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红帮、袍哥、丐帮……这些在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民间组织,在解放前的遂宁,以各种各样名义立起大旗开香堂,长期存在于全县各乡镇和城区的大街小巷。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组织被依法取缔或逐渐消亡。
他们的组织结构如何?他们的帮规宗旨是什么?他们以何为生存手段?为打捞一段逝去已久的遂宁记忆,记者采访了一些高龄老人,同时查看了部分遂宁旧县志,对旧时遂宁帮会作一窥探……
明末清初 遂宁袍哥势力鼎盛
袍哥又名红帮、哥老会、汉苗、洪门。袍哥之义,取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意谓袍哥是有衣袍同穿、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哥弟,所以袍哥组织亦称“哥老会”。在明末清初,袍哥称“汉流”,“汉苗”谐音,即“排满兴汉,反清复明”、“汉民族是黄帝子孙,源远流长,永世不绝”。
袍哥组织用“仁义礼智信”(原用“威德福智宣”)五字作堂口。民国时期,袍哥堂口有“仁、义、礼”三旗,“仁”字旗居多,“义”、“礼”二字旗较少。“仁”字旗又号“威”字旗,称一杆旗;“义”字旗又号“德”字旗,称二杆旗;“礼”字旗又号“福”字旗,称三杆旗。
清代初期,遂宁县城哥老会没有正式的码头,道光二十八年(1849),四门各举一当家大爷,却尚无舵首。光绪二十六年(1900),柯一举(字兴隆,外号柯坛神)升为袍哥大爷。他依附法国神甫,结交官府,暗通匪盗,县城各大商号贩运货物均赖其保护。光绪二十九年(1903),柯一举将袍哥大成会、宣武会合并,成立仁字永和公社,划全城为东南西北中五城,各城分设舵把子,柯一举被遂宁三典、三泰、三丰、一镇十大商号抬举为总舵把子,其势力臻于盛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射洪县武进士杨国靖在太和镇药王庙创办哥老会。随即,在该县城乡秘密发展组织,后遍及全县各地各阶层。同期,哥老会亦传入蓬溪。宣统三年(1911),遂宁知县阮开铨任永和公社码头总舵把子。至民国时期,永和总社设望鹤楼武圣祠。全城分为13个分社,各乡也有分社。每年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和腊月团年各集会一次。
民国时期 袍哥结社龙蛇混杂
民国36年(1947),永和公社总社长的李树骅竞选国大代表,曾大肆活动,在遂煊赫一时。遂宁县哥老会除仁字外,新发展了义、礼、智三堂。尔后,义字又称德字,为集义公社,社长李桂山,其成员多在商界;礼字为潼荣公社,社长王笃生,其成员多为船民、船工;智字又称方字,为智同社,社长郝绍华,其成员多为劳苦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