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脉压低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患者血管条件差或医务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引起的动脉流量不足。(2)动脉端血管痉挛。(3)动脉管路扭曲、受压、或管路破损。(4)静脉管路连接不紧造成漏气或穿刺针脱出。(5)水分超滤过多导致血压下降。(6)静脉传感器进水。处理:(1)检查管路是否扭曲受压、是否破损、如遇管路破损应立即更换。(2)检查连接是否紧密、穿刺针有无脱出。(3)如是动脉出血量不足可调整穿刺针位置。(4)因超滤过多,血压低引起的低血流量应降低超滤率,调节机器中的可调钠浓度,如仍不能纠正的要补充血容量,输入0.9%氯化钠溶液或静推高渗糖[3]。(5)血管出现痉挛时可用热水袋热敷穿刺部位上方, 减慢血流速度,痉挛好转后再提高血流速度。(6)检查静脉压传感器是否进水、有无污染并及时更换。
2. 静脉压高报警原因及处理
原因:(1)无肝素透析或肝素用量不足、动脉出血量欠佳、患者高凝状态等造成的血管路内或透析器内凝血。(2)静脉传感器进血或进水。(3)静脉穿刺处血肿或穿刺针斜面抵触在血管壁上。(4)静脉管路扭曲、打折、受压。(5)穿刺针或静脉血管路上的夹子未打开。(6)脱水量过多增加了阻力。(7)患者血管狭窄、硬化弹性差阻力大。处理:(1)首先要检查静脉穿处有无渗血、肿胀,如发生肿胀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如无肿胀可调整静脉穿刺针位置或针的斜面。(2)检查血管路是否扭曲、打折、注意夹子是否打开,妥善固定透析管路,并嘱患者变动体位时勿压迫血管路。(3)检查静脉传感器是否进血或进水,静脉传感器进血或进水应及时给予更换。(4)观查是否有凝血情况发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管路及透析器观察是否凝血并辨别凝血阻塞部位,如系凝血应及时更换透析器、管路。(5)长期透析患者血管弹性差,在穿刺前应仔细选择血管,避开疤痕。(6)超滤过高引起的静脉压高,可适当延长透析时间,降低超滤率。
3. 空气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动脉穿刺针与血管路连接不紧密。(2)血泵前管路破裂。(3)动脉血流不足产生气泡。(4)静脉血路管的静脉壶液面太低,感应器未能感应到液体。(5)感应器探头处有污物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6)输血、输液时进入空气。(7)静脉壶管壁上有气泡附着。处理:(1)检查血管路与穿刺针连接处是否紧密,检查管路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及时更换。(2)动脉出血不足产生的气沫,可用无菌注射器从静脉壶上端的分支中将气沫抽掉。(3)输血输液时应及时观察,勿输入空气。(4)如检查血中无气泡,应重新安装静脉壶改变探测部位,也可用酒精棉球擦拭静脉壶与探头使其紧贴。(5)静脉壶液面过低时及时调整静脉壶液面至整个壶的2/3。
4. 漏血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透析器破膜。(2)漏血探测器有污物沉积。(3)机器探测器有故障。(4)透析液中有大量的空气也可引起假报警。处理:(1)先用肉眼观察透析液出口处,如有絮状血丝流出或液体呈淡红色表明透析器破膜,应立即更换透析器。(2)如果确认不是透析器破膜,则为假漏血报警,观察有无空气进入透析液,一般在超滤率过大、透析液除气不良、透析液管路接口与透析器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下发生。(3)如以上原因排除后仍报警应暂停透析, 用擦镜纸清洁漏血探测器,如果探测器出现故障,应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5. 电导度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常见原因是透析液吸液管堵塞、吸空、漏气等。(2)透析液配比有误,机器的浓度配比系统出现故障。(3)透析用水水流量与水压出现异常、透析用水不符合标准。(4)机器消毒、脱钙、冲洗不彻底。(5)报警线设置过高或过低。(6)电导度测试系统出现故障。处理:(1)检查透析液供给是否正常,有无用尽、是否摇匀,加强巡视,保证透析液正常供应。(2)提起透析液吸液管,观察透析液吸入量是否正常,不能正常吸入时检查透析液管有无扭曲打结,滤网有无堵塞,接头是否漏气[4]。(3)保证透析用水正常供给。(4)透析结束后要对机器进行消毒、脱钙,防止机器内管道堵塞。
原因:(1)患者血管条件差或医务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引起的动脉流量不足。(2)动脉端血管痉挛。(3)动脉管路扭曲、受压、或管路破损。(4)静脉管路连接不紧造成漏气或穿刺针脱出。(5)水分超滤过多导致血压下降。(6)静脉传感器进水。处理:(1)检查管路是否扭曲受压、是否破损、如遇管路破损应立即更换。(2)检查连接是否紧密、穿刺针有无脱出。(3)如是动脉出血量不足可调整穿刺针位置。(4)因超滤过多,血压低引起的低血流量应降低超滤率,调节机器中的可调钠浓度,如仍不能纠正的要补充血容量,输入0.9%氯化钠溶液或静推高渗糖[3]。(5)血管出现痉挛时可用热水袋热敷穿刺部位上方, 减慢血流速度,痉挛好转后再提高血流速度。(6)检查静脉压传感器是否进水、有无污染并及时更换。
2. 静脉压高报警原因及处理
原因:(1)无肝素透析或肝素用量不足、动脉出血量欠佳、患者高凝状态等造成的血管路内或透析器内凝血。(2)静脉传感器进血或进水。(3)静脉穿刺处血肿或穿刺针斜面抵触在血管壁上。(4)静脉管路扭曲、打折、受压。(5)穿刺针或静脉血管路上的夹子未打开。(6)脱水量过多增加了阻力。(7)患者血管狭窄、硬化弹性差阻力大。处理:(1)首先要检查静脉穿处有无渗血、肿胀,如发生肿胀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如无肿胀可调整静脉穿刺针位置或针的斜面。(2)检查血管路是否扭曲、打折、注意夹子是否打开,妥善固定透析管路,并嘱患者变动体位时勿压迫血管路。(3)检查静脉传感器是否进血或进水,静脉传感器进血或进水应及时给予更换。(4)观查是否有凝血情况发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管路及透析器观察是否凝血并辨别凝血阻塞部位,如系凝血应及时更换透析器、管路。(5)长期透析患者血管弹性差,在穿刺前应仔细选择血管,避开疤痕。(6)超滤过高引起的静脉压高,可适当延长透析时间,降低超滤率。
3. 空气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动脉穿刺针与血管路连接不紧密。(2)血泵前管路破裂。(3)动脉血流不足产生气泡。(4)静脉血路管的静脉壶液面太低,感应器未能感应到液体。(5)感应器探头处有污物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6)输血、输液时进入空气。(7)静脉壶管壁上有气泡附着。处理:(1)检查血管路与穿刺针连接处是否紧密,检查管路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及时更换。(2)动脉出血不足产生的气沫,可用无菌注射器从静脉壶上端的分支中将气沫抽掉。(3)输血输液时应及时观察,勿输入空气。(4)如检查血中无气泡,应重新安装静脉壶改变探测部位,也可用酒精棉球擦拭静脉壶与探头使其紧贴。(5)静脉壶液面过低时及时调整静脉壶液面至整个壶的2/3。
4. 漏血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透析器破膜。(2)漏血探测器有污物沉积。(3)机器探测器有故障。(4)透析液中有大量的空气也可引起假报警。处理:(1)先用肉眼观察透析液出口处,如有絮状血丝流出或液体呈淡红色表明透析器破膜,应立即更换透析器。(2)如果确认不是透析器破膜,则为假漏血报警,观察有无空气进入透析液,一般在超滤率过大、透析液除气不良、透析液管路接口与透析器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下发生。(3)如以上原因排除后仍报警应暂停透析, 用擦镜纸清洁漏血探测器,如果探测器出现故障,应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5. 电导度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常见原因是透析液吸液管堵塞、吸空、漏气等。(2)透析液配比有误,机器的浓度配比系统出现故障。(3)透析用水水流量与水压出现异常、透析用水不符合标准。(4)机器消毒、脱钙、冲洗不彻底。(5)报警线设置过高或过低。(6)电导度测试系统出现故障。处理:(1)检查透析液供给是否正常,有无用尽、是否摇匀,加强巡视,保证透析液正常供应。(2)提起透析液吸液管,观察透析液吸入量是否正常,不能正常吸入时检查透析液管有无扭曲打结,滤网有无堵塞,接头是否漏气[4]。(3)保证透析用水正常供给。(4)透析结束后要对机器进行消毒、脱钙,防止机器内管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