈圈。
“我的,酒呢?”清和不可置信地看着地上孤零零的一坛。
阿阮垂下眼帘,“就剩这么一坛了,好师父,我们再慢慢酿好不好。”
清和闭眼,显然在压制自己的怒意,“你只是贪吃,又不贪杯,酒呢?”
阿阮见糊弄不过去,只好如实相告。
清和叹口气,“以后要小心保管,而且,如此仙酿,以后就别拿它招待一些俗人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见清和不生气了,阿阮笑道,“知道了,反正后山有采不完的花,我以后多让小红和阿狸辛苦一些,多多地酿一些就是了。”
清和有趣地看着她,“你要酿多少?”
阿阮比划着,“就酿这么一大池子可好?”
“那恐怕十个后山也不够你用了。”
嗖的一声,一个白影闪过,嗖的一声,地上的酒坛子没有了。
百里屠苏:“……”一眨眼,少恭呢?!
再去看,只见少恭拎着那坛酒,立在一处断壁旁,手伸平了,让酒坛子悬在半空。
清和:“……”
阿阮:“啊?……”
屠苏:“!!”
少恭迎风独立,“诀微长老,要么借给我们三生石,要么,我就松手!”
清和连忙伸手制止,“别!”
少恭一抬下巴,示意清和好好考虑一下。
清和停顿了片刻,百里屠苏心里暗叫不妙,如此对清和无礼,简直过分。却听清和笑道,“山人岂是小气之人,让你们借用就是!”
阿阮:“……?”
屠苏:“……”说好的高冷呢?
欧阳少恭见清和答应了,下来,把酒坛子还给他,清和拿起酒坛来,“既然如此,明日你再来找我罢。”
心里狐疑,为何要等到明日?虽然自己做的十分不光彩,但是堂堂太华长老岂会是出尔反尔之人?或许真人做事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吧。
而清和一路回去,心里却是这样想的:既是他自己想要回忆起过往,日后为此苦恼怨恨也怨不了谁。况且天墉城比太华观更关心这件事情,紫胤尚且想通了,自己又何必为此固执呢?
那问题来了。
三生石到底被自己丢在那个犄角旮旯了?
平时收集的小玩意太多,实在想不起来,身边也没个贴心的弟子帮自己寻找。既然都已经答应了,就不得不清点一下了。
抬头看了一眼高远的天空,正好一只肥鹤飞过,不禁心生感慨:法器太多,也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