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读书会吧 关注:2,810贴子:46,526
  • 3回复贴,共1
祁奚请老
《祁奚荐贤》一直是被当做选拔官吏的典范传颂的。某些培训公务员的教材里也是堂而皇之地称赞祁奚的高风亮节。于是乎被推而广之,在其他国家十分忌讳的裙带关系在天朝反而成为常态,以至于秘书帮,胜利系,子继父业等怪现象层出不穷。
选拔制依靠的是上级领导的慧眼,更靠领导的道德,所以才会有祁奚被传颂。然而人总是靠不住的,所以很快选拔制就让位给考试制。欧洲启蒙运动时一位先哲就说过,中国的文官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选拔制的局限性除了太依靠上级的眼界外,另一点致命弱点是样本太小,可选面狭窄,考试制就完美弥补了这个缺陷,第一它的选择面极宽,只要识字就可以参加考试,无论出身贵贱,所谓“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客”极大调动了士子们的参政热情,最大限度保证了公平,所以时至今日仍是很多地方和国家录用官员的方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考试制度虽然比选拔制优越,但也有不足之处,最主要的问题是,还是自上而下的任命,广大被管理者根本没有发言权,只能寄希望于运气,这就是天朝流行不衰的清官戏的根源。于是,近现代一种更为先进的制度出现了,这就是选举制。选举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唯上,对选民负责。然而这种极为先进的制度却在天朝被称为异端邪说,他们的观点是天朝百姓愚昧无知,缺乏民主素养,需要老爷们把关,所以只能实施有限选举,也就是代表制,这其实根本不能称为选举,是选拔制的改头换面。但这就是天朝的悲哀。这也就是祁奚一直被高调宣传的缘由,他们一直以祁奚自居。
什么时候,祁奚荐贤的故事从官方宣传中消失,或许才能看到选举制的曙光。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10-28 22:07回复
    考试也是有弊端的,很多人或许考试不行,但是本身能力很强,过去选拔人才也不只是考试一途,还有推荐制,举孝廉等等,不过考试的却是选拔人才的一大法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6 16:31
    收起回复