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凰菱吧 关注:63贴子:1,750
  • 8回复贴,共1

【菱】【教学】词入门(引用朋友十三公子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从词的产生开始说起,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盛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朝.词往往是可以配乐而歌的,所以,古人喜欢称写词为填词.把固定的音乐曲调跟词结合以后,就产生了词牌.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词谱与之相对应,写词也需要按照词谱而填,具体有哪些词牌呢?如我比较喜欢写的《念奴娇》,《如梦令》,《浪淘沙》,《西江月》,《虞美人》,《蝶恋花》....
《浪淘沙》让人想起惊涛骇浪,抚古怀今,《蝶恋花》让人想起庄周梦蝶和蝴蝶翩翩.....词确实能让我们穿越漫长的时空,亲近千年前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让我们去细细品味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一朵美花,一个黄昏的命运,一对恋人之间的相思.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06 19:47回复
    我再谈谈词的分类.按照内容篇幅的长短类分,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字数划分]【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小令较短,中调长些,长调最长.如上图中李清照同志的《如梦令》属于小令,小令虽然短,但其格律要求最为严谨,《沁园春》则属于中调.长调的格律要求则比较宽松.
    按照风格来划分,词分为婉约词,豪放词.著名才女李清照,南唐后主李煜,宋朝宰相词人晏殊的词多为婉约词,苏轼,辛弃疾,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XX同志则擅长于豪放的风格,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以后我还会专题介绍这几位词坛泰斗.
    【叠词不在范围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06 19:48
    回复
      下面谈谈词的格律,先从汉语的发音讲起,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有四种声调,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而古代也有四声: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请留意入声,这个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的声调,然而,在江浙和华南地区的现代方言中还保留着入声.比如广东话就保留了大量的入声。说点题外话,语言的发展历程是十分漫长而复杂的,古代的发音与现代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儿"字,唐代时候发"ni"音,而现代读"er".不同朝代的发音又不一样.【也许大家听着觉得很晕,究竟该如何分辨平仄呀.我个人整理了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现代发第一声,第二声的字一般情况下应该为平调,而发第三声,第四声的字一定为仄.为何不说发第一声,第二声的字一定为平调呢?这是因为古代入声字中在现代改为发第一,第二声的字应算作仄调.例如"一"字,现代发第一声,但在古代它是入声字,就是仄调,而不是平调.于中国汉字中,具体还有其它哪些类似"一"字的入声字呢?这点大家自己去看书。】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06 19:49
      回复
        举例:驿外断桥边,
        仄仄仄平平
        寂寞无开主.
        仄仄平平仄
        已是黄昏独自愁,
        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著风和雨.
        仄仄平平仄.
        无意苦争春,
        仄仄仄平平
        一任群芳妒.
        仄仄平平仄
        零落成泥辗作尘,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只有香如故.
        仄仄平平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06 19:50
        收起回复
          由于古代入声调的存在,古代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词,用现代的读音去读未必好听.所以现代部分写古体诗词的人认为我们现代人写诗词,应该以现代汉语发音为标准,也就是不管入声字,只按照第一,第二声为平,第三,第四声为仄的标准来写,如此才能保证我们诗词音调的协和.当然,这是一种新观点.是不是每个词排名都有固定的格律和字数?不一定!
          同一词牌名也有几个不同的词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06 19:51
          回复
            我们懂得区分平仄后,还要知道词与诗一样,都是要求押韵的.所谓韵,就是韵母,诗词中一般把韵放在句末,因此又叫韵脚.我们再回头看看刚才那首<卜算子.咏梅>,我们很容易看得出来,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的句末字押了韵,它们相同的韵母是"u".
            然而,有些字的韵母不相同,只是类似,在一首诗中一样可以押韵.如麻,家,瓜,这三字,韵母分别是a,ia,ua.押韵的目的是为了音调的和谐,现代的许多歌词也一样要求押韵.在古代,古人把字数多的韵叫宽韵,字数少的韵叫窄韵,李清照词中的"险韵诗成"中的险韵指的就是窄韵,大概是因为可供选择的韵字比较少,因此写诗词时候用窄韵那可是相当的"险".诗与词的韵部是不一样的.诗的韵的分类有一百余部,每一部多则超过100字,少则十来字(这就是窄韵),写诗词押韵时候必须用同一部的韵字.而词的韵的分类则不一样.根据<词林正韵>,词的韵部共分十九部.我总结了一下,如果以现代语音标准来看,写词的时候,现代同韵母(或者韵母相似)的字基本可以押韵.而写诗则不可以,因为诗韵的分类比词韵更细,更复杂些.具体的诗韵词韵划分还是参照正式的诗韵书籍.我这里讲的只是个大概情况,实际上如果把诗词韵书背下来可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06 19:52
            回复
              先看立意和意境,立意就是作者在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感受和思想.这有点类似我们读书时候,教语文的先生动不动就喜欢给文章找的中心思想,这个立意就是中心思想.立意需不落俗套,不同凡响.我们看杜牧的《山行》: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注意,不要错字)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生动描绘了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比春天还要火红的秋色,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这就是它的立意与意境.
              看是否含蓄.诗词贵在含蓄.采用婉曲,象征,比拟,隐语,典故等手段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就是含蓄.
              词句是否优美,是否合符格律,语言是否精炼.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必须经得起推敲,最生动地表达思想.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06 19:53
              回复
                此贴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06 1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